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输穴泻南补北法配穴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临床体会

2017-03-23 08:36:18尚治汀冯玲媚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子虚少府尺泽

尚治汀冯玲媚

1贵阳中医学院2014级研究生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3

五输穴泻南补北法配穴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临床体会

尚治汀1冯玲媚2

1贵阳中医学院2014级研究生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 2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省贵阳市 550003

观察五输穴泻南补北法配穴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临床疗效。通过对肝火犯肺型咳嗽的辨证,以泻南补北法为指导进行配穴,选取“行间穴、少府穴”施以针刺泻法,“尺泽穴、阴谷穴”施以针刺补法,并以临床典型病案为说明,证明五输穴泻南补北法配穴在对肝火犯肺型咳嗽的治疗上能够起到显效作用,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五输穴;泻南补北法;肝火犯肺型咳嗽;显效

《景岳全书•咳嗽》曰:“咳嗽之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肝火犯肺型咳嗽属内伤咳嗽,是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日久气郁化火,因肝脉布胁而上注于肺,故气火循经犯肺,发为咳嗽[1]。按照脏腑的五行归属,这称为“木火刑金”,属五行理论中的“相侮”,是指木行过于亢盛,不仅不受其所不胜金行的制约,反而“反克”金行,病性属邪实与正虚并见。《素问•五运行大论》曰:“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说明了上述关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通常由情绪激动引起或加重,上气咳逆,面红耳赤,感喉中有黏痰难咯,量少,或如细丝,口苦咽干,胸胁胀痛,咳时痛甚,舌红或舌边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辨证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属肝邪气实而肺正气虚,治当泻肝补肺。

泻南补北法出自《难经》,是基于五行生克关系治疗疾病的一种理论,《难经•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火欲实,水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补北方……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也,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可见肝实肺虚之证,当泻南方心火、补北方肾水。《难经•六十九难》曰:“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肝实以泻心火符合“实者泻其子”之义,而根据“虚者补其母”,肺虚当补脾土,上文却为何用以补肾水?叶霖在《难经正义》中作了精辟的阐述,曰:“若以虚则补其母言之,肺虚则当补脾,岂知肝气正盛,克土之深,虽每日补脾,安能敌其正盛之势哉?纵使土能生金,金受火克,亦所得不偿所失矣。所以不补土而补水也”[2]。《医旨绪余》中亦有注解,曰:“木实金虚,是木横而凌金,侮所不胜也,木实本以金平之,然以其气正强而横,金平之则两不相伏而战,战则实者亦伤,虚者亦败。金虚本资气于土,然其时土亦受制,未足以资之。故取水为金之子,又为木之母,于是泻火补水,使水胜火,则火馁而取气于木,木乃减而不复实,水为木母,此母能令子虚也。木既不实,其气乃平,平则金免木凌,而不复虚,水为金子,此子能令母实也”。火为木之子,水为金之子,是故泻心火能抑肝木,可夺肝木之实,又能弱其克肺金之力,而补肾水一则能上济肺金之虚,二者可制心火之亢盛,从而弱心火克肺金之力。以上就“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之义以及“肝实肺虚,不补脾土而补肾水”的机制作出了清晰的说明。可见泻南补北法针对肝实肺虚之证的治则来源于“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这一理论基础,而“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同时也是“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的延续和补充。综上所述,根据肝火犯肺型咳嗽的辨证特点,泻南补北法可用于治疗该病证以达泻肝补肺之功效。在针灸疗法中,泻南补北法配穴是对五输穴理论的应用,五输穴不但各有经络归属,且各自也具有五行属性。根据肝火犯肺型咳嗽治当泻南补北以泻肝补肺,在针灸配穴上,当取行间(肝经中属火的五输穴)、少府(心经中属火的五输穴)施以泻法,取尺泽(肺经中属水的五输穴)、阴谷(肾经中属水的五输穴)施以补法。五输穴泻南补北法配穴虽少,但可以精确针对肝火犯肺型咳嗽的辨证特点,以达泻肝补肺之功效。

