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庆
走进孩子的内心,帮助学生走好“青春”路
文│刘 庆
班主任工作离不开对学生心灵的关注和抚慰。本文试从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角度,分析中学生成长各阶段心理问题的产生根源,以期对班主任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埃里克森,美国著名新精神分析学家。他认为,人的一生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生理发展所决定的,但真正对于一个进入社会的个体来说,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环境。社会环境对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会给个体带来紧张感和内心的冲突。埃里克森把这种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冲突的矛盾称为心理危机。他认为,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危机,所以,根据个体在不同时期心理危机的特点,将人格的发展划分成八个阶段。在这八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包括了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品质,如果处理好了这些心理危机,那各个阶段就能保持向积极品质发展,完成这阶段的任务,逐渐实现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保留消极品质,消极品质越积越多,产生心理社会危机,出现情绪障碍,就会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婴儿期(0~2岁):基本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会直接决定孩子是否建立起信任感。信任在人格中所对应的是形成“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儿童期(2~4岁):自主与害羞、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出现了第一个反抗期。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另一方面儿童开始有了自主感,训练他们的良好习惯就变得不那么容易。所以,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是培养规则意识和自主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也要按社会规范、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限制行为。
学龄初期(4~7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基础。此阶段父母的表扬是培养孩子良好自我和自信的秘诀。
众所周知,问题学生的问题往往是有原因的,也就是说,初中学生身上表现出的问题是综合的、复杂的,由童年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同样会影响孩子在初中时的表现。那么,对于这些遗留的问题怎么办?我认为,首先,找到问题出现的阶段并制定解决方案。在学校,老师要对这样的学生开小灶,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他规则意识的教育与监督,不能迁就,不能手软;另一方面,根据其所长,安排班级里相应的工作让他完成,给予肯定,强化他的成就感和自信。当然,光靠老师的力量是不够的。既然是以前遗留的问题,那家长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工作。班主任要把家长调动起来,从科学的理论角度帮他们分析孩子现有问题的根源,然后家校协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学龄期(7~12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在初一孩子身上,这一冲突体现得最明显。进入一个新环境,新的开始,总是让人有兴奋感。兴奋感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对陌生环境和生活有高的憧憬和期望,二是新环境提供一个可以让人重新开始的机会。如果能让他们在这一阶段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并获得一些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那么,保持他们这种勤奋感的时间会更长,并且能让他们获得终身受益的“能力”品质。
有的老师可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成绩差得要命,但他一点不自卑,他不比谁学习更勤奋,而是比吃穿,比玩乐,比跟老师对着干谁更厉害……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更应该认识到,这些孩子所表现出的自负行为,其背后的根源就是自卑。如果说在学校,学习成绩好、表现好、全面发展是主流的话,那么,那些比吃穿,比玩乐的是非主流的东西。这些孩子,他们主流的东西根本就拿不出手,他们心底深处想混进主流的行列,可这需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和努力,意志力薄弱的他们于是选择了所谓的非主流,让自己能有面子地活着。
所以,要解决初一学生的这种冲突,使勤奋感持久,两点是关键:一是让学生感受进步;二是锻炼意志力。老师应该做以下的工作:
第一,通过观察和多途径的了解,区分学生能力的强弱。如果是在小学阶段各方面能力都强的学生,要重用,并能给予指导,让他有进步和发展的空间,获得更高的知识和技能。如果是小学阶段能力发展慢、相对较弱的学生,首先,请家长配合,抓他们的生活技能,因为生活技能的进步比学习上的进步来得更快和更明显,但在此过程中,别忘了及时和就事论事的鼓励和赞扬。第二,多途径锻炼学生的意志力。首先是认知上的纠正:讲一些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磨炼意志的事迹,提供榜样的力量;针对自己意志力的弱点,以名人名言、警句作为座右铭警示自己。其次是行为训练,组织具有一定难度的课内外活动,为学生创设挑战难度的机会;进行适应性的辅导活动,包括如何适应新的校园环境、适应新的学习方法、适应新的老师、适应新的同学等。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人的自我认知的发展过程是这样的:父母眼中的“我”—老师眼中的“我”—同伴眼中的“我”—社会关系中的“我”—我自己眼中的“我”。
从初二开始,孩子们基本上都到了青春期,会逐渐开始建立一个新的自我。这个自我应该是成熟的,有个性的,独立的,不受他人支配的。但事实上,身体发育了,心理的发育还没有跟上去,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难以把握自己,这使得他们有时好像很懂事,有时很幼稚。这样的局面本身就让他们存在角色混乱的危机。再加上他们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在集体中所占的位置,如果这三者能够达到统一,他们的自信心会无比增强,会让他们坚持下去发展那个他们想要的心理上的自我。但当三者无法统一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方向,常常会纠结于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基础尚不明确,又怎么谈发展?这时矛盾和混乱就产生。
角色混乱在初中生身上反映出的不良表现有:
一、失去自我,回避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孤僻的原因是他自己理想中的自我与同伴需要的或评价的自我不一致,以至干脆回避与他人的交往,独活。对策:一是告诉学生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发展个性、完善自我的过程,让学生意识到现在的“他”只是暂时的,在发展过程中他们肯定会遇到困惑,他们需要老师家长的帮助来度过这个成长的烦恼期;二是教给学生一些交往的技巧。
二、不专注于学习,埋头于单一的游戏世界,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来认同自我。对策:一是与家长配合,控制游戏时间;二是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鼓励他多与现实中的人交往;三是通过正面交谈与私下了解,了解他理想中的自我,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疏导,让他认识到,游戏角色的扮演只是一时的逃避,人始终要回到现实,并结合他的理想自我为其定制培养计划。
三、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用单一的方式去评价周围的人—评价方式越单一的人,越容易钻牛角尖。许多家长凭借着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尤其是一些经济条件很好的家庭,生怕自己的孩子将来吃亏,会给孩子灌输一些超出他们判断力的过于“现实”的东西。这就导致孩子容易出现对社会的不满,并用单一的方式来评价他人。对策:一是与家长沟通,进行家校协同教育的工作;二是学校班级共同营造正面、积极向上的氛围;三是通过播放、讲述一些故事,激发孩子们内在的感动和对他人的感恩、怜悯之心。
了解初中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成长冲突,有助于班主任对学生表现进行根源性的分析。但是任何教育的前提在于班主任对教育所持有的心态,不同的心态决定着我们对问题的准确深入和有效解决。作为教师,我们要走进孩子的内心,进行合理的关心和引导,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翠屏行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