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题中的学科迁移法

2017-03-23 22:16:07董亚琳
教育家 2017年10期
关键词:选择题议论文答题

文│董亚琳

历史答题中的学科迁移法

文│董亚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及初三历史会考的实行,历史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学生逐渐改变了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得到了拓展。与此同时,历史学科的考试也发生巨大变化:第一,跨学科题目大幅度增加,题目的主题更为宽泛;第二,题目的综合性明显增强。像选择题和材料题中出现了古文阅读、“小论文”写作,实现了历史与语文的融合;第三,试卷上还出现了历史知识与新闻时事的结合,如“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结合,实现了历史与时事政治的综合。这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具有融会贯通知识的能力,学会迁移知识。

历史考试变化实际上体现了历史教学的一种方法—学科迁移法。学科迁移法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认知结构,来影响新的学习。语文、思想品德、地理、生物乃至英语等学科,都有跟历史相关的部分,联系这些已有的学科知识积累来学习历史,也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初三会考的第一个题型是选择题。现在选择题大多是材料型的,通过一段材料(可能是古文,或是现代文),来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离不开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夫。我告诉学生把这类题当作语文中的阅读理解,抓住关键词,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跟所学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做出正确选择。语文阅读是语文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学生并不陌生,对学生来说就是运用熟悉的语文学习方法来学历史,大大降低了难度。对于选项的选择,我则教给学生各个学科都运用的排除法,抓住主题排除本身错误或与题意无关的内容,缩小选择范围,降低难度。理解了材料,联系了历史知识,再运用正确的方法,正确解答选择题就不是一件难事。

材料题是会考的第二个题型。做好材料题的第一步是对材料的理解,这同样用到语文阅读的方法。对材料中问题的解答,我更多的是让学生借鉴政治考试中材料题的做法,尤其像让学生自由发挥的题目,如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观点,或评价一下某个历史人物等这一类题目,特别需要学生运用政治学科中的辩证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来展开分析。

说到历史小论文我们都会立即想到语文中的议论文,我要求学生就把它当作语文中的议论文来写。在这类题目中,一般要求学生要史论结合。“史”,就是我们所学的历史知识,即议论文中的论据;“论”,就是发表自己的评论、见解,即展开论证;论点呢,则需要在“题目要求”中找,材料中一般有“从什么角度、从什么方面”等词语,这些关键词就是论点的提示,学生可以抓住这些关键词确定论点。刚开始,写历史小论文会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但让问题变成了写议论文,学生可以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就不觉得高不可攀了。

正如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说,“交相胜,还相用”。学科迁移法在历史考试中运用,将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积淀下来的“缄默知识”激活,充作历史课程资源,融会贯通,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能力的转化,而且能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历史答题从容、高效。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选择题议论文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议论文阅读专练
邀你来答题
单项选择题狂练
邀你来答题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学生天地(2020年28期)2020-06-01 02:19:04
简谈“议论文”写作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