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师的自我成长之路

2017-03-23 22:12:39贺彩云
江苏教育 2017年56期
关键词:心理学心理健康培训

贺彩云

心理健康教师的自我成长之路

贺彩云

在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话题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师群体被赋予空前的重任并寄于厚望。但是,目前各地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结构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专业、专职的少,非专业、兼职的多;规范、计划性培养的少,短期培训和自学成才的多;男性教师少,女性教师多;中年教师少,青年教师多;等等。教师成长途径和支持环境也不理想:师范类大学心理学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充分保证,缺乏科学、规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计划,“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培训”局限性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督导体系基本空缺,等等。心理健康教师的成长已成为一个重要话题,关系到教师能否实现职业角色期待,适应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

心理健康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有计划的培养、有组织的培训、有落实的平台和保障条件、有细化标准的评估督导等外部支持条件,但教师成长最根本的还是有赖于增强自我成长意识,采取自我成长的有效策略,因势利导,应需而为,努力成长为能胜任心育工作的阳光教师。

心理健康教师需要拥有自我成长的价值意识。自我成长有利于激发教师潜能,增强工作胜任力,增大对学生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增强自我生命的张力。自我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更是一个愉悦的过程。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享受角色期待与角色实现的统一,即专业的成长目标、心灵成长目标、其他素质成长目标得到统一实现;可以享受生命不息、成长不止的发展全过程;可以享受“我的生命我呈现”的个性化特色成长。

心理健康教师需要采取自我成长的有效对策:其一是学习,学习的内容包括基础心理学类、心理教育类、技能类、边缘类等知识。学习途径包括系统修业(进修、修学位)、参加各类培训、读书自学、个人交流、小组交流、校际交流、复制他人的思想观念或感悟等。其二是借鉴与探索,借鉴新的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结合工作进行项目、课题研究,开展个案研讨,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并反思。其三是积极面对职业环境,发掘利用职业环境资源,促进自我成长。其四是扬个性之长,补个性之短;扬性别心理之长,补性别心理之短。其五是以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方法技术调适自己的心态,必要时坦然寻求专业干预,追求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即使是心理学科班出身,即使持有最高级别的国家级资格证书,也只说明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更好的成长基础。要想一片土壤不丛生杂草,唯有让庄稼生长茂盛;要想心灵柔韧强劲,唯有让它日日成长。心理健康教师有了“自我成长”这个职业生命的保鲜剂,才能更好地自助助人。

(作者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

猜你喜欢
心理学心理健康培训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26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