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婧,巨兴达
(1.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春130024)
高校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培育研究
徐 婧1,巨兴达2
(1.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春130117;2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春130024)
以教改项目为载体,以教学问题为导向,实施研究,获得标志性成果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高校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的培育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构建,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指明方向。本文厘清了在深化教学改革视阈下培育高水平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的意义、措施和保障机制,指出用心培育、精心铸就高质量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是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和不懈动力,更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有力支撑和坚实保证。
教学改革;教改项目;教学成果;人才培养质量观;“双一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严格教学管理,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引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2016年2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的任务要求,这是加快推进高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高等教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环节[1]。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模式是以教改项目为载体,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和分析,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深化和创新,使高水平、高质量、高级别的教学成果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推动、促进和强化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教育的本质所在。只有深化教学改革,以改革引领建设,才能全面推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
培育高水平、高质量、高级别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的目标和任务是,依托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在教学改革方面争取高层次的教改项目,获得高级别的教学成果奖励,创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观,以人为本,有效指导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并得到高质量的社会评价。培育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改项目是教学改革的平台。教改项目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研究,必须指导教学改革的实践,在不断解决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及问题时,对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凝练、总结;必须提出解决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矛盾及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并且确保此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教改项目是以教改立项的方式搭建教师不断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平台,这一平台对汇集教学改革资源、凝聚团队精神、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激发教师投身教学改革、造就高素质人才、增强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教学成果的实现是激励和鼓舞教师探索和创新的动力。教学成果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是教师创造性、示范性活动的结晶,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性活动的特殊的劳动成果。教师既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研究者,又是教学成果的创造者、实践者。教师只有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潜心挖掘教改成果,才能在教学改革道路上不断成长,成为一流大学的生力军和未来一流师资队伍的主体力量。培育、推广、应用教学成果,进行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能够调动和促进广大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做好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学改革整体水平不断提高[2]。
第三,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继续发展的资源和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以问题为引领,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充分关注教学实践的细节与过程,倾情投入教学研究,可以使教学研究成为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内容,成为每位教师的职业追求和奋斗目标,成为学校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动力和源泉。
第四,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是促进青年教师锻炼成长的途径和方向。青年教师应是教学改革的积极参与者、教学成果的精心培育者,青年教师只有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潜心挖掘教改成果,才能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成长,成为一流大学的生力军和未来一流师资队伍的主体力量。
由此可见,培育高水平教改项目研究与教学成果,有助于确立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有助于优秀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一段时间以来,依托教改项目形成的诸多优秀教学成果,孕育了一系列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通识教育理念,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其中有关专业设置、选修制、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研究实践成果,构成了高校教学改革的基础,催生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体系的更新和完善,使高校教学改革在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输送社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大力培育高水平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充分发挥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对提高学校创新能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为社会和经济建设服务水平并实现“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2.1 教改项目立项过程的培育指导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能否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促进内涵式发展已经成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教改项目主要研究的就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相关问题,目的是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教改研究针对教学实践,强调实际应用,重视研究范式,提高学术品位。优秀项目普遍具有研究和解决问题的价值,蕴含着创造和创新。教改项目的实施与完成蕴含着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对人才培养质量观的构建具有示范、引领的作用。教改项目要经过以下三个步骤才能完成。
