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7-03-24 11:38王淙张国建马青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陕西省民办高校

王淙 张国建 马青

摘 要: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不但是知识经济的诉求,更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着力点。由于起点不同,中国民办高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同时挑战重重,面临以下困境:从考生和家长角度来看,中国民办高校面对着最不利的生源市场;从博士生的角度看,中国民办高校面对着最不利的师资市场;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中国民办高校面对着最不利的就业市场;与公办高校比较,中国民办高校面对着较不利的教育融资市场,以及经费来源单一,内部创新环境不利等。为了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发展,陕西民办高校不约而同都把教育国际化作为重要路径之一进行尝试。陕西省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陕西省教育国际化水平,省教育厅决定开展教育国际化省内外调研工作,旨在通过收集数据及报告、实地走访部分单位(本省高校、外省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分高校)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摸清陕西省教育国际化现状,通过对比、借鉴、吸收先进经验,统筹规划“十三五”期间教育国际化工作。

关键词:陕西省;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6-0035-09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 1983年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他同时提出:“要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我国教育发展应当具有的中国特色、国际视野、时代特征等深刻内容。他说:“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必须具有国际视野,以宽广的胸怀、平等包容互鉴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教育,通过交流沟通、学习借鉴不断提升水平,通过国际合作解决面临的共同问题,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有了这样的教育,我们的人才就会大量涌现,我们的国家就会拥有强大的竞争力。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大势所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同时,现阶段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民办院校正处在全面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正成为教育转型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不但是知识经济的诉求,更是当前民办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着力点。

由于起点不同,中国民办高校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同时挑战重重,面临以下困境:从考生和家长角度来看,中国民办高校面对着最不利的生源市场;从博士生的角度看,中国民办高校面对着最不利的师资市场;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中国民办高校面对着最不利的就业市场;与公办高校比较,中国民办高校面对着较不利的教育融资市场,经费来源单一,内部创新环境不利等等(钟杏云,2014)。如何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发展,陕西民办高校不约而同都把教育国际化作为重要路径之一进行尝试。

陕西省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在“十二五”期间得到一定发展。其在方式、成绩、经验、问题方面有何总结?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向何处去?教育主管部门如何引导?可以提供何种支持?院校自身有何愿景和规划?对教育主管部门有何建议或期待?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陕西省教育国际化水平,教育厅决定开展教育国际化省内外调研工作。旨在通过收集数据及报告、实地走访部分单位(本省高校、外省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分高校)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摸清陕西省教育国际化现状,通过对比、借鉴、吸收先进经验,统筹规划“十三五”期间教育国际化工作。

调研内容包括:一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基本情况(包括组织机构建设情况、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在国外工作学习3个月及以上经历的情况、专职教师在国外工作学习10个月及以上经历的情况以及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的类型、数量、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来华留学生、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引智工作、孔子学院、其他合作交流项目等);二是在教育国际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十二五”期间,为推动本单位教育国际化工作出台了哪些政策,作用如何;四是“十三五”期间,在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方面的规划及具体措施。

根据教育厅《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教育国际化调研工作的通知》安排,此次调研由陕西省教育厅总体统筹,牵头单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参加单位既有省内部属院校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属公办本科院校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省属民办院校代表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和西安欧亚学院,也有省属高职高专院校代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工作安排包括四个步骤:一是收集陕西省各类高校国际化工作数据及报告;二是实地走访省内部分单位,召开座谈会;三是赴湖北、四川實地调研;四是撰写调研工作报告。

