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散记
◎章中林
大明湖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第一次听说是在初中读《老残游记》的时候。那时,我就在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怎样的一种美好,“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是怎样的一种胜景,“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是怎样的一种神韵……去年深秋,我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超尘脱俗。
时序已是深秋,但公园沿湖的垂柳依然袅娜着,吐着绿,玩着水。它们像夹道欢迎我们的娉婷少女,长发披肩,顾盼生姿,让我们情不自禁地凝视着、畅想着。穿行在垂柳下,那多情的少女还想挽留我们,用它那柔发扫过我们的眼睛、耳际,让我们回首,再回首。
湖水色泽澄碧,像一面明镜,而荷花早已经没有了丰腴和饱满,有的是一片凄惶和寥落。其实这只是它给你的第一眼印象,要是你细看,就一定能看到它嶙峋的风骨。要是把枯荷和湖水当一个整体来看,再有一两只鹭鸶游弋,这就是清代黄慎的《河雁图》了。“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其实,没有鹭鸶,也没有关系。你别看它们一个个攲斜着,似乎没有什么章法。如果我们把那铁画银钩的荷看作张旭草书的话,那么这一湖的枯荷就能让你浮想联翩——你是不是听到了花开的声音,月动的美妙,三春的烂漫了呢?
公园里,到处都是健身的老人,他们跳着舞,打着拳,舞着剑,尽情享受着这和风丽日带给他们的惬意和自在。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一位用拖把练字的老者。只见他把拖把在湖水里浸透,两手紧握着拖把,略微一凝神,长舒一口气。“唰——唰唰——唰唰唰”,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春阳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正肥。正恐前呵惊白露,独骑款段绕湖归。”一首诗写完,老人脸不变色气不喘,依然神采奕奕。这人,这诗,这景,不是绝配吗?我们纷纷跑到老人身前,和他及他的诗合影留念。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游大明湖,不只是在赏景,更多的是追寻历史人物的遗迹。稼轩祠是一个静肃的三进小院。一进院落,东西厢房的墙壁上挂着与他有关的名人字画,展柜里陈列着各种版本的辛词及其研究成果。从这些物品中,我们知道,辛词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二进院落里兀立着太湖石,栽着古槐,仿佛是挺立不屈的脊梁。三进院落才是纪念堂。迎面是一手握书,一手持剑的辛公塑像。他目光炯炯,直视前方,当是他当年征战沙场的写照吧。辛公背后匾额上是气势磅礴的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在那从雄壮到悲壮的呐喊声里,当时有多少人体味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啊?
铁公祠也是一个庭院式院落,是为纪念明朝兵部尚书铁铉而建,里面陈列着其塑像。当年,燕王朱棣为争夺皇位,发起“靖难之役”。但是,当他从北京发兵南下,却遇到了铁铉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他只得撤军。建文三年,朱棣再次兴兵,绕过济南,攻下金陵,才发兵攻下济南。铁铉也因此被杀。后人为了纪念他精忠报国的精神,专门设祠纪念。祠中的铭文“凡我铁氏后人,一定要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为全民族安定团结,为国家繁荣富强,鞠躬尽瘁,努力奋斗”。这当是我们缅怀他的真实心迹吧。
站在铁公祠前,眼前豁然开朗。浩淼的烟波上,几条画舫在游荡。游人驾着小船,悠然地划着桨,沉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我们原来计划到湖心的小岛上去拜谒历下亭——那是当年诗圣杜甫与李邕等人饮酒欢会,他即兴赋诗《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的地方。但是,因天色已晚,我们只能留下遗憾,等待来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