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权利思想在废奴运动中的运用

2017-03-23 09:14:06曾蕊蕊赵正东
关键词:爱默生奴隶黑人

曾蕊蕊,赵正东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49;2.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爱默生权利思想在废奴运动中的运用

曾蕊蕊1,赵正东2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49;2.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爱默生的权利思想提倡尊重和维护人的自身价值,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自我改革促进社会变革,打破传统对自身的束缚,使个人获取相应的权利;而在争取权利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合作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爱默生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废奴运动兴起,他将权利思想付诸于政治实践,提倡奴隶自身的改变、公民联合以及通过武力争取权利。

权利思想;自我改革;公民联合;武力争取权利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尊崇个性、反对权威和教条主义的思想,对美国精神文化摆脱欧洲大陆的母体,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爱默生个人主义思想中蕴含的权利思想激励着美国人民为争取自身的权利而斗争。他认为个人权利建立在“自立”意识之上。人性和神性同等重要,赞扬人性的神圣,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基于自立原则之上的相互合作。爱默生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废奴运动兴起,通过鼓励奴隶自身的改变、公民的联合以及武力争取权利,爱默生将权利思想付诸于政治实践。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爱默生权利思想内容进行梳理,探讨其在废奴运动政治实践中的运用。

一、个人在废奴运动中的作用

爱默生所处的时代正值美国废奴运动兴起,他将权利思想付诸于废奴的政治实践中。首先,他肯定了个人在废奴运动中发挥的作用。爱默生改革理念的核心即人自身的改革是一切社会改革的支点、动因和成功的关键。[1]71在《人即改革者》(Man the Reformers)和《新英格兰改革者》(New England Reformers)中,爱默生阐述“人即改革者”的主张:作为改革的主体,人具有能动性;作为改革的对象,人具有可塑性。他强调个人在社会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欲正人必先正己,要想促进社会的变革,就必先改进自己。换句话说,改革者首先应成为被改革者。在《人即改革者》中,爱默生用“监狱”和“囚徒”隐喻个人在社会中的境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可能是囚徒,他们都会“遭受无处不在的思想牢狱之灾”。[2]224因此,“改革者要像囚徒一样,首先升华自己的灵魂”。[2]218只有公民的个人素质得到提升,社会改革才能取得成效。“对制度的批评与抨击已使我们明白:当个人不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完善,而一心要使周围的事情为自己进行改变时,社会便无任何改变”。[3]在争取个人权利的过程中,个人应寻求自身的改变,打破社会陈规、习俗、法律等传统规定,从而推动社会改革;如果寄希望于社会自身的变革,从而得到自己的权利,这种态度只能使人类社会停滞不前。爱默生的自我改革思想说明,人是一切社会改革的动力,同时人作为改革对象又具有可塑性。

在《纪念大不列颠西印度群岛黑人解放》的演讲中,爱默生运用个人作用的原则鼓舞那些被束缚的人。他认为,如果个人不主动争取并保护自己的自由,那么他终将成为永久的奴隶。因此,奴隶为了获取自由,自身所肩负的责任超越任何废奴主义者。他钦佩西印度群岛的奴隶为保护自由做出的壮举,他说:“8月1日标志着黑人的文明进入现代政治,一个人种加入人类大家庭。关于奴隶本质的最不道德的讨论终于消失了,这是废奴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4]29在当时,社会上大多数人认为黑人属于“女性化的种族”,他们不愿为自由而奋斗,“因此,他们不得不受到奴役。”[5]然而,当西印度群岛的奴隶为解放做出巨大贡献时,爱默生指出:“这来自于黑人自己的努力,他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和国家的馈赠获得了同情与尊重。”[4]30与许多废奴主义者不同的是,爱默生坚信在结束奴隶制的过程中,黑人与白人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

