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薛 梅
作业单,让语文学习变得更加高效
文 | 薛 梅
作业单,对于小学语文而言,既是课前教师引导学生有效预习的“指路灯”,又是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载体”,更是课后教师带领学生通向知识殿堂的“桥梁”。语文作业单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关乎语文教学质量。
中国有句古话叫“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语文学习而言,也是这样。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着眼于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拥有自学能力,等于就是赐予了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在设计课前预习作业单时,教师应首先很好地解读教材,把握教材,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绝不能为了作业而作业,无的放矢,甚至随便照搬参考资料。在《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篇课文中,除了基础知识与情感目标之外,理解“山里地势比平原高,气温低,所以桃花才开得迟啊!”也是本课要解决的教学目标之一。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难度,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便将这一需要解决的重点内容在课前预习单中做了如下设计:
“小小探索家”:查一查,想一想,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呢?(以文字或图画呈现)读了课文之后,你知道文中提到了哪些原因吗?请用直线画出有关句子。
这一设计目标非常明确:帮助学生理解“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一自然现象,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作业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现今大部分语文课堂所使用的作业单形式单一,以书写为主,学生缺乏兴趣,无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鼓起勇气,打破这种限制,将听说读写进行有机融合,并充分运用演、画、讨论、游戏等多样化的形式,使课堂作业单由“死”变“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山里的桃花开得迟》这一文中出现了“七嘴八舌”这个词语,为了使学生能充分理解“七嘴八舌”这个词语,我在课堂作业单中围绕“为什么山里的桃花开得迟”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环节。在学生们展开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之前课前预习单上设计的“小小探索家”这一环节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孩子们根据自己所查阅的资料,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气氛非常活跃。小组活动结束后我请了几位学生作总结,不出所料,有了之前小组讨论的经验,几位学生在总结时也是争论不休。于是,我乘势向大家解释说:“小伙伴们也像你们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大家说个不停,这就叫作——七嘴八舌。”这个小组讨论环节为孩子们提供了各自表达的平台,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解决了教学目标,提升了课堂效率。
对于每个班级优秀的学生而言,完成作业是一件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但是除了这些优秀的学生,也总有一些无法完成作业的学生,他们每天都在埋头做作业,订正作业。对于他们而言,学习哪有兴趣可言?哪有动力可言?因此,在设计课后作业单的时候,教师不能一刀切,而是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基础与能力,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者降低作业难度,激起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易学、乐学,从而爱上语文学习;对于那些优秀的学生,可以在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增加作业量或作业难度,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心理,解决“吃不饱”的问题,对语文学习始终初心不改,保持学习热情。
语文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单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的过程,如何设计出更加有效的作业单,除了考虑目的性、多样性、层次性之外,还要考虑开放性、创造性……其实这一直是一个具有研究意义的话题,也值得语文教师不断摸索,不断研究。
(作者单位: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