5月7日至6月5日,教育厅向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培华学院、西京学院、西安思源学院、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等7家陕西知名民办高校发文要求提交内部调研报告和10个附件调查表。7个院校基本如期提交了自查报告和附件调查表,自查报告回收率达到85.7%,调查表回收率达到94.3%。回收以上基础数据后,6月8—10日,陕西省教育厅教育国际化调研第三专家组对调研报告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省内拟走访高校名单(3所),并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汇总,由其报省教育厅。根据省教育厅的协调组织,第三组于2015年6月15—19日对省内的西安外事学院、西安翻译学院、西安欧亚学院等三家省属民办高校进行实地走访调研。6月20—26日,第三组形成省内调研的初步报告,提出关于赴省外调研的方案的建议,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汇总后,报省教育厅。之后,省教育厅研究确定省外调研方案,协调落实省外对口单位接待联络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配合做好组织实施等相关工作。7月13—19日,由教育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带队,对湖北省教育厅、武昌理工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教育厅、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和四川长江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高校进行了省外调研。7月18—24日,第三组形成省内、省外调研的汇总报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组调研的7所陕西省属民办高校所上报基础数据不够完整,经本组专家一一电话询问和落实,最终做到数据基本完整和真实可信。

对以上外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座谈会记录、本省院校自查报告及调查表数据进行收集、梳理、分析、归纳,本组对陕西民办高校的教育国际化情况基本做到心中有数,脉络清楚。

一、“十二五”期间,各类型高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国际化工作机构设置情况

从调研和院校自查情况看,大部分院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设置国际交流专门机构的院校占85.7%,拟成立专门机构的占14.3%;专门机构为独立处级单位的占85.7%;专职工作人员10人以上的院校占14.3%,3—4人的占57%,3人以下的占28.6%,有1所院校无专职工作人员。

(二)领导班子成员国外工作、学习经历情况

2010—2014年,各院校领导干部短期出访(3个月以内)情况比较普遍,占到71.4%,但各校年均出访次数只有1家达到1.4次,其余均低于1次,而领导干部班子成员在国外工作学习3个月以上的数据为0。

(三)与国(境)外教育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关系情况

1.各院校与国(境)外教育机构正在执行或已签订协议项目总数及分析。西京学院签订协议13个,正在执行12个;西安外事学院签订协议45个,正在执行32个;西安培华学院签订协议14个,正在执行7个;西安翻译学院签订协议32个,正在执行11个;西安欧亚学院签订协议26个,正在执行10个;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数据为0。

2.在执行或已签订协议项目总数及比例分析。陕西省属民办高校与国(境)外教育机构已签订协议项目总数为130个,正在执行的有72个,执行率达到55.38%。

3.外方机构所在国家与地区分布情况及所占比例。与陕西民办高校签订协议的外方机构共55个,在加拿大的有3个,占5.45%;美国6个,占10.9%;英国4个,占7.27%;德国2个,占3.63%;法国2个,占3.63%;澳大利亚3个,占5.45%;日本1个,占1.81%;韩国10个,占18.18%;新加坡2个,占3.63%;马来西亚6个,占10.9%;台湾15个,占27.27%;香港1个,占1.81%。

4.主要交流合作方式及内容情况分析。协议框架下进行校际交流的33个,学生交流29个,互派教师5个,合作办学14个,科研合作两个(签署协议,尚未执行),其他(如教师交流)15个。

5.按所在地理区域情况分析(关中、陕南、陜北)。 9所陕西省属民办高校全部分布在关中地区,其中在西安市6所,咸阳市1所。

(四)与国(境)外教育机构开展科研合作情况

根据获得的数据,2010—2014年间,陕西省属民办高校仅有两所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签订两份包括科研合作内容的协议,目前尚未执行。其中,欧亚学院与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含有科研合作内容的协议,西安培华学院与日本创价大学专门签署了科研合作协议,其他省属民办高校尚未在科研方面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签订协议或开展合作。合作国家主要为发达国家,合作机构主要为高校,因未执行,因此经费情况不明。科研项目主要为校级项目,无国家级或省级项目。

(五)中外合作办学情况

1.各院校整体情况对比分析。西安外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个,正在执行两个;西安思源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正在执行1个;西安翻译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正在执行1个;西安培华学院、西安欧亚学院、西京学院和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数据为0。