对于爱默生来说,黑奴要想获得自身的权利,必须自立并拥有反抗精神。西印度群岛黑奴必须参与到自身的解放运动中,因为自然的力量“只会拯救那些值得拯救的人,它不会因为同情心而拯救谁。如果黑人群体很脆弱,对社会不重要的话,黑人就只能为他人服务,并终究消灭。如果黑人能证明他们是新生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他们就能生存下来,并发挥应有的作用。”[4]31和其他废奴主义者不同的是,爱默生认为黑人同样也拥有平等权,受压迫的黑人会获得解放,并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西印度群岛的革命者中,奋起反抗的黑奴就是爱默生设想的“反奴者”,带领大家为自由而战。这使爱默生看到了希望,激励大家在自立的基础上,寻求所有人的自由与权利。他认为,那些长期受压迫的种族的觉醒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因为“道德意识越强烈,种族的素质就会越好”,但他们必须“以自身的形象出现。”[4]32非裔美国人不能一味照搬白人文化,他们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特性。

早在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和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ser)之前,爱默生就指出这是一个“适者生存”的世界(Finseth 733)。“适者”不仅是生物学的概念,也指个性独立、心智健全的人。他在《论自助》中提到,“上帝不会让懦弱之人来彰显他的杰作。”[7]28个人必须按照上帝所赋予其的生命意义、目的和尊严等普世价值来行事。强调个性和自我是爱默生超验主义哲学的基石,他认为“再神圣的东西说到底也比不上刚正不阿的头脑”,[7]30这反过来又阐释了个人与他人以及世界之间的关系,即使是在面对暴君时,也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持正直,因为“除了你自己,除了获得最后的胜利,没有什么能带来安宁。”[7]51个人只有将自己和宇宙神圣的力量联系在一块时,胜利才会到来。爱默生将这种神圣的力量称为“超灵”,这种力量能渗透所有的物体。“一切力量都源自天地万物,人遵守自然法则,就能顺应天下大势,就能依靠它们的力量变得强大”。在这残酷的过程中:“自然只会将值得的留下,它选择的标准不是同情心而是对个人能力的判断”。因此,“如果黑人很脆弱,对于现有的种族来说不重要,与最优的种族不平等的话,黑人就只能当别人的奴隶,并灭亡。但如果他们能带来新的文明,那么没有什么能伤害黑人:他们自然会生存下来并且发挥自己的作用。”[4]31

二、公民联合

爱默生把人民运动看作是自然的联盟,神圣的超灵激励着渴望获得权利、渴望社会改革的人们。爱默生自立思想和自我改革的思想同时具有协作的内涵,人们必须在自立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才能推动社会的变革,获取自己应有的权利。自立和合作之间存在矛盾,[1]70合作必然影响自立,但如何确保自立不受损害?爱默生认为,民主制度的存在是确保公民权利不受侵害的保障。首先,只有在民主社会中,个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民主保护并鼓励个人成为真正的自己,而非社会的仆役。对于爱默生来说,“民主就是解放”这一思想贯穿他的作品始终。[1]70其次,公民权利促进自立。爱默生曾肯定新英格兰乡镇的社会模式,居民通过契约构筑社会,这种协同关系将政治权威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实行民众自治的形式,也就是市(镇)民大会,从而使权力得到分散。“市民大会解决了在政府中如何赋予个人同等地位的问题。在这里,穷人与富人共同建言献策。”[8]46-47民主使人们真正获得了上帝赋予的话语权,并行使了自己的权利。爱默生认为人应通过协作为共同目标而奋斗,虽然类似于市民大会式的群体自治和个人自立之间仍然存在差异,但个人会参与民众自治。[8]528民众通过市民大会相互合作,同时,市民大会又给予民众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立。民众的意愿会受法律的约束,但在法律对个人实行约束之前,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平等的公民权给每个人参与群体行动提供了机会,而不用对自立做出任何妥协。公民之间的平等合作就是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达的机会。在政治过程中,民主汇集不同的声音,是多样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个人独特性的存在。

