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言语结构 品读文本秘妙

2017-03-24 19:28喻俊容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2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喻俊容

[摘 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文本表达的情感意蕴,捕捉文本的秘妙,品味文字之美,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立足言语结构,引导学生从言语的结构形式上品读文本,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言语结构;文本秘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4-0050-01

潘新和先生指出:阅读活动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把握、领会优秀读物的秘妙。因此,教师不但要带领学生理解文本的言语结构,而且要善于从文本的重要意涵出发,真正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吸收和学习。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进行文本引领,带领学生挖掘文本背后隐藏的秘妙。这一方面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文字的熏陶,培养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一、建立直观印象,发现秘妙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主要来自自己的直观印象,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课堂情境,带领学生从文本中挖掘情节的矛盾点,进行情感渗透,发现文本的秘妙所在。

比如,人教版教材《桥》这篇课文,是作家谈歌的一篇微型小说,塑造了这样一个老支书形象:在洪水肆虐的生死瞬间,老支书临危不乱,指挥村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不朽的生命桥。如何让学生领会这样一个貌似平凡,但情操高尚的共产党员形象呢?大多数教师都会从文本的人文精神入手,但往往过于空泛,流于表面,不能触动学生的内心,将语文课上成了乏味的思想品德课。为此,笔者让学生从文本的言语结构入手,根据阅读课文之后的直观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有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脑子里获得的第一印象,就是村民们和这位老支书之间的巨大差异——村民惊慌失措,而这位老人却镇定自若,毫无畏惧。为此,笔者让学生寻找文本线索:你从哪些词语中能够感受到村民的恐慌?从哪些词语中能感受到老人的淡定从容?学生紧紧抓住词语“跌跌撞撞”“疯了似的”“不说话”“像一座山”来体会。此时笔者进行追问:为何要这样写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通过词语对比,学生认识到,作者借助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反衬出这位平凡普通的老汉临危不乱的英雄气度。这正是文章写作的秘妙所在。

由此,学生借助文本建立了直观印象,展开了词语解读,从而深入理解了文本的内涵,有效把握了文本写作的秘妙。

二、抓住课文焦点,解读秘妙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文内容,带领学生紧扣文本的个性差异,关注文本的焦点,紧紧抓住推动情节发展的矛盾点,从细枝末节中感受作者的匠心独运。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桥》这一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老支书这个人物形象,笔者引导学生紧扣课文情节,找出其中的矛盾冲突点。学生循着文本线索,找到了关键情节:老人从人群中揪出了一个小伙子,用力一推,让他到后排去。这个令人感到奇怪的动作,恰恰表明了老支书对村民深沉的爱。可是对儿子而言,他到底是有情还是无情?学生展开讨论,发现了一个鲜明的细节,在老人用力一推的瞬间,他的心情是矛盾的——面对党和人民的考验,虽然内心充满了矛盾,但他仍然選择了宁可放弃自己的生命,也要将生的希望让给儿子。为此,学生带着真切的感情进行朗读,使老支书的形象深入人心。

以上环节,教师借助文本,善加引导,带领学生聚焦特写镜头,让学生从情节中感知文本秘妙,解析文本秘妙,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品读言语结构,应用秘妙

对于小学生来说,言语结构本身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教师要立足文本,给学生提供一个解读文本秘妙的机会,使其在品读和赏析的基础上,将言语秘妙内化于心,并应用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桥》这篇课文时,学生通过分析和解读,不但理解了课文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反衬的写作手法,而且梳理了文章的人物矛盾冲突点。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引导:想一想,文章的写作结构是什么?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精妙言语?学生发现,《桥》这篇课文前后照应,结尾部分在情理之中,但又在意料之外。由此学生对欧·亨利式的写作结构有了初步了解,体会到文本言语结构的秘妙所在。与此同时,也有学生指出,课文中有很多句子非常生动,有些关键词语能够清晰地描绘出当时洪水肆虐的可怕场面,像“山洪咆哮着”“洪水已经在跳舞”,这些都给人留下了非常鲜明深刻的印象。

以上环节,教师借助文本分析和解读,让学生获得了言语结构形式的有效突破,不但使学生融入了课文情境中,发展了想象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言语结构,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习惯,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更能理解文本的秘妙。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