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何桥镇庄里寨小学 张启山
学生“玩一玩” 作文变轻松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何桥镇庄里寨小学 张启山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素养。日常教学中,学生怕写作文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学校有百分之七十多的中小学生害怕写作文。每逢作文课上,总会看到不少学生绞尽脑汁,愁眉苦脸,一副很难为情的样子;写出来的作文呢,不是东拼西凑就是胡编滥造,内容干巴巴,读起来枯燥乏味,味同嚼蜡。如何才能转变作文教学的这种被动局面,让学生从害怕写作文变得热爱写作文呢?
陶行知先生老早提出了“六大解放”的理念,我们不妨按照老先生的教导“解放”一下学生,带领学生“玩一玩”。这里的“玩一玩”是指在老师指导下有目的玩,有意义的玩,在“玩一玩”中激发学生热爱作文的兴趣,提高写作文的能力。
俗话说“理不辩不明,事不鉴不清”。课堂微辩论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能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可以这么说,课堂微辩论对学生的思维来说是紧张的、兴奋的,整个辩论过程学生自始至终充满着自信和快乐。
课堂微辩论时间不宜过太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辩论的话题宜小不宜大,可以针对课文中的某个词、某句话展开辩论,也可以利用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或生活中某个话题展开辩论。可以这么说,课堂微辩论是激发学生热爱语文、提高写作文能力的重要法宝。
例如,手机在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不良的影响,小学生要不要使用手机呢?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为此我将班级学生分成了“支持小学生使用手机”和“反对小学生使用手机”两大阵营展开辩论。正反双方围绕各自观点唇枪舌剑,各抒己见,场面非常热烈。正方认为:小学生使用手机便于联系与交流。学生不仅要学习,还要会交际。小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查阅学习资料,及时了解国内外时事要闻……反方则针锋相对: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经常使用手机弊大于利,首先是影响学习,其次容易上瘾,第三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
微辩论,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处在极度兴奋中的孩子,无法按捺心中的激动与喜悦,恨不能马上倾吐出来。此时安排习作,他们顿觉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出来的内容生动具体,感情真挚。
课本剧表演是超越语文课堂的学习,是文本细读纵深发展的结果,除了要事先改编剧本,还要求学生对课本内容熟悉,对剧中人物了解透彻。在这翻来覆去研读课文、改编剧本的过程中,课文中的书面文字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一位同学曾深有体会地说道:“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仔细研究了人物特色,把剧本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把台词背的滚瓜烂熟。”为增强演出效果,有时同学们还要动手制作各种道具。学完《公仪休拒收礼物》后,我让孩子们回去准备一下,下周利用班队活动的时间来表演。短短几天的时间,他们不仅用纸画了肥肥的大鲤鱼,做了长长的胡须,就连象征地位的官帽、扇子等道具都准备齐全,台词上也根据剧情需要做了一些改动。小演员们精心的装扮,恰当的语言,投入的表演下将故事演译得淋漓尽致,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和掌声。
经过一段时间的课本剧表演,我发现一些原本最不喜欢上作文课的同学,课堂上也不愁眉苦脸了,反而下笔洋洋洒洒,似乎有写不完的内容……一位女生在作文《我的妈妈》中这样写到:“妈妈生气时的样子挺可怕。有一次,我放学回到家没来得及写作业就看动画片了。只见妈妈双手叉腰,二目圆睁,她声色俱厉地喝道:‘你……你,我都批评你多少次了,写完了作业再玩电脑,可……你就是不听!’”这么生动逼真的描写,不活脱脱是一幕剧本吗?
演一演,学生积极主动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与自我对话,在倾听文本声音的同时,倾听自我心声,加深了阅读体验,求得意义的“转换”,从而实现内化、迁移的结果。
简笔画形象简明,生动逼真,刻意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课堂教学中,老师或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方式,能直观形象地把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表达出来。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习作三时,我事先将课文中的插图打印出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图画,找到比较醒目、有特色的景物并用画笔涂上颜色。学生们纷纷调动各自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一边涂颜色一边口中念念有词:“蔚蓝的天空一碧如洗,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远远望去,那几棵高大挺拔的白杨就像一把把绿色大伞”“弯弯的小河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透明的绸带”……学生们在画中学,在画中乐,不知不觉中,一篇描写秋天的习作就这样完成了。
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简笔画这种绘画语言,把生动活泼的图象与教材内容结合在一起,枯燥单调的讲解会变得趣味横生,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我就经常融合其他学科,把学生的知识点引向纵深。比如,教学《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我就让学生学一学聪明的乌鸦,做一做“乌鸦喝水”的小实验;学习《护蛋》这篇习作例文后,我组织全班学生分别进行了“高空抛蛋”和“煮不死的金鱼”实验……这些实验里面都蕴含着科学知识,实验材料简单易准备,实验操作也不难。课堂上,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动手做一做,然后从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的课堂怎能不使学生们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之中流连忘返呢!
将“玩一玩”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来,寓教于乐,一旦学生爱“玩”了,会“玩”了,大脑皮层兴奋了,习作表达的激情也随之调动起来了。情动而辞发,学生灵感的火花迸射,一篇篇精彩习作便会不期而遇,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