2.学生数量分析,课程分析,教师分析。2010年在读学生364人,毕业学生96人,占比26.4%,赴外学生8人,占比2.2%;2011年在读学生320人,毕业学生101人,占比31.6%,赴外学生21人,占比6.6%;2012年在读学生228人,毕业学生60人,占比26.3%,赴外学生12人,占比5.3%;2013年在读学生212人,毕业学生39人,占比18.4%,赴外学生10人,占比4.7%;2014年在读学生203人,毕业学生56人,占比27.6%,赴外学生4人,占比约2%。除2011年增长外,其余年度均下降。

2010年课程总数216门,引进课程118门,占比54.6%;2011年180门,引进课程99门,占比55%;2012年148门,引进课程71门,占比48%;2013年136门,引进课程63门,占比46.3%;2014年113门,引进课程49门,占比43.4%。可见,课程总数和引进课程数均逐年递减。2010年任课教师58人,2011年48人,2012年42人,2013年36人,2014年34人,任课教师人数也呈逐年递减趋势。

3. 2010—2014年年度增减趋势分析。2010年项目3个,在读学生364人,毕业学生96人,赴外学生8人;2011年项目3个,在读学生320人,毕业学生101人,赴外学生21人;2012年项目3个,在读学生228人,毕业学生60人,赴外学生12人;2013年项目3个,在读学生212人,毕业学生39人,赴外学生10人;2014年项目4个,在读学生203人,毕业学生56人,赴外学生4人。

2010—2014年前四年项目数稳定在3个/年,没有增长,2014年比2013年按年增长33.3%。

在读学生数逐年小幅递减,2011年比2010年减少12%,2012年比2011年减少28.8%,2013年比上一年减少7%,2014年比上一年减少4.2%。

毕业学生数在2011年出现5.2%的温和增长,随后连续两年急剧下降,2012年减少50.5%,2013年减少35%,2014出现回升,比上一年大幅增长43.6%。

赴外学生数除2011年比2010爆发式增长163%外,其余年份均大幅递减。其中,2012年比上一年减少42.9%,2013年减少16.7%,2014年减少60%。

(六)接收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情况

1.各院校整体情况对比分析。各个院校共接收留学生878人,港澳台学生1人。其中,西安外事学院共接收留学生758人,港澳台学生0人;西安思源学院共接收留学生0人,港澳台学生1人;西安培华学院共接收留学生1人,港澳台学生0人;西安翻译学院共接收留学生4人,港澳台学生0人;西安欧亚学院共接收留学生58人,港澳台学生0人。西京学院和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数据均为0。

2.外国留学生中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及语言生的比例分析。外国留学生中本科生1人,占比0.1%;硕士生0人;博士生0人;语言生877人,占比99.9%。

3.外国留学生来源国家及地区分析、类别分析。美国留学生58人,韩国1人,其余819人来源不明。留学生中,605人为自费生,占比68.9%;交换生273人,占比31.1%;奖学金生无。

4.接收港澳台学生地区分析、类别分析。7所院校中仅西安思源学院接受过1名台湾学生,类别不明,各院校对港澳台学生招收力度和成效均不明显。

5.接收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地区专业分析说明。878名外国留学生均为语言生,其中1名学习英语。港澳台学生仅1名,专业不明。由此可见,各院校的留学生教育仍以语言培训为主。

6.2010—2014年年度增减趋势分析。2010年留学生56人;2011年77人,按年增长37.5%;2012年127人,按年增长64.9%;2013年234人,按年增长84.3%;2014年327人,按年增长39.7%,年均增长56.6%。2010年港澳台学生0人,2011年0人,2012年0人,2013年1人,2014年0人,增减不明显。

(七)教师出国学习进修情况

1.各院校整体情况对比分析。2010—2014年,各院校共计派出145人次教师出国学习进修。其中,2010年4人,2011年10人,2012年16人,2013年20人,2014年95人。

