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明觉中学 徐 群
挖掘文本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明觉中学 徐 群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重要领域。然而,长期以来,中学文言文的教学实效却不甚理想。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三怕文言文”。学生很惧怕文言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与现代文相比,文言文具有独特的语体美:语句齐整,节奏感强。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如果能在教学文言文的课堂上多见沉吟激昂之状,多闻抑扬顿挫之声,定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文言文朗读的要义,是“得他滋味”(朱熹语)。只知死读,分不清节奏,定会影响到对文言语句、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读准节奏,是“得他滋味”的前提和基础。
我在教学《虽有佳肴》一文时,朗读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自己读文章发现问题,再通过示范指导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出示无句读的文章。让学生自由去读,自己去找停顿的地方,也让他们自己寻找停顿的规律。学生通过自读发现文章多处有“也”这个字可以停顿。因此我们一起总结出一条规律:语气词可以作为句末的停顿。在此基础上学生又发现“人”和“他做的事情”之间可以停顿(其实就是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学生也在不断地熟悉文章,而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体会到了文言文独特的节奏之美,就这样让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趣味之中反复诵读,学生又怎么会不感兴趣呢?
经过长期的观察与实践,我发现学生对文言文缺少兴趣,一方面是由于文言文难懂,另一方面是由于“距离”太远以至于难以产生美感: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距离,文言文中所展现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的距离,文言文中所揭示的道理与学生认知水平的距离……这也暴露出了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只就“文言”教“文言”,与现实、未来缺少联系,无形中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文言文与现实生活、与未来之间存在很大的隔膜。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要消除学生的这种距离感。使他们认识到文言文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其语言与思想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文言文教学要将思维的触角伸向现实生活。
在教学《咏雪》一文时,重点探讨的一个问题是:“兄子”和“兄女”的两个比喻哪个更好。学生有的说“兄子”的比喻好,有的说“兄女”的比喻好。
师:评判比喻好不好,首先要看本体和喻体之间像不像。
生1:我觉得“兄子”的比喻更像。盐和雪的外形、颜色都很像。
生2:我也觉得“兄子”的比喻更像。而柳絮感觉和雪不太像。
师:在这里,老师补充介绍一个小知识。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是不太一样的。南方的雪大多成片状,飘然而下,俗称“鹅毛大雪”。因为雪中水分含量大,很容易把雪挤成一个硬块。而北方的雪大多成小颗粒状,俗称“盐雪”。因为其中水分少,太干燥,所以捏不成块状。大家看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生3:发生在南方。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我看了书下的注释。
师:不错。那么根据老师刚在介绍的小知识,大家再来判断一下,谁的比喻更贴切。
生4:因为这个故事是发生在南方的,我根据南方的雪的特点来判断。“兄女”的比喻更贴切一些。而“兄子”的比喻更像是在形容北方的雪花。
此案例中,对两个比喻哪个更贴切的判定直接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在教学中通过介绍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接受文中的内容、道理。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到文言文其实是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从而使其消除了距离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汉字是汉民族古代文化的“活化石”,文言文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汉字作为历史文化的层层沉淀,在数千年自身演变的漫长过程中,提供了探索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种种信息。
但是在目前的文言文教学中,重视对文言字词的解释、翻译等显性内涵的把握,而忽视对其丰富文化内涵的挖掘,导致学生对词语背后的文化内涵知之甚少,不能达到深层领悟和精神陶冶的境界。这种教学方式是脱离文化的文字学习,是孤立而枯燥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能从汉字本身的文化属性出发来教学,不仅符合文言文的特征,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教学《惠子相梁》为例:
师:“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能不能改成“止梧桐,食练实,饮醴泉”?
生1:不能。因为在这里庄子自己将自己比作是鹓鶵,用这种否定句式,表达自己的志向,也讽刺了惠子。
师:那“梧桐”“竹子”“醴泉”在文言里有什么特殊含义呢?
生2:都是一些美好的事物。
师:我们有句谚语叫: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宋代的陈翥说:“夫凤凰,仁瑞之禽也,不止强恶之木。梧桐柔软之木也,皮理细腻而脆,枝杆扶疏而软,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 晋代的戴凯之在《竹谱》中写到: 竹六十年易根,易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土又复生。元代的杨维祯也曾有诗云:华表不闻仙鹤语,醴泉曾引凤凰来。在我们古代文言里有许多植物、动物都有深刻地文化内涵。
再以教学《陈涉世家》为例——陈胜、吴广为举行起义大造舆论时,曾“丹书帛曰‘陈胜王’”。课本注释只说“丹,朱砂。书,书写”,并未说明为何要用朱砂书写,这就有点令人不太明白。
原来,古代统治者假托天命,制造所谓天书,往往用丹笔书写,所以也称“丹书”。于是“丹书”就成了王权的象征。可见,陈胜、吴广以丹作书,并不是为了鲜明醒目,而是适应当时的社会习俗,利用人们对天命的敬畏,以达到号召民众、造反“举大旗”的目的,因而,“丹书”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认识汉字的文化语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汉字文化知识,更能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崇敬,对历史悠久的文言文的热爱。怎么不会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校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趣的情景和氛围,是教师智慧的反应,更是教学的一种较高境界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