典型病案1:患者,女,49岁。主诉:咳嗽2+小时。患者2+小时与家人争吵后突发咳嗽,情绪激动时频作,无咯痰,无恶心呕吐等症,经休息及劝导后稍缓解,感胸中憋闷,遂就诊于门诊。四诊:面红,心烦易怒,胸中憋闷,口苦舌燥,舌边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辨病辨证为咳嗽之肝火犯肺证。查体:T 36.7℃,BP 134/86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辅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D二聚体无异常。

治疗:患者平卧位,取行间、少府、尺泽、阴谷四穴,以0.22×25mm毫针直刺行间穴、少府穴得气后施以针刺泻法,尺泽穴、阴谷穴得气后施以针刺补法,留针30min后取针,期间行针1次。

疗效:取针后患者立感胸中舒畅,咳嗽症状消失,随访1月未复发。

典型病案2:患者,男,65岁。主诉:反复突发咳嗽10+年,再发加重1天。10+年前患者与人争吵后突发咳嗽不止,无咯痰,无恶心呕吐等症,自行于药店购买“止咳糖浆”后症状稍缓解,休息几日后症状渐渐消失。患者性情急躁,后每因与人争吵后突发咳嗽不止,每次发作前均无吹风、受凉等诱因,发作后均自行于药店购买各种“止咳药”口服,休息几日后症状可消失,曾多次于外院作胸片、胸部CT、胸部MRI均未见明显异常,未予系统治疗。1天前患者与人争吵后上述症状再发加重,无咯痰,无恶心呕吐等症,口服“止咳药”经休息后无缓解遂就诊于门诊。四诊:面色焦灼,言语高亢,喉中有异物感,咳不出咽不下,口苦咽干,胁肋隐痛,咳时加剧,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辨病辨证为咳嗽之肝火犯肺证。查体:T 36.4℃,BP 130/75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辅查:胸片提示肺部纹理稍增粗,余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D二聚体无异常。

治疗:患者平卧位,取行间、少府、尺泽、阴谷四穴,以0.22×25mm毫针直刺行间穴、少府穴得气后施以针刺泻法,尺泽穴、阴谷穴得气后施以针刺补法,留针30min后取针,期间行针1次,每周治疗3次,并嘱患者畅情志,避免与人争吵。

疗效: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咳嗽明显缓解,治疗2次后症状消失。坚持治疗1月后患者面色日渐缓和,其间未见咳嗽再发,继续巩固治疗1月。半年后随访,患者诉结束治疗后情志舒畅,与人争吵次数大幅减少,即便少数几次争吵后亦未再出现咳嗽症状,生活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特点及展望:根据上述典型病案,针灸疗法对该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以经络理论为指导思想,泻南补北法为配穴原则,五输穴补泻为治疗方法,强调辨证论治,以此为基础,希望能基于更多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对众多的配穴方案进行更有效的验证,对于进一步提高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2.

[2]清•叶霖.难经正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6-127.

尚治汀(1988-),男,侗族,贵州。贵阳中医学院2014级研究生,单位:贵阳中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针药并用防治神经系统疾病。

冯玲媚(1957-),女,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针药并用防治神经系统疾病。

猜你喜欢
子虚少府尺泽
尺泽穴定位及其刺灸法初探*
光明中医(2024年1期)2024-02-14 16:23:03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月读(2023年8期)2023-08-18 19:08:04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针灸大成》中尺泽穴临床应用探析
河南中医(2021年4期)2021-04-17 22:35:47
整齐与错综——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中华诗词(2020年4期)2020-09-21 09:29:58
孟母断机子虚
三人成虎
他们去哪儿了
《金瓶梅》与《红楼梦》的“色空”阐释——从“子虚之死”到“贾瑞之死”说起
少府,心脏急救大穴
老友(2016年10期)2016-04-02 00: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