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志勇++徐世兵
鄂州,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资源不算丰富,财力不算雄厚,然而近年来,鄂州教育却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引人瞩目:率先在全省完成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验,率先在全省开展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率先在全省实施教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教育的鄂州现象背后,潜藏着怎样的“密码”?2016年岁末,《湖北教育》一行走访了鄂州市教育局局长丁永辉,领略了这位科班出身的教育人开阔的教育视野和浓厚的教育情怀。
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由之路
2011年底,丁永辉从百年名校鄂州高中校长职位上履新鄂州市教育局局长。彼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摆在他面前的历史使命。
抓手在哪里?路径是什么?已在教育战线深耕十余年的丁永辉,胸中自有一盘棋:以“五个均衡”为抓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验。加快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建设,促进办学条件均衡;实施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促进师资水平均衡;开展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活动,促进教育质量均衡;实施学校现场管理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管理水平均衡;建立完善教育投入机制,促进经费保障均衡。
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破除制约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成为推动鄂州教育事业再上台阶绕不过去的选择。于是,“五个一体化”管理创新应运而生:发展规划一体化、资源配置一体化、教师管理一体化、教学教研一体化、教育督导一体化。
近几年,鄂州教育正是遵循这样的顶层设计,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2014年,鄂州市三个区全部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其中,鄂城区、华容区被评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梁子湖区被评为先进区。次年,全市三个区(含城区)全部通过国家督导评估验收。国家和省督导评估组给予鄂州市“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大变化”的高度评价。
“第一个三年目标我们完成得不错,到2014年基本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丁永辉说,“接下来,我们向优质均衡迈进,在巩固区域内均衡的基础上,着力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的目标。”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既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均衡分配,也是对教育质量的一种要求和提升,它追求优质的教育。
2015年10月下旬,在湖北省第十届黄鹤美育节优秀文藝节目现场展演中,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梧桐湖学校学生表演的舞蹈《网络畅想》,以无可争议的表现夺得小学组一等奖。2014年12月,由该校学生组建的合唱队代表梁子湖区参加鄂州市第四届“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展演活动,荣获大合唱小学组一等奖,打破了多年来该区一向垫底的尴尬记录。难能可贵的是,这所2014年9月1日才正式建成并招生的学校,生源主要是来自于梧桐湖新区四个村庄的农家子女。
这是鄂州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
丁永辉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鄂州将引进华中师范大学创办10所附属学校或加盟校,按照“一所带动一片、引领一区”的思路,以华师大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引领鄂州各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已成功创办两所,即华师大梧桐湖附属学校和红莲湖附属小学。
“鲶鱼效应已经显现。随着华师大附属学校的进驻,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对所在区域其他学校和教师的冲击十分明显,发挥出预期中优质教育的示范辐射作用。”丁永辉说。
为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鄂州教育创造性地实施“联村共建”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鄂州按照全市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分片组织撤并小学所在村签订联村共建协议,将片区内各村办小学合并建一所中心小学,其他小学改为低年级教学点或学前班(幼儿园),由中心小学统一管理,解决低年级和学前儿童就近入学、校车安全隐患等问题,确保教育资源充分利用。
优质均衡发展就是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
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转向学校的内涵发展。以内涵发展为导向,提高教育质量。
丁永辉说:“学校的内涵发展首先要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的全面、持续和个性化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追求,并以此审视和度量我们的教育工作。”
自2012年起,鄂州市教育局持续开展了素质教育“特色小学”“示范初中”和高中课改“样本校”创建活动,以特色学校创建为载体,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三年来,基本实现了“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创建目标。
2015年以来,市教育局又在全市中小学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抓好“五城同创”进学校、进课堂,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提高市民素质;全面启动青少年校园足球运动,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普及大课间体育项目;开展“高雅文艺进校园”等艺术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为打造优质校园文化,促进全市教育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市教育局力推学校现场管理,从学生、教学、后勤、校园安全到环境与文化等五个方面,将学校系统工作细化为一个个小现场,细化责任主体,细化工作流程和规范,事事有制度,处处有人管,全市中小学校容校貌、师生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评价是指挥棒。我们充分利用绿色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引导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规律办学、按规律育人。”丁永辉说,优质教育不能只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根据,而要以全面素质合格为底线,素质的优良体现在素质的全面性和可持续发展上,体现在人的独立人格、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上。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成为内涵发展的关键。