2.派出身份数量比例分析。高级访问学者2人,占比1.38%;访问学者27人,占比18.62%;博士后0人;博士4人,占比2.76%;硕士28人,占比19.31;其他84人,占比57.93%,这与陕西省属民办高校自身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相吻合。

3.派出渠道数量比例分析。国家公派19人,占比13.1%;学校公派106人,占比73.1%;自费20人,占比13.8%。呈现经费来源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显示陕西省属民办高校教师出国学习进修主要经费来源为高校自身,而来自国家财政支持较小,并且自费出国留学进修意愿不足。

4.各院校設公派留学专项经费情况。9所陕西省属民办高校中,仅2所设立公派留学专项经费。

5.2010—2014年年度增减趋势分析(派出人数)。2010—2014年,各院校共计派出145人次教师出国学习进修。其中,2010年4人,2011年10人,按年增长150%;2012年16人,按年增长60%;2013年20人,按年增长25%;2014年95人,按年增长375%。

(八)学生交流情况

1.各院校整体情况对比分析(见表2)。

2.对外交流形式比例分析。2010—2014年,各院校学生交流共计485人次,形式有互换学生、短期访学、短期交流、游学、联合培养等。其中互换生240人,占比49.5%;短期访学53人,占比10.9%;短期交流37人,占比2.7%;游学42人,占比8.7%;联合培养113人,占比23.3%(见下页图1)。

3.2010—2014年年度增减趋势分析(派出人数)。2010学生交流派出人数为31人;2011年84人,年增171%;2012年95人,年增13%;2013年91人,年减4.2%;2014年184人,年增102%。

(九)引进智力情况

1.各院校整体情况对比分析。各院校引进海外智力情况各有不同,总体来看,共引进219人,其中语言教师137人,占比62.6%,专业专家82人,占比37.4%。分别加以分析,则西京学院引进14人,其中语言教师14人,占比100%,专业专家0人;西安外事学院引进69人,其中语言教师18人,占比26.1%,专业专家51人,占比73.9%;西安思源学院引进56人,其中语言教师36人,占比64.3%,专业专家20人,占比35.7%;西安培华学院引进30人,其中语言教师30人,占比100%,专业专家0人;西安翻译学院引进39人,其中语言教师39人,占比100%,专业专家0人;西安欧亚学院引进11人,其中语言教师0人,专业专家11人,占比100%。

2.聘用期限、学历比例分析。引进的海外智力聘用期限3个月以下的18人,占比8.2%;一年以下的51人,占比23.3%;一年以上的150人,占比68.5%,呈现较强的长期聘用意愿。

引进的海外智力学历为学士的143人,占比65.3%;硕士64人,占比29.2%;博士12人,占比5.5%。引进智力以低端人才为主,高端人才引进困难。

3.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海外专家引进情况。2010—2014年,各院校在引进千人计划、百人计划等海外专家方面无进展,数据为0。

4. 2010—2014年年度增减趋势分析。2010—2014年共引进语言类教师137人,其中,2010年引进28人;2011年29人,年增3.6%;2012年24人,年减17.2%;2013年30人,年增25%;2014年26人,年减13.3%。虽然按年有增有减,但总人数基本稳定,维持在约27人/年,显示语言类教师是各院校的稳定需求。

2010—2014年共引进专业专家类教师82人。其中,2010年引进33人;2011年19人,年减42.4%;2012年13人,年减31.6%;2013年10人,年减23.1%;2014年15人,年增50%。虽然年均约16人,但前三年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虽大幅回升,仍比“十二五”第一年降低54.5%,说明各院校在海外专业专家类教师引进方面意愿和成效不足。