1847-1848年,爱默生在英格兰游学10个月之后,他开始相信革命的力量。他参加上议院和下议院的会议,激进宪章主义者的会议以及工人阶级为争取权利发动的最早期的独立运动;他亲眼目睹了他们如何表达诉求;他参加了法国国民大会以及激进分子的集会,这些对他社会意识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9]爱默生经历1848年欧洲民众反对统治阶级的运动,这使他越来越相信草根民众在表达自由和平等的诉求时,对推动社会改革会产生积极和持久的影响。爱默生带着宪章主义者和法国激进主义者的乐观精神回到美国,当加里森邀请他在1849年8月3日废奴主义者的集会上发表庆祝不列颠西印度群岛黑人解放的演讲,他欣然接受。他告诉民众“革命不会倒退”,也许会偶尔倒退,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民主是不断推进的。人们心中对自由、公平和社会平等的渴望能促进社会改革。

爱默生意识到大众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性。民主大众的行为是由公民通过独立思考,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当民众相互交流,就能产生共鸣,形成联盟,进行合作。而一个组织的领导作用就是将人们的共同诉求表达出来。联盟形成于公共话语的民主过程中,在联盟中,人们能够对问题进行公开、细致的讨论。爱默生说:“虽然我坚持独立和个人的灵感,但是我仍然支持社会行动。爱国主义、公众观点才具有真正的意义。真正聪明的人会为许多人拥有更多的权利感到高兴。”[4]103每个公民都能扮演一个重要的集体角色。在民主社会中,人们通过合作,能改变社会。因此,爱默生坚信“与公众一起才能实现伟大的目标。”[4]105

1844年,爱默生《纪念大不列颠西印度群岛黑人解放》的演讲,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就奴隶制问题发表观点,这也改变了他以往要求个人独立的态度,倡议与其他有组织的改革者联合起来反对奴隶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合作会成为事实上的联盟。爱默生也是第一位号召使用联邦的力量,使黑人获得民权的白人知识分子。借鉴西印度群岛黑奴解放的案例,爱默生认为,除了公民的自立之外,另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人民运动,像英格兰的普通民众那样共同抗议。如果公民的共同诉求能被听到,公共“对话”就会给社会带来改变。只有通过“直接对话”,“个人才能运用适当的力量,让别人感知自己的诉求。”[4]31

三、武力争取权利

19世纪50年代,美国关于奴隶制问题的讨论越来越激烈,最后演变成了暴力。1859年10月,约翰·布朗袭击了位于哈伯斯费里(Harpers Ferry)的联邦火药库致使事件达到了高潮,预示着内战的开始。爱默生在50年代参加废奴运动的经历,特别是对约翰·布朗的支持使他意识到在现代自由国家里,使用武力能有效促成政治改变的可能。[10]

爱默生通过发表演说的方式,鼓励民众通过武力争取权利。在爱默生发表的第二篇“逃亡奴隶法”演讲中,他号召民众使用武力保持自立,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抵制奴隶制度的扩张。随着密苏里妥协的失效,爱默生认为“宪法、法律、盟约、教会、圣经都没有用……只有人本身才有用……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才能够获得自由。我们不能够愚蠢地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我们必须成为勇士,自我保护,拥有自己的《独立宣言》、宪章、战斗以及胜利……只有自我独立才能适应社会。”[4]83联邦法律正助长奴隶制的扩张,这导致所有美国人在道德上妥协,成为剥削压榨黑人的帮凶。爱默生认为必须抵制这种错误的行径,必要时使用武力进行反抗。在演讲最后,他鼓励听众使用武力来捍卫自由和公平。“自由是积极的,自由是属于所有勇敢和认真的人。自由是史诗、新的宗教、所有绅士的精神。”[4]88波士顿的废奴主义者不计任何代价地去保护逃亡的奴隶;加里森的追随者用武力对抗取代了过去的不反抗策略。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爱默生鼓励集体行动,他仍坚持认为反抗首先还是从个人开始的。“火药的发明使强者和弱者处于同一起跑线。它并没有任何区别……不论他们使用什么样的武器,勇敢和好的判断力都能发挥作用。我坚信人的财富是他自己。”[4]103