(1)项目申报。项目申报包括:课题选择、论证、研究方案设计。在国家级、省部级等重大项目申报时,学校应提前有组织地进行准备,经过广泛发动、申报辅导、强化论证、专家点评和预审工作,保证课题的整体研究质量,要进行积极扶持、重点突破,要打破平均主义,严格审核,对申报的课题实施遴选制。遴选制度应和教改课题的规范化管理制度结合起来,并在管理层面加强对课题的质量监控,政策上对某些有优势、有特色的重点学科进行倾斜,确保申报项目达到质量和技术要求[4]。获得立项的教改项目的选题,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与教学密切相关,具备实用价值,课题的提出要树立精品意识,有文献意识,做到立意新、起点高、有突破,也就是要满足需要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这三条原则,应避免出现交叉立项、低水平、低层次重复立项的现象,申报人和评审人应明确课题立项要求[5]。高校对教改项目申报的重视程度,是争取高层次教改项目立项的重要基础。
(2)项目立项与研究。在项目立项并进入研究过程中,主管部门要做好服务和监督工作,进行引导、支持和检查,并对项目阶段性成果评出项目等级,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项目给予奖励,而对不能提供阶段性教学成果的项目和进展不明显的项目提供指导意见,促进教改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使项目研究成果有价值、可操作、能推广。只有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教学规律,总结教学经验才能确保研究目标更加明确,研究方法更加科学,研究重点更加突出,预期成果切实可行。教改项目的研究阶段是培育高水平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的重要过程。
(3)项目结题。在项目结题过程中,要确定评审专家组人员,根据不同级别的项目评审和鉴定的具体要求,进行项目的评审验收和成果鉴定,要重视项目的按时完成率和成果精品率,切实提高完成质量,注重项目成果的原创性和创新性,使之真正成为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完成教改项目研究后,研究成果应经过两年以上的教学实践检验,如果确实证明了该成果能反映教学规律,并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能够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的效果,就完成了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的培育过程。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是教学改革发展水平的标签,是高校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要用心培育、精心铸就,使其在培育中成长,在成长中创新,在创新中铸就。
2.2 高水平教改项目团队的构建
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依靠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我国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精心构建高水平的项目团队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的重要价值所在。
(1)教改项目团队建设。学校对已经形成的、正在组建的、有发展潜能的项目团队应做到有部署、有规划、有措施。明确团队带头人应具备的自身条件、岗位职责、业绩考核、相关待遇;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予以扶持,为团队带头人搭建学术平台。要重视发挥团队带头人的作用,对团队带头人要有明确的教改任务,要求团队带头人承担高水平的教改课题,获得高水平的教改立项,产出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同时,团队核心成员要引领项目组中的其他成员开展改革实践,项目还需要一支学术视野广、教学水平高、创新能力强、有扎实学识的师资队伍负责教学方案的组织和落实,有精干的管理人员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团队成员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完成。要强化团队意识,加强团队协作,以高水平教改项目带动团队建设,有效整合组建团队,发挥优势和能量,从高水平教改立项抓起,立足于获得标志性教改成果。
(2)培养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教师是教改项目的承担者、教学成果的创造者。教改项目为学校发现、培养、造就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展示舞台。重视发挥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的作用,鼓励教师积极争取承担高质量的教改项目,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在完成项目中锻炼成长,逐渐成为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学校要形成有利于教师创新发展、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循环,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促进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的建设。
(3)培养和造就青年骨干教师。学校可设立“青年教师教学培育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和奖励青年教师承担高水平教研项目、发表高层次教研论文、获得高级别教学成果;也可用于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学术交流,出席高水平学术会议的支持经费,以利于青年教师开阔视野,展示才华,积累经验。对已经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给予重点扶持,强化青年骨干教师教改意识、教研素养,在年度考核中规定青年骨干教师相应的课时数量、不同层次的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要求。青年骨干教师参与的不仅是对于当前的改革,而且对于改革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大力鼓励和提倡基层领导、老教师有意识地发现青年教师中的优秀人才并着力培养,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传承作用,为他们的迅速成长创造宽松环境和各种有利条件,对于有贡献的老教师给予表彰与奖励。
2.3 创建重点教学实践基地
重点教学实践基地是高质量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共享、示范与引领的平台,是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创新、创造、实践、展示、孵化的基地,具有受益面大、影响面宽的作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优秀的教学实践基地能够成为本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成果展示、孵化的沃土,有利于提高对实践教学能力的认识,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保障。在重点教学实践基地平台上,加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融合和创新,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出现新突破、新作为。
2.4 建立健全教学类奖励制度
教学类奖励主要包括高质量的教学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高层次的教改项目奖、高水平的教学理论成果奖(教育教学论文、专著、教材、研究报告等)、高级别的教学成果奖励(由政府颁发)等。教学类奖励制度是高校教育制度、教学组织和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政策引领和示范作用,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结果的评价和总结,是对教学实践活动主体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肯定和褒奖,直接推动着教学观念更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深化和教学质量提高,是尊重教师劳动成果、体现教学价值、实现培育高质量、高水平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的投入质量的表述和产出价值的检验,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教学类奖励制度需要不断修订内容、加强力度、激励引导,这一可持续性的调整完善过程,就是教改项目与教学成果培育成长的过程,更是产出高质量、高层次、高水平教改项目与成果的激励过程。
2.5 列入“十三五”教学改革发展规划