(十)孔子学院(课堂)建设情况

2010—2014年,由于自身条件所限,陕西民办高校在创办海外孔子学院或者孔子课堂方面没有任何进展,数量为0。

(十一)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派出情况

2010—2014年,陕西民办高校在对外汉语教师和志愿者派遣方面有所突破,呈稳步增长态势。2010年派出两人(含两名教师,0名志愿者),2011年两人(含两名教师,0名志愿者),2012年3人(含3名教师,0名志愿者),2013年6人(含1名教师,5名志愿者),2014年17人(含3名教师,14名志愿者)。

(十二)团组出访、来访情况

1. 2010年,出访团组两批次,累计4人次,签署协议(备忘录)2个;2011年,出访团组5批次,累计39人次,签署协议(备忘录)4个;2012年,出访团组5批次,累计45人次,未签署协议(备忘录);2013年,出访团组6批次,累计50人次,签署协议(备忘录)3个;2014年,出访团组13批次,累计56人次,签署协议(备忘录)15个。

2. 2010年,来访团组55批次,累计297人次,签署协议(备忘录)22个;2011年,来访团组69批次,累计439人次,签署协议(备忘录)22个;2012年,来访团组74批次,累计337人次,签署协议(备忘录)23个;2013年,来访团组107批次,累计494人次,签署协议(备忘录)39个;2014年,来访团组148批次,累计716人次,签署协议(备忘录)49个。

3. 2010—2014年年度增减趋势分析。2010—2014年,团组出访从批次、人数、签署协议数量三个指标稳步增长,近一年增速加快。批次增长550%,人数增长1300%,协议数增长650%。同期,来访团组批次、累计人次、签署协议(备忘录)数量三个指标也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批次增长169%,人数增长141%,协议数增长123%。两者相比,来访团组无论批次、人数还是签署协议数量均比出访团组为多,呈现不平衡态势,这与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与民办高校经费紧张的实际相符。但出访团组增速远高于来访,显示中国经济快速成长促使民办高校更快地“走出去”。

二、“十二五”期间,教育国际化工作的成绩、经验和问题

在调研中,专家组得到的反馈是,教育厅这次调研活动给了陕西民办高校一次认真总结“十二五”期间教育国际化工作经验和存在问题的机会。

(一)成绩与经验

1.取得的成绩

“十二五”期间,陕西民办高校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1)建立专门机构,健全规章制度,逐渐加大经费投入。调研的7所陕西民办高校中有6所设立了专门负责推行和管理国际化办学的机构,4所出台了相关政策或管理规定,来推动本单位教育国际化工作:

如西安外事学院专门针对学校内部协调欠顺畅、部门之间掣肘问题,颁布了[2008]6号文件,明确指出国际合作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形成特色,要求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拓展途径,为学生享受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平台与条件”。学校正在制定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意见中,明确把国际化办学作为优先发展项目。而西京学院加大了留学生公寓的投入,按照国际标准配备留学生公寓。制定了与海外友好合作院校的学费互免及学分互认政策,激励学生赴境外交流访问,同时也吸引海外学生来华留学。另外,还制定了详细的出境留学分置换办法,为学生的国际交流活动解除后顾之忧。

其他如西安思源学院,先后下发4个文件:《西安思源学院学生海外实习管理暂行规定》《西安思源学院学生出国留学管理暂行规定》《西安思源学院港澳台交换生项目管理规定(暫行)》和《西安思源学院学院公派出国(境)访问学者管理规定(暂行)》,提高了师生对外交流的积极性,严格质量监控,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西安培华学院也制定了《对外合作管理及外国专家管理条例》和《国际交流中心工作流程》等一系列政策,在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师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2)国际化办学方式多样,各具特色。

(3)国际化办学各方面从数量到规模均稳定增长。

(4)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形成了各自的国际化战略雏形或总体思路。

2.总结的经验

(1)从最原始的动机出发,在坚持中强化动机,升华动机。所有高校在最初开展国际化工作时,无一例外地是为了两个“便于”,即便于外籍教师招聘与管理,便于跨境的文化、人员、教育交流。但是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交流需要从规模、层次和范围都发生扩大、提升和拓展,使得院校的国际化动机得到强化,而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的国际化活动之上,陕西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动机也从“利己”向“互利”“利他”升华。