爱默生在演讲中还提到了在争取黑人解放的过程中,采取军事手段的必要性以及军事优势的实用性。他提出给“奴隶必要的补偿”,一旦解放了他们“在我们军队周围的奴隶就会向我们靠拢;内部的奴隶在一星期内就会知道机会给他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权力以及他们将来的权利。”对于爱默生及其他的废奴主义者来说,他们的诉求就是彻底废除奴隶制,因为奴隶制是一切冲突的根源,“如果奴隶制存在于我们的政治中,它将永远与我们的社会不协调。因此,无论怎样我们都要结束这一体制。”[11]306而且,爱默生认为废奴主义者必须马上行动,否则,那些“对待失败或是税收”失去耐心的人就会“急于寻求和平,什么样的和平在这一时期最容易取得”,“他们就会让步,放弃解救奴隶。过去半个世纪的煎熬又会成为一个新的长期折磨。”[11]306一旦黑奴获得解放,“南方人原子式的社会构成”[11]307就有可能得到改变,这种办法会给社会带来持久的改革。

爱默生的权利思想主张在个人自立的基础上,加强个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同时,坚持在争取权利的过程中必要时使用武力。爱默生将其权利思想运用于他的政治实践活动中,他不仅通过发表政治演讲来传播他的思想,还积极参与到相应的政治活动中,极大地鼓励了当时的废奴主义者,并同他们一道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为奴隶寻求解放、争取自身权利做出了贡献。而爱默生的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黑人领袖对个人争取权利的认识,对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George Kateb.Self-Reliance,Politics,and Society[C].A Political Companion to Ralph Waldo Emerson.ed.Alan M.Levine,Daniel S.Malachuk,Lexington: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11.

[2]Caleb Smith.Emerson and Incarceration[J].American Literature,2006(2).

[3]爱默生.爱默生集:论文与讲演录[M].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655.

[4]Ralph Waldo Emerson.Emerson’s Antislavery Writings[C].ed.Len Gougeon and Joel Myers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

[5]Maggie Sale.Critiques from Within:Antebellum Projects of Resistance[J].American Literature,1992,34(4):700.

[6]Len Gougeon.Emerson,Self-Reliance,and the Politics of Democracy[C].A Political Companion to Ralph Waldo Emerson.ed.Alan M.Levine,Daniel S.Malachuk,Lexington: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2011.

[7]Ralph Waldo Emerson.The Collected Works of Ralph Waldo Emerson[C].ed.Alfred R.Ferguson et al.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8]Ralph Waldo Emerson.The Journals and Miscellaneous Notebooks of Ralph Waldo Emerson[C].edited by William H.Gilman et al.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0-1982,vol.11.

[9]Larry J.Reynolds.European Revolutions and the American Literary Renaissance[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8:33.

[10]Michael Ziser.Emersonia Terrorism:John Brown,Islam,and Postsecular Violence[J].American Literature,2010,82:336.

[11]Ralph Waldo Emerson.The Complete Works of Ralph Waldo Emerson[C].ed.Edward Waldo Emerson.Boston:Houghton Mifflin,1903(04):11.

I106

A

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爱默生权利思想与美国社会运动”(2462014YJRC05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年“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项目

曾蕊蕊(1985-),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中的政治。

猜你喜欢
爱默生奴隶黑人
船难揭示奴隶贸易真相
大自然探索(2023年7期)2023-11-14 13:08:12
微言大义
检察风云(2022年5期)2022-04-05 13:42:39
蚂蚁奴隶的反抗
由《美国学者》看爱默生的教育思想
黑人谈河流
文苑(2020年11期)2020-11-19 11:45:11
My First Sea Journey
手机奴隶
爱默生的“尊严”
国内期刊对爱默生的研究综述
重寻黑人主体身份意识,构建和谐社区——小说《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