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红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干二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指数与日常活动能力的相关性的观察
肖 红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干二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指数与日常活动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以100例非慢性心身疾病的老年患者和10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分别对其一般资料、患病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调查和比较,并对其生活质量指数与日常活动能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老年非慢性心身疾病患者、健康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指数分别为(8.23±1.59)、(9.69±1.23)、(9.91±0.89),三组受检者的ADL得分分别为(16.89±4.54)分、(14.23±1.78)分、(14.10±1.54)分,其变化情况与生活质量指数比较呈相反规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与其他两组患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生活质量指数量表中的五个维度得分与日常活动能力量表的十四个行为因子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可见生活质量指数量表中的日常生活项得分与日常活动能力中的洗澡得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892,P<0.05。结论:老年慢性疾病的生活质量与日常活动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关系患者的身心健康,做好健康教育,从洗澡等技巧性活动的教育上入手对于改善其活质量有一定价值。
老年慢性病;生活质量指数;日常活动能力;相关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不断衰退,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临床最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而这些疾病均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其被认为是器质性病理变化为基础、以心理因素为病因、病程演变的主导,诱发的一类疾病,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其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之间息息相关。本文就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同年龄段非心身慢性病患者及健康人的对比,分析老年慢性疾病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冠心病等心身疾病,
排除标准:合并脑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合并精神疾病患病史的患者。
患者中,男54例,女46例,其年龄在65岁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4±3.5)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分布为:大专及以上19例,高中及中专34例,初中及以下47例。职业分布为:工人23例,农民36例,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公务员22例,个体经营者13例,其他6例。
另取非心身疾病的老年患者100例和健康老年人100例作为对照。
非心身疾病老年患者中,男52例,女48例,其年龄在65岁到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5±3.1)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分布为:大专及以20例,高中及中专32例,初中及以下48例。职业分布为:工人21例,农民30例,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公务员25例,个体经营者16例,其他8例。
健康老年人中,男50例,女50例,其年龄在65岁到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9±3.9)岁。患者的文化程度分布为:大专及以上21例,高中及中专33例,初中及以下46例。职业分布为:工人22例,农民35例,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公务员22例,个体经营者14例,其他7例。
三组受检老年人一般资料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自拟调查问卷对三组老年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分别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表(ADL)分别对三组受检者的生活质量指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软件对本文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平均数±标准差”,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法。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老年非慢性心身疾病患者、健康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指数分别为(8.23±1.59)、(9.69±1.23)、(9.91±0.89),有老年慢性疾病患者<老年非慢性心身疾病患者<健康老年人的情况,三组受检者的ADL得分分别为(16.89±4.54)分、(14.23±1.78)分、(14.10±1.54)分,其变化情况与生活质量指数比较呈相反规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与其他两组患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到不同生活质量维度及行为因子的得分比较,可见生活质量中的活动、日常生活、健康、近期支持、总体精神五个维度的比较以及备餐、做家务、洗衣、洗澡、购物、躯体自理、工具能力等七个行为因子的比较,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与其他两组患者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对不同维度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与日常活动能力量表的相关行为因子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见生活质量指数量表中的日常生活项得分与日常活动能力中的洗澡得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892,P<0.05。
老年慢性疾病患者所患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其社会心理因素有较高的相关性,患者本身的心理状态也欠佳,且不良心理状态对其身体健康有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其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可见,其均差于非慢性心身疾病患者、健康老年人。对生活质量指数量表中的五个维度得分与日常活动能力量表的十四个行为因子得分进行相关分析,洗澡行为完成度高可以反映了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良好。
综上,为改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做好健康教育,从洗澡等技巧性活动的教育上入手,提高其日常活动能力。
[1]俞琼,姚文鸣,鲍洁琼.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现状及社会支持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