(2)专门的组织机构是有效开展国际化的有力保证。从各校开展国际化的历史看,都在最初建立了相关的部门,如外事处,并直属最高领导。随着对于国际化认识内涵的深化与外延的扩展,外事处的职能从主要以外籍教师聘请与管理扩大到与国外高校等来访者交流的组织与安排。其后,学生交流、学生赴境外实习等叶成为外事处的任务,或从其他部门整合到熟悉对外交流流程的外事处。由于视角的变化,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工作职责更宽泛的国际部,外事工作成为其中一部分。但不论是当初的外事处,还是当前的国际部/处(或国际交流中心),都反映了陕西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工作从一开始就从潜意识上重视组织机构建设。以开展国际化工作较早也较为活跃的西安外事学院来看,正是专门机构的建立、发展、升格,成为其成绩的有力保障。

(3)国际化工作的发展具有清晰的理念。各校的教育国际化工作其发生往往是形势所迫,但后续发展则是由一定成型的理念支撑。如:西安翻译学院在追求“东方哈佛”的终极理想过程中着力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西安欧亚学院一直坚持“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的质量观;西安外事学院秉持“多元集纳”“育无国界”的办学理念,等等。这些高校逐渐明晰的国际化办学理念既成为其国际化工作的指导方针,也给这些高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注入了越来越浓厚的国际化意味,影响着决策者和广大师生的言行,使这些高校的社会形象也越发具有国际化色彩,反过来也影响这些高校的自我认知。

(4)政策引领及助推作用非常明显。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由于学校出台了鼓励教师公派出国留学的政策,教师们留学热情倍增,不仅积极申报留学基金委西部项目,还利用政策支持,自行联系国外院校出国进修。而学校花费80万元派出到加拿大菲莎河谷大学进修的16名教师,在回国后迅速把所学运用和推广到学科专业建设和课堂改造中,在学校掀起了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大学的热潮。“现代教育必须具有国际视野,以宽广的胸怀、平等包容互鉴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教育,通过交流沟通、学习借鉴不断提升水平”,已经成为青年教师的普遍共识。

(5)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持之以恒。国际化工作手续复杂,费时费力,需要较强的专业性,对于队伍普遍年轻且缺乏经验的民办高校来说,难度很大。但从开展国际化的几所高校情况看,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化征程以来,他们的脚步一直持续,虽然有过波折和短暂停滞,但他们仍然克服困难,从有限的经费中抽出资金持续投入,并创新国际化的形式,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今天各有侧重、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局面。

(二)问题与不足

根据数据分析结论及走访调研对比,陕西省民办高校“十二五”期间国际化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第一,面对近年生源数量与质量双下降的原因剖析不够,对于教育国际化的弥补作用的认识缺乏高度。第二,国际化工作短视性突出,随意性大,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规划,没有评估指标体系。第三,经费缺乏保障。第四,国际化专业队伍极不稳定,水平也亟待提高。第五,迎来送往多,领导出访多;重协议签订、轻协议执行现象突出;教师交流少;科研合作薄弱;合作办学规模小、层次低。第六,注重单向文化输入,忽视双向文化交流。第七,思路不够开阔,困难意识突出,创新突破意识薄弱。第八,与主管部门协调沟通意识较差,对政策不了解、吃不透,不能充分利用政策,抓不住发展机会。第九,与省外办、所在地出入境管理部门缺乏沟通能力,人为加大国际化难度。第十,经费经常性不足,预算意识不强。第十一,学院领导出访的见闻和心得很难化为二级学院的国际化动力,导致二级学院对国际化工作支持不足,甚至掣肘。第十二,重视建立规章制度,缺乏监督保障,致使一些制度认知度不高,激励作用未能发挥。第十三,院校交流意识淡薄,自行其是,未能借鉴吸纳兄弟院校成熟、成功经验,也没有资源分享机制,未能主动避免“走弯路”和资源浪费。第十四,国际化工作虽然普遍起步较晚,但也出现同质化趋势。第十五,国际化工作和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目标以及高等教育的公益性质未能协调一致,有功利化倾向。