学校在制定«“十三五”教学改革发展规划»时,首先要集中优势教学研究力量,不断拓宽选题范围,组织高起点教改项目立项论证,对于国际前沿领域和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相关学科亟需的重大教学研究项目,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实施难度较大,方案制定与实施、调查研究以及效果验证等工作任务较重,教师应该发挥群体的力量,积极采取课题组的方式,整合教学团队,集思广益,协作攻关。在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选聘教学名师和带头人或合作伙伴,以积极有效的手段和坚定进取的措施培育和推出高水平、标志性教学成果。围绕团队带头人,对能够取得高水平、高质量、高级别的教改项目和教改成果的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其次是设立“高水平教学成果培育资助项目”。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在全校遴选一定数量的项目,确定项目的培育期限、重点培育支持和投入。第三,要紧紧依托学校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建立的合作关系,拓宽对外交流的渠道,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学术机构、基金会的实质性合作与交流,争取承担国际性研究课题,一方面能够得到充足的研究基金,另一方面还能树立学校的良好品牌和形象,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1)建立高水平的教学改革项目管理体系。培育高水平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要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管理体系,持续、稳定、协调的制度体系,以人为本、鼓励创新、坚持精品导向的政策体系,尊重规律、奖优罚劣、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等。一套可行的、科学的教学改革项目管理体系,能够保障落实教改项目建设,保证教改项目的建设质量,培育优秀的教学成果并确保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能够得到转化、推广,强化科学化管理,建立导向平台,起到协调、沟通、服务、保障的作用。
(2)开展学校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资源调查研究。培育高水平的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要切实开展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资源调查,对过去的历史、当前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有清醒的认识、明确的目标,以利于学校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探索发展路径。制定整体规划,实施科学的、可持续的动态管理,包括教改各个阶段标志性成果,学科优势、专业集群、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教研基础、教学实践基地等。对教改项目立项、教研成果情况进行梳理、研究和预测,发现和培育新的生长点和交叉专业的接口点,实现学校教学改革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广大教师做好协调服务,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3)营造浓厚的教学改革氛围。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和调动教师对教学研究的兴趣和积极性,营造浓厚的教学改革的氛围,让“教学一流”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坚实、可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每年应至少举办一次校级教学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教学年会,聘请知名教育专家作学术报告,建立青年教师论坛,进行青年教师教学研究素养的培训,颁布年度教学成果奖励等。开展以促进教学创新和专业交叉为主导、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促进沟通为目的、多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为教师提高师德修养、教研能力、改进教学方法等提供服务,成为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展示才华的舞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强国必先强教,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必有一流的教学团队、一流的教学研究项目和一流的教学研究成果。大力培育高校高水平、高质量、高级别、创新性的教改项目和教学成果,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和不懈动力,也是当前制定高校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更是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有力支撑和坚实保证。
[1] 潘世墨.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1(5):78-81.
[2] 杨健康,符建湘,黄立宏,等.标志性教学改革成果的培育、应用与辐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60-61+77. [3] 胡建华,陈玉祥,邵波,等.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改革30年[J].教育研究,2008(10):11-20.
[4] 何小平.高校教研教改项目管理功能论[J].当代教育论坛,2006(23):103-104.
[5] 谭光兴.关于提高教改课题研究质量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1(8):64-66.
责任编辑:刘 琳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s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s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XU Jing1,JU Xingda2
(1.Colleg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chun 130117,China;2.Faculty of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Taking 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s as the carrier and the teaching problems as the guidance,we carry out a research,obtaining a landmark achievementwhich is an importantway of teaching reform.The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s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s cultivation have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concept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talents training in universities.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significance,measures and guaranteemechanis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ducational reform projects and teaching achievementswith high level in the view of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pointing out that the design of teaching reform project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achievements are not only the eternal theme and unremitting force,but also the strong support and solid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class university and disciplines.
teaching reform;teaching reform project;teaching achievement;talents training quality concept;“double first-class”
G642.0
A
1009-3907(2017)06-0093-04
2017-02-21
吉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ZD16042)
徐婧