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李晓红
从文本特点入手,巧设“语用”训练点
——以北大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献你一束花》为例
福建省泉州市开发区实验学校 李晓红
【摘我 要们】的语文课如何聚焦“语用”教学, 从文本出发,寻找合适的语言训练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呢?笔者在这想借鉴大师们的理论,结合课例《献你一束花》谈谈自己的做法。
【关文键本词】语言文字 训练点 语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们的语文课如何聚焦“语用”教学, 从文本出发,寻找合适的语言训练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呢?笔者在这想借鉴大师们的理论,结合课例《献你一束花》谈谈自己的做法。
《献你一束花》这篇课文记叙了机场女服务员把鲜花送给体育比赛失败者的故事,说明了失败和胜利对人同样重要的道理。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是作者的议论,中间部分是从体操运动员“她”的角度记述的,写了女运动员失败后,机场女服务员献了一束花鼓励她,给了她奇异的力量。文章在第三、四自然段中运用插叙手法插入了这次世界性比赛的失利和两年前第一次比赛胜利,两年来多次比赛。
这样从语言文字入手,先引导学生理解段意,再帮助学生理清段序,揣摩写法,最后指导运用,使学生既“得意”,又“得言”,体现了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重庆市小学语文教研员陈昌发说过:“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情达意的载体,感悟文章要从语言人手,揣摩语言,品词析句,咬文嚼字,感悟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词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个文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在文中有不少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特别的句式,是学生模仿的范本。
1.变字词
《献你一束花》这篇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作者连用了四个“怕”字,来强调女服务员那种失落、愧疚和沮丧的心情。
2.改句子
《献你一束花》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两个反问句。冯骥才先生在这边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也应该献给失败者。这里我让学生先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再来比较它们的不同。
步骤一:
师:课文学到这儿,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冯骥才先生提的问题,他在开头第一自然段中写道——
PPT出示: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师:结尾又写到——
PPT出示:怎么?鲜花,理应呈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要献给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师:自由读一读,思考:这两个句子都是什么句?它们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预设:
生:反问句,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第一句意思是鲜花要给凯旋的英雄而是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第二句意思是鲜花要给凯旋的英雄,也要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
师:说得好极了!
步骤二:
师:现在自已把反问句和改完的句对比着读一读,想想:怎样表达更好?
生自由读。
交流。
生:反问句的语气更加强烈,读来更具震憾力。
通过这样子改一改句子再读一读,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反问句在文中的意思及作用了。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1.利用课文内容的“空白点”,巧设“语用”训练点
张石磊老师的话:“课文的‘空白点’就是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写作手法的需要而略写的内容;或者是‘不可言传’而含蓄表达或不写的内容。”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寻找这些“空白点”。
《献你一束花》文中有这么一处:“她怕见前来欢迎的人们,怕记者问什么,怕姐姐和姐夫来迎接她,甚至怕见到机场那个热情的女服务员──她的崇拜者,每次出国经过这里时,都跑来帮着她提包儿……”
2.寻找文本的“矛盾冲突点”,巧设“语用”训练点
“冲突点”是指的是在交叉口内,两股车流轨迹线呈交叉形的交汇点。而语文教材中文本的“矛盾冲突点”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冲突点。
《献你一束花》这篇文章的第6自然段,作者写了当所有的记者及其他人都避开女运动员时,女服务员特意为女运动员献上了一束鲜花,并说了许多鼓励的话。这是情节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点”,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使之成为一个训练的“点”。
3.抓住课题特点,巧设“语用”训练点
很多老师会忽略课题的重要性,只是让学生匆匆一读就过了。笔者却认为,对于有特点的课题,教师不妨抓住其特点进行语言训练,一样可以很精彩。
抓住文章的特点,是高年级学生所必须学会的。其中的方法有很多,而这一课的课题恰好可以用上文题拓展法来帮助孩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既教会了孩子学习方法,又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
本文中笔者从文本特点出发,讲述了设置“语用”训练点的一些做法。但所有的这些做法都要在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握学段特点、理解编者的意图和把握单元内容上才能有效落实。不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1】阮美好.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3】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肖家慧.寻找课堂教学训练点,构造语文课堂教学,2011
【5】张石磊.找准课文“空白点”,加强“写”的训练,2012
【6】 朱薇薇.立足文本,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点”,2008
【7】陈秋.找准语言训练点,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2014
【8】王肖珍.巧设“语用”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