三、陕西省、湖北省、四川省民办高校国际化特色工作案例对比分析

(一)湖北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特色

湖北省教育国际化工作2010年才起步。但教育厅利用本省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大力开展与西欧国家的高等教育交流。短短几年就使全国排名达到第九。进一步审批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0多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个。虽然没有专门出台文件支持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工作,但在中外及合作办学项目审批方面对省属民办高校给予特殊支持,特事特办。经费支持。省厅与省外办、武汉市公安局有着良好的沟通与协调,国际化工作的人为障碍较少,环境较好。

三本院校武昌理工学院是湖北省民办高校国际化的杰出代表。他们走出国门,在日本大阪通过与当地一所大专层次高校合作,设立了武昌理工学院大阪分校,开设汉语和中国民族音乐专业,不仅输出中华文化,还为学校赢得了海外声誉。

(二)四川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特色

四川省教育厅国际化工作曾经有过辉煌时期,许多当前各省高校国际化工作的方法很多得益于四川省当年的创新之舉。但是,此次调研发现,四川省教育厅国际化工作创新后劲不足,人员懈怠,没有太多新经验可以吸取。当然,他们的一些做法对陕西省的教育国际化工作也有启发意义,如自2013年起,与四川省财政厅联合发文设立每年600万元人民币的外国留学生奖学金计划,且每年都有差异化的实施方案。

尽管如此,四川省属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工作还是有一些亮点,甚至突破。以仅仅建校九年的四川长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他们为了在严峻的招生市场中生存,利用所属集团企业总部在香港的优势,以及与香港特区政府以及工商界的广泛联系,立足四川省内资源,开创并扎实践行“川港学生交流项目”,每年派出数百批川内各高校学生赴港交流五天四夜,同时安排近百批香港学生赴川实习、旅游和交流。不仅创出了品牌和特色,也使国际化办学成为该校招生一张靓丽的名片。不仅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形象,还由于契合了中央对港统战工作的新思路——让青年人影响青年人,引来四川省和香港特区政府双重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三)陕西省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案例

陕西省几所民办高校均在不同的起点上,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国际化办学上迈出了比较坚实的步伐,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西安翻译学院的宏伟目标“创东方哈佛”和各种实践就集中体现了其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办学的目标与追求。丁祖诒先生具有国际化的超前意识,在当时的一片质疑声中,殚精竭虑,矢志不移。西安翻译学院的国际化工作立足本校需求,实事求是,不盲目求全求大。如学生海外实习项目,2008年以来一直数量大、质量高、影响好、效果佳,在全省高校中稳居第一。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一步一个脚印,不求花哨,但求务实。

西安外事学院办学伊始,就借鉴国外经验,开始了治理体制和模式的国际化探索,如从海外引进智力,担负实质性的领导职务,最近又成功地从全球招聘校长,其国际化的视野和追求亦可见一斑。

西安欧亚学院自成立之初,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最受尊重的私立大学。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秉承“国际化、应用型、新体验”的发展模式,于2010年在同类院校中率先与美国杜肯大学合作启动了“西安欧亚学院教师发展中心”项目,目的是直接引进全球一流大学教学方式,通过新教育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促使每个学习者的求知欲。这场创新的教学改革使得欧亚的教学环境、教学大纲、教学过程到评估方式,都彻底颠覆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世界上许多大学,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著名学府都建有“教师发展中心”,其目的与欧亚学院不约而同。

四、陕西省民办高校“十三五”教育国际化工作规划、具体措施及相关建议

(一)陕西省民办高校“十三五” 教育国际化工作规划

第一,整体思路。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工作应该立足陕西省教育、经济现状及“一带一路”的战略优势,正视问题、突出特色、理顺思路。以提升陕西民办高校教育竞争力和服务陕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指导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围绕提升学院教育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水平为目标,深入贯彻和实施既定的发展战略。着力打造校内国际化氛围,在国际化各方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同质化和功利化。不断扩大学院的对外开放,丰富国际交流合作内容,坚持务实合作、高效合作和长久合作,搭建互利双赢的对外合作平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健康发展。

第二,发展目标。范围目标:扩大海外友好合作院校或教育机构范围。规模目标:扩大学生交流、教师交流、留学生规模。层次目标:提高合作层次,从迎来送往为主向落实协议进步,从合作办学项目向合作办学机构发展。领域目标:将跨境校企合作纳入国际化工作。

(二)具体措施

第一,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灵活多样的海外课程对接,同时建立海外课程学分转换体系,为学生海外访学、实习、调研等项目提供学分转换方案。鼓励学生参与学校推荐的各种海外攻读学位计划:通过多种方式与海外合作院校建立本科生攻读双学位、本升硕等学位项目,实现与海外合作院校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第二,适度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多种方式推进招收留学生工作,如友好院校间短期交换生项目,完善留学生教学、生活的硬件设施及管理与服务体系。第三,继续巩固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项目,扩展更多的海外游学、访学、带薪实习、调研等项目。第四,大力发展教师海外培训项目,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访学形式。第五,加大海外智力引进,提高学院外教的数量和质量,引进海外短期访问学者。第六,申报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第七,建设海外教学与实践基地,联合国外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第八,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打造师生国际化视野。开展更多的国际文化、学术讲座等交流活动。继续加强与驻西安各国领事馆的友好合作关系,把各种官方的文化活动引入高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办好各种国际文化节,办得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第九,加强文化输出,为留学生设置优质的文化体验活动,使学院更多专业的学生加入到与留学生的交流与协作的活动中。第十,加大经费投入,同时利用校友会等平台,为国际化工作筹措更多资金。

(三)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建议

第一,在出臺陕西省教育“十三五”规划前,包括教育国际化的“十三五”规划,应该主动征询民办高校等各类高校的意见。第二,建立并保持国际化办学运作团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即各校国际合作与交流机构的迫切性。这支团队必须首先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具有较强的双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全面的素质。同时应该经常组织民办高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到层次对口的海外高校(如新加坡和台湾的大专院校、美国和加拿大的社区大学)考察、学习,以期从领导层更新国际化理念,达到使其重视国际化工作的效果。第三,对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和考核指标不必求全、求同,应该允许陕西民办高校在国际化方面办出各自特色,实现错位发展,有所为有所不为;应该允许各校根据自身发展和类型及层次,实事求是,寻求合作伙伴,不盲目、一味追求国外名校。“门当户对”,追求卓越,才是避免同质化的明智选择。第四,争取建立合作办学机构,目前对民办院校来说,似乎可望不可即。可考虑先重点办好(下转60页)(上接42页)一批合作办学项目,在此基础上,利用政策,根据各校情况,再创造条件,争取建立合作办学机构。第五,给予陕西民办高校对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政策倾斜,如提供官方合作渠道和机会,以及三秦奖学金留学生本科名额。第六,西部项目中加大或给予陕西民办高校教师海外短期交流、访学、攻读学位的经费支持。第七,建议组建海外专家咨询机构。

参考文献:

[1] 钟杏云.国际化教育市场调研报告——中国民办高校的挑战与出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2] 王淙.陕西民办各项教育国际化调研报告[R].2015.

[责任编辑 刘娇娇]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陕西省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太阳第一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123的几种说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
国际化高校联盟体系下结构化MOOC框架 
国际化时代下传统文化的教育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