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攻坚行动”打造精准脱贫示范县

2017-03-24 13:15四川省叙永县委组织部
党课参考 2017年3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驻村贫困村

四川省叙永县委组织部

“四项攻坚行动”打造精准脱贫示范县

四川省叙永县委组织部

极速发展的叙永

四川省叙永县紧紧围绕“提升攻坚行动、率带攻坚行动、示范攻坚行动、保障攻坚行动”,努力实现“决战全面小康,建成乌蒙山片区精准脱贫示范县”的总体目标。

推进基层党组织提升攻坚行动,破解基层堡垒弱化难题

建立健全功能型党组织。推行“党建+”工作方式,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党建工作,围绕烤烟、林业、畜牧等支柱产业,建立产业党组织37个、产业党小组412个,构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村级治理体系,凝聚攻坚合力。深入实施党员精准扶贫“三带工程”(“第一书记”带头创办示范项目、带领党员示范户脱贫致富、带动全村群众脱贫奔小康),每个贫困村培育1个具有“造血功能”、辐射带动能力强、贫困党员群众参与度高的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带领贫困群众共同脱贫。

积极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统筹资金500万元,推进11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对262个远教站点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健全服务脱贫攻坚硬件设施。依托2160个县乡村组四级服务平台,在231个村推行民情日记、代办服务等五项制度,实行村级事务上门代办和集中代办“两个全程代办”服务。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统筹开展全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扶贫附加保险、医疗救助“四个100%”覆盖。2016年,全县累计支出社会兜底保障资金1.09亿元,帮扶困难群众62万人次。

全面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对全县17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按照“一支部一对策”思路,派出“第一书记”17人、调整村党组织书记3人,实行台账管理、转化销号,落实整改措施207条,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加强全面过硬。针对集体经济“空壳”村,县财政整合资金1520万元,选派专家蹲点把脉,探索盘活“三资”、兴办实体、承接产业等集体资产入股分红利益分配新机制,全面消除“空壳村”问题。

推进班子人才率带攻坚行动,破解优秀人才缺失难题

选优配强脱贫班子。统筹脱贫攻坚领导力量配备和换届人事安排,择优选拔35名思想解放、能力素质过硬、勇于闯关夺隘的干部到贫困乡镇任职。配齐配强乡镇党委书记25人,其中具有乡镇领导干部任职经历的22人,占88%;平均年龄40岁。选举产生党委委员175人,其中有2年以上乡镇工作经历166人,占94.85%;平均年龄37岁。67名长期在基层和艰苦岗位扎实历练、实践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扶贫实绩突出、群众认可信服的干部,推荐2名贫困乡镇书记为副县级后备人选。

培养培训脱贫干部。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在外工作退休干部中择优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每村培养1-2名后备干部。坚持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县委审核的原则,选派90名“第一书记”全脱产驻村帮扶,并同步建立了工作月报、季度述职、年度考核等制度。通过《驻村工作组管理办法》《“第一书记”管理细则》等抓好作用发挥。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重点加强镇村干部教育培训。选派镇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有计划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县外考察学习,开展定向培训。将贫困乡镇干部、村干部优先纳入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预计到2018年将递进培养300人。

充实脱贫专业人才。实施紧缺专业人才优先支持计划,在公务员录用、事业单位考核招聘等方面向深度贫困乡镇倾斜。创新“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部门定点帮扶、一个工作组入驻、一名‘第一书记’蹲点、一名农技员指导”的“5个1”对口帮扶机制,将300名农技人员全部分配到贫困村,构建“专家定点联系产业大户、农技人员包村包社联户”格局,扶持贫困户致富增收。

推进共产党员示范攻坚行动,破解作用发挥不好难题

抓实党员教育管理。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大讨论活动。结合脱贫攻坚教育、卫生、交通、电力等专项行动,25名乡镇党委书记、18名部门负责人、10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在电视媒体亮诺晒诺,明确目标任务、措施办法、时间进度等。村级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制订脱贫攻坚承诺事项清单,以支部为单位进行公示,同时对脱贫攻坚完成情况实行每月小结、季度碰头、半年交账,确保稳步推进。

深化党员结对帮扶。建立县级领导干部下基层制度,坚持不脱贫、不脱钩,持续推进“双联”“走基层”“三深入三到位”等活动,全县32名县领导和90个县级部门分别联系贫困村,300名机关干部组成90个工作组驻村帮扶,5186名党员干部定点帮扶2.4万贫困户,现场协调解决问题2050余个。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本着“分类选树、重点培育、辐射带动”思路,强化示范引领,以点带线、以线促面。先后树立了水尾镇西溪村、正东镇普市村、落卜镇红星村、石坝彝族乡堰塘村等30个脱贫攻坚党建示范点,并评选表扬30名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命名一批示范单位、示范岗、示范行业、示范镇,为全县树立标杆。

推进基层基础保障攻坚行动,破解责任落实不力难题

强化组织保障。对应18个脱贫攻坚专项方案及年度计划,成立18个工作组,全部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牵头组织实施;专门成立扶贫攻坚“推进办”,抽调20名优秀干部专职负责脱贫工作,使“推进办”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役的“参谋部、作战室”。建立脱贫攻坚“四个一”常态化推进机制,即每月县委常委会研究一次、脱贫攻坚工作组部署一次、县委督查组汇报一次、全县流动现场会推进一次,确保脱贫攻坚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

强化经费保障。研究制订《激励基层干部奋发有为二十条措施办法》,投入基层组织建设经费近2000万元,村工作经费达到每年10.6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2500万元,修建乡镇周转房892套;投入300万元为731名在职村、社区干部购买养老保险。严格落实贫困村“第一书记”每人每年3万元工作经费、2万元党建工作经费。

强化纪律保障。脱贫攻坚督查考核坚持“四个一律”,即省市考核被扣分的单位,在综合目标考核中一律对应扣分;未完成脱贫任务的单位,所有责任人一律免职;“第一书记”履职不到位,对派出单位“一把手”一律同等追责;督查工作走过场的,对督查人员一律同等追责。县委对履职不到位的帮扶部门负责人6人进行了约谈、对帮扶不力的7名干部进行了处理,进一步压紧压实脱贫攻坚责任。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驻村贫困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驻村第一书记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