为此,鄂州市率先在全省实施了教育系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学校领导班子任期制,实行目标管理、实绩考核、竞岗选聘,建立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激活干部队伍;理顺“以区为主”的教师管理体制,将教师由乡镇管理上收到区统一管理、统一调配,促进师资队伍均衡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是鄂州的又一探索。建立教师发展报告册制度,按照“三年过关、五年教学能手、十年教学骨干、十五年学科带头人、二十年专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实施教师培养“331”工程(30名鄂州名师、300名学科带头人、1000名市级骨干教师);建立完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评选制度,大力培养优质师资;建立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跨学校跨区域巡回授课制度,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教学新秀、教学骨干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筹建鄂州市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建成师范生顶岗实习基地、新教师培训基地、农村教师挂职锻炼培训基地。
丁永辉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表现为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提高,更表现为教师自我人格的完善、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教师队伍的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更表现在教师的精神面貌、教育信仰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
更加完备的教育体系,更加实用的教育信息化,是实现鄂州教育现代化的路径,也是应有之义
“十二五”期间,鄂州依托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华中师范大学创办鄂州校区,引进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整体迁入,填补了鄂州市本科院校的空白;引进湖北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长江职业学院等专科院校,教育体系更趋完备。
“这些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有利于改善整个地区的人口素质,改善鄂州市整体的教育环境,为本地家庭创造更多的受教育机会,也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丁永辉说,构建更加完备的教育体系,是鄂州教育未来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的主要任务之一。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丁永辉表示,鄂州创建“活力城市、品质城市、生態城市、国际城市、幸福城市”,需要教育在创建学习型城市,培养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教育发展既要“优结构”,也要“补短板”。
补齐职业教育这块“短板”,是鄂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修课。因此,“提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成为鄂州教育“十三五”期间实施教育发展的十大工程之一,也是当前“大干大建大变”的重点工作。对此,丁永辉的部署是依托航空都市区建设,加快鄂州职教园建设步伐;打造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统筹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扩大技能培训覆盖面,开展精准扶贫职业教育培训。
2014年,鄂州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教育装备改革试点区”,同时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全省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市”。“这是鄂州教育迈向教育现代化历程中的关键性事件。”丁永辉说,“以信息化带动实现现代化,是鄂州教育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
经过两年多努力,鄂州市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靓丽的成绩。
在宽带网络“校校通”、多媒体教学“班班通”实现城乡全覆盖后,不断完善鄂州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城乡学校全覆盖,可满足全市学校及15万名师生在鄂州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开通学习空间,实现信息化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大力推进“同步课堂”教学常态化。同步课堂项目主讲学校和听课学校已全部按照同步课表,实现了远程教研教学常态化。目前,全市118个教学点通过三种课堂(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点播课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智慧课堂”试点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吴都中学、实验小学、新民街小学三所学校的教学班,配备了智慧课堂师生教与学终端,应用已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拓展到家庭。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教学质量监测系统“智学网”应用,在全市高中和初中全面展开,通过数据分析同时反映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回首来路,丁永辉平和中不无轻松,他说这些年虽然干了一点事,但最欣慰的,就是任期内没有发生一起学生重大安全事故。“所有的辛苦和努力没有白费。”展望未来,丁永辉沉稳中不失激情,“鄂州的教育资源还不富足,我们还要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让每个孩子享受健康学习的快乐。”
两个多小时的畅谈,意犹未尽。鄂州教育犹如一部厚重的大书,和这座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一样,有待人们去细细品味、深入挖掘。
(责任编辑 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