尴尬的背后

2017-03-24 05:51黎永存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 2016年3期
关键词:熙熙成人阿姨

黎永存

摘要:尴尬是一种不舒服的、令人懊恼的体验,但是有研究表明适度的尴尬有利于个体按照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也有利于其社会交往的正常进行。成人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尴尬,了解尴尬背后的成因,促进幼儿良好个性情感的形成。

关键词:幼儿 尴尬

案例一晨间来园,熙熙妈妈牵着熙熙的手进到了教室里。一看见老师的身影,熙熙妈妈就对熙熙说:“快,叫‘老师,早上好。”孩子不吭声。熙熙妈妈又转过身看着孩子的眼睛:“快点呢,叫‘黎老师早上好。”孩子有点别扭地把头藏到了妈妈的身后。熙熙妈妈有点尴尬,说:“就是不喜欢打招呼这个孩子。”这一刻,孩子、家长、老师都陷入了尴尬。我能够理解孩子此刻内心的难过和尴尬,于是走过去摸摸熙熙的头说:“没关系,熙熙的眼睛看着老师就像没有声音的打招呼了,真是特别的问好方式呀!”这个时候估计会有成人提出疑议那么小的孩子哪懂尴尬啊?我的回答是:当然。

范文翼、杨丽珠所著的《婴儿尴尬情绪发生研究》指出,尴尬(embarrassment)的发生建立在儿童具备基本的自我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可能是儿童最早产生的自我意识情绪之一。研究结果发现:婴儿尴尬情绪发生的非言语行为指标包括笑、头部动作和手部局促不安的动作,如摸脸、摸头发或揪衣服。实验证明孩子是会尴尬的。熙熙妈妈的尴尬来源于觉得孩子不听话,不讲礼貌,是一种让大人丢脸的行为体现,老师的尴尬则是因为自己的缘故让家长尴尬的不好意思,而孩子的尴尬却是自己真正的内心体验和真实感受的体现,沉默、逃避甚至是发怒。

尴尬本为南方方言词汇,在客家话、吴语有所见,后被收入普通话。通常是说人遇到的一种处境,让人感觉很难为情,无所适从。是一个多义词。在心理学上,意味着自身或见到他人,在某种场合下,被逼迫到窘境,发生了无法预料的情况,而体现出的不知所措,造成问题逃避,发怒以及沉默等行为。回过头来对照上面的案例,思考一下孩子会尴尬吗?

案例二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一件事:妹妹来家里玩,给女儿带了很多零食。孩子很开心,很快就打开一包薯片的包装准备开吃。阿姨逗她说不能吃,这个薯片是要送给另外一个小哥哥的。女儿讪讪地把薯片放回了袋子里,换了另外一袋QQ糖,阿姨还是说这个糖也是给哥哥的。女儿的眼圈立刻红了,拿着QQ糖看着我放也不是吃也不是,尴尬地顿在那里。好在爸爸立刻来解围了,说:“阿姨你应该把给哥哥的用一个袋子装好,宝宝的用一个袋子装好,这样我们就知道哪个是宝宝的了。看,QQ糖有2包,肯定一包是哥哥的,一包是宝宝的,宝宝你吃吧,再送一颗给阿姨去尝尝。”这下反倒是阿姨觉得逗孩子有点过分了,她不好意思了。爸爸的话语及时化解了孩子的尴尬,也避免了孩子可能会因此而产生的不信任感。

案例三周末带着女儿在小区游乐场玩耍,碰见同班的园园。园园在玩秋千,女儿也想玩,我让女儿自己选择要么先玩别的等园园从秋千上下来了再玩,或者自己去跟园园协商。她选择第二种方案,当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园园不同意,女儿有点着急。园园妈妈肯定是想让孩子学会和同伴分享,于是就让园园下来给女儿玩,园园不愿意。园园妈妈一把拉下了园园,到一边去批评孩子不懂事不友好,你是姐姐应该要懂得谦让,孩子委屈地大声哭了。女儿看着好朋友哭了也没有玩秋千的心思了,尴尬地站着不知道怎么办。明明是一件很好的交往和冲突处理的事件最后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回顾以上三则案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尴尬背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尴尬的产生?究其根本,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有尊严的个体,父母及其余的成人个体应该充分尊重幼儿,意识到孩子的内心变化,然后给孩子提供保护和支持。

美国心理学家GarvPeterson说:“如果妈妈不教孩子注意别人的感受,孩子将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在让孩子感同身受地去理解别人的同时,成人起到榜样作用了吗?细想平时生活中的尴尬时刻让:孩子分享孩子心不甘情不愿、叫孩子礼貌地打招呼,孩子不吭声躲藏、亲戚朋友开玩笑惹恼孩子、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等等,有没有解决之道呢?其实只要把握了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就能巧妙化解尴尬的局面。具体有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统一战线,安抚童心

当孩子因为亲戚朋友的玩笑逗弄尴尬的时候,爸爸妈妈作为最亲的亲人,一定要第一时间给孩子安慰,帮助孩子解围,充分地支持孩子,帮助孩子化解危机,切忌不能置之不理或者呵呵一笑,而是要让已经惊慌失措的孩子感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关怀和爱,不要让孩子留下阴影,对成人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排斥感,不要让你的孩子成为“熊孩子”。

尊重孩子,制止戏弄

成人请不要随便开孩子的玩笑,也不要随便戏弄孩子,把孩子当成玩具,請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当身边的亲戚朋友逗弄你的孩子时,请及时坚决给予制止。同时还应该告诉孩子大人其实是在开玩笑,并不是真的有恶意,要想办法尽快让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上去,这样才是最适宜的处理方式。

三、积极鼓励,大胆说NO

平时要引导孩子关注自身的感受,并勇敢地表达出来,这样遇见成人逗弄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时,孩子就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满,学会拒绝,对不好的行为勇敢说No!

应虎《尴尬对亲社会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王吉玉《幼儿尴尬发展特点及其与气质关系的研究》、范李敏《小学儿童尴尬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及尴尬情绪对其合作行为的影响》等诸多关于儿童尴尬情绪的研究都证实了,尴尬对于孩子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希望大家都重视孩子的情绪情感,尊重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熙熙成人阿姨
平乐十八酿
孩子,你慢慢来
我的“话痨”阿姨
成人不自在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