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岚 徐 静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浅析设计性实验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丁 岚 徐 静
无锡市中医医院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基础实验教学是临床检验中的基础性学科,不仅要求过硬的理论知识基础,还应当熟练掌握实验技术,这要求在教学中引入先进教学模式,通过正确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些兴趣,结合科研前沿内容及发展方向,对教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同时通过硬件投入、丰富教学手段,能够增加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培养其创新及科研思维,从而为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在考核内容中增加技术考核比例,旨在培养具有优质职业核心能力的高素质检验人才。
设计性实验;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基础实验教学是检验专业中的基础性学科,需要过硬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在基础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了其中比较大比重。目前,我国高校检验专业中多为“填鸭式”传统教学,以教师为课堂主导,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效率较差。因此需要在基础实验教学中引入新型教学方法,比如设计性实验教学法。设计性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课题,涉及实验方案,挑选合适的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流程,鼓励学生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1]。这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本文将设计性实验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旨在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资料。
目前,我国高校检验专业中多为“填鸭式”传统教学,即以教师为主导,以书本知识为教授内容,以学生为教学对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大纲进行示教,而学生则负责听课,记笔记,或跟随操作,无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也无从谈起,教学质量无法令人满意,因此需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引入先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需强化其实验操作水平,满足未来职业需求。教师在教学前,需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所想、所知、所不知、所不能,鼓励检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相互之间交流,讲述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趣事,彼此分享鼓励,有助于低年级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2]。
在基础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过硬的实践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对实验内容进行整体更新,比如实验方式、实验课题等。教师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验室当前条件,进行合理筛选、优化、更新,比如标本涂片与染色,血细胞计数检验以及先进计数板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实验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在教学中应加大实验教学的比例,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及发散思维;比如网织红细胞比例、未成熟网红细胞指数等,同时需要学习的还有网织红细胞参数在不同类型贫血中所代表的临床意义。在检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是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学习新型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适应新的参考范围,明确血细胞分析仪的新功能,了解血常规其他参数代表意义。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课题的原则与实验方案的选择,但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全按照临床实验要求完成每个步骤,如果实验结果太差,需要求重新实验。
基础实验教学学习内容比较枯燥,多经由“填鸭式教学法”进行教授讲课。教师在了解教学的大纲与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开展探究性试验教学,鼓励学生在掌握试验相关操作以及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不断优化职业核心能力。同时,针对学生的需求,应丰富教学手段促,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有助于学生对于新兴教学媒体的兴趣。教学条件的改善有助于提升学生实验技能,以及学习效率等[3]。当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可疑细胞或典型细胞时,可经由影像播放设备,直接在大屏幕上播放;当学生存疑时,可通过语言系统与教师联系,方便提问于回答,增加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气氛;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条件,可直观地向学生演示出教学重点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尽快了解并掌握学习目标、重点内容,提升了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优化教学质量。
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医疗机构检验科室工作,但前提是不得影响检验科及医院正常工作,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升其职业责任感。同时,定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组织学生课题科研[4],比如由学生提出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组织学生完成实验,并针对实验结果及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上交相关论文,划分出专门课时,交给学生,由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向班级内其他成员以及教师展示研究成果,实验思路设计等,教师及其他学生可向其提问,最后对课题及实验研究进行分析与总结,有利于建立科研思维,强化实验技能水平,提高学习效率,不与临床脱节,方便为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
在教学的末尾时可考核,可适当增加实验技能考核的比例,增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重视程度,而实验技能考核不仅包括技术操作,还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报告的书写情况,以及实验态度等[5],有利于检验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多个平台,如校内网、微信群、QQ群等收集反馈信息及意见,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1]原增艳,宋小锋,张俊丽,等.微课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12):1852-1853.
[2]吴爱武,蒋月婷.临床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02):311-313.
[3]嘉红云,邓小燕,王忠英,等.在临床检验实验基础教学中因引入科研思维的改革与思考[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02):237-238.
[4]黄辉,郑峻松,蒋丽莉,等.病例导入式自主设计性实验在临床基础检验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07):1004-1005.
[5]田兆菊,江新泉,马玉红,等.综合性实验在临床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02):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