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

2017-03-24 19:49张斌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动起来主动参与小学数学

张斌

[摘 要]以往的课堂教学,满足于“教师教、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毫无学习兴趣可言,对知识的学习也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长此以往,必将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动”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速知识的内化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动参与;知识内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79-01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动作是引发思维的前提,要发展思维就必须将动作与之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动”中学习数学,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搭建动手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使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一、巧用学具——“摆”中学

数学知识抽象难懂,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设计动手实践活动。

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出示了一道题目:王大叔准备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教师提问:“根据题目中的问题和条件,你能想到什么?”有学生说可以围成不同大小的长方形,但周长都是22米,有学生说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还有学生说不管怎样围,长方形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必定是11米。教师追问:“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时有学生提议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求出面积后再进行比较。于是教师让学生自由结组,动手用小棒摆一摆。经过探究,学生找到了以下几种围法:①长为10米,宽为1米;②长为6米,宽为5米;③长为7米,宽为4米;④长为8米,宽为3米;⑤长为9米,宽为2米。再通过计算,学生自然可以得出哪种围法面积最大。教师继续追问:“刚才在汇报的过程中,大家的思路还有些乱,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呢?”

上述案例,面对复杂的数学问题,教师并没有直接将结论告知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究不同的围法。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但收获了结论,还体验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悟到动手操作的价值。

二、有效引导——“画”中学

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被知识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常常抓不住要领,导致解题错误。

如,教学“一块长方形纸板,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在这个长方形纸板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纸板的周长是多少厘米?”时,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学生直接列出算式20×4=80(厘米),显然这样做是正确的,因为学生知道在一个长方形里面截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但解第二个问题时,学生这样解答:25+20=50(厘米),50×2=100(厘米),100-80=20(厘米)。很明显,学生的解题思路是用原先长方形的周长减去正方形的周长,这是错误的。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出问题所在,而是对学生说:“我们能否通过画图的方法,将题目的意思表达出来呢?”学生边画边想,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所在,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

上述案例,教师让学生从分析题意入手,在学生的思维陷入困顿时,并没有立刻将知识全盘托出,而是适时引导,让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活动,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能力。

三、促进理解——“做”中学

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学习实践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就是引导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经过独立思考、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它颠覆了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

如,教学“长方体的展开图”时,教师提问:“你们能不能自己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学生立即动手操作起来。不一会儿,学生就做出了自己满意的长方体纸盒,此时教师让学生用笔标出自己所做纸盒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然后教师让学生沿着长方体的棱将长方体纸盒剪开,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得到长方体的展开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展开图中六个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有学生说:“相对的两个面中间隔着一个面。”其他学生也表示赞同,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完成了数学知识的建构。

上述案例,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突破了学习中的難点,也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动手“做”的乐趣,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动手实践活动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去猜想、去操作、去验证,真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

(责编 李琪琦)

猜你喜欢
动起来主动参与小学数学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未来城市交通如何“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