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东体育高考篮球专项技术训练的研究

2017-03-24 21:23徐勇兴
关键词:研究

徐勇兴

【摘要】 目的是通过探索广东体育高考篮球项技术训练方法,有效提高考体育生高考成绩。所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智能篮球”综合训练方法与传统训练方法对高一50名同学进行对照实验,对所得结果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利用“智能篮球”综合训练篮球专项成绩比传统训练组有显著性差别。结论采取切实可行的利用“智能篮球”综合训练方法,并合理地安排训练内容,可以显著性提高体育高考篮球专项考试成绩。建议采取本训练方法,将能全面提高体育高考篮球专项技术,拿到好成绩。

【关键词】 广东体育 高考篮球 专项技术训练 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2-081-02

1.现状分析

1.1近年我校想通过体育考上本科大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是体育生身体素质却一年比一年有所下降,大部分同学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又想读大学才报考体育专业的,很多同学在报体育之前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或者以前对体育没有多大的兴趣。而体育高考分为基础项目和专项考试,专项考试有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篮球是他们最多人选的一个选项。但篮球基础不太好。那么就要求考生要考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熟练的技术动作,从而提高成绩。这给考生和指导老师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压力。因为篮球的评分标准也不低,其中最主要的是运球速度和跳投命中率。

1.2篮球专项考试改革以来的篮球专项考试中考时成绩差的都是因为运球时间长、急停跳投命中率差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急停跳投除了心理素质不过关以外很多同学是因为急停跳投时投篮角度没有得到固定导致命中率不高造成。

1.3现在,智能篮球的出现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科学训练,既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量又可以让学生对训练更加有兴趣。智能篮球搭载全方位运动识别芯片、计算模块和蓝牙模块,可实时获取篮球使用者的运动数据,通过蓝牙发送给手机端的专用APP,运用独特的核心算法可以实现传、运、投三种篮球基本运动的数据统计,并快速简单的将数据展现于APP页面通过语音播报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另外,考生身高条件不一,不同身高的人群最佳投篮出手角度的差异巨大,智能篮球能根据各人的身高给出相应的建议出手角度。想要得到与专业球员相似的投篮入筐角度和概率,就需要了解自身身高所对应的标准,通过智能篮球的指引反复的训练使技术稳定、找对“手感”。如何让这些学生在智能篮球训练下提高体育高考篮球专项技术多拿分数就成为我当下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2.研究介绍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一体育专业集训生,共有50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人,一组采用智能篮球综合训练(简称“实验组”),另外一组采用传统训练法(简称传统组)研究周期为2016年9月2017年1月。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法

研究前通过网上搜索有关“篮球专项”训练的研究,再对结果以“训练”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下载相关文献进行前期对比研究。为研究打下强大的理论基础,熟悉研究程序及研究论文的撰写。

2.2.2研究对象合理分组

通过对50名参加训练同学进行高考篮球模拟考试。为保障研究对象初始成绩相对平行,根据他们的初始成绩对他们进行平行分组。

2.2.3对研究对象的初始专项篮球及基础项目成绩、实验方法、实验成绩用Excel和2007软件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与展示(见图一、图二)。

2.2.4.实验训练法

(1)实验组与传统组训练内容及用球有别

实验组和传统组训练内容按照表三进行训练,训练内容组要有身体素质训练,篮球球基本技术学习、高考篮球步骤分解练习、最后到整套篮球专项考试练习。实验组训练用球采用的是带芯片的智能篮球,进行综合训练;传统组采用的是普通篮球,进行普通训练。实验组可以运用智能篮球的手机APP统计自己在训练过程中的所有重要数据,如运球次数、触球时间、投篮次数、投篮角度、进球次数等;并且可以通过智能篮球反馈到手机APP语音和画面对实验组同学的动作提供实时的建议指导;实验者还可以通过APP设定场景实验者之间可以互相挑战技术。

(2)篮球专项分解训训练

体育高考篮球专项考试主要由运球绕杆、急停跳投、和行进间投篮等技术动作组成,一二次投篮要求运球推进先后绕过l、2号标志杆后,在规定的投篮区域内急停单手肩上投篮,命中后运球沿3、4号标志杆的外侧推进,依次绕过4、3号标志杆后,在规定的投篮区域内急停单手肩上投篮。3、4次运球跟1、2次像似,但投篮不用急停跳投只需要行进间三步上篮就可以了。

因此,我把篮球专项分解为:运球过杆、急停跳投、运球转向调头、行进间投篮、补篮、徒手冲刺等6种分解练习。要求每种技术都要熟练过关、并且每种技术都要严格按照老师的方法技术要求去训练。比如:第一急停跳投前的运球过杆时运球次数不能多于3次;急停跳投时身体要跳起向前滑行、保持手部动作固定、出手不能太大力等(见图三)。

22.5收集数据

每月对他们的考试数据:运球次数、补篮次数、整套考试时间等进行收集整理。及时对训练内容作出调整。

3.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图四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组的同学整套专项考试的时间明显比传统组要快,运球时间比传统组短,实验组整体补篮次数也比传统组少。所以实验组最终的得分普遍要比传统组高。

4.综合评价:通过智能篮球训练实验后对学生进行了实验综合评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回收49份,有效回收率为98%,调查中有82%的学生认为本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兴趣,96%的学生认为对学习能力有促进作用,95%的学生认为稳定动作的能力有促进作用。通过以上問卷调查可说明,通过智能篮球训练能使学生的专项篮球技术得到快速稳定的提高。

5.讨论与分析

5.1循序渐进、铿实基础

实验组在进行提高学生各项身体素质同时不急于强化高考篮球整套动作训练,而是围绕高考篮球的各种分解技术,如运球过杆、急停跳投、运球转向调头、行进间投篮、补篮、徒手冲刺等6种分解练习。所以在开始并没有出现实验组的成绩高于传统组的现象。

5.2数据分析、实时指导、针对性训练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篮球基础后实验组利用智能篮球进行针对性训练,根据APP反馈数据如运球次数、触球时间、投篮次数、投篮角度、进球次数等,如果自己的投篮角度达不到要求的那么就专门练习投篮角度,如果运球次数过多那么就针对运球次数进行改正练习,避免每次都是全程跑篮练习浪费体力和时间。训练了一个半月以后实验组成绩逐渐跟传统组拉开距离。

5.3挑战对比激发兴趣

篮球是学生喜欢的一项运动,但是高考篮球专项训练时间长了以后难免会产生厌倦心理,想要保持或激发训练的兴趣需要在训练中采取多种方法。实验组的学生在巩固了篮球基础后,运用智能APP自带功能进行跟同学PK,PK内容可以是运球时间,也可以是投篮命中率的PK,也可以是整套技术的完整PK.通过各种方式的PK使学生产生训练激情、不甘落后的心理,从而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6.结论与建议:智能篮球训练对比传统教学模式效果更好,为丰富和完善篮球教学体系增加了新途径。为体育高考带队老师提供多一种训练手法参考。

[ 参 考 文 献 ]

[1]对广东省体育高考篮球训练的研究,钟桥森.

[2]激光抢计时下广东考高篮球专项训练初探,罗振兴教学探索期刊.

[3]对高考体育加试篮球专项训练的研究谭正金考试周刊,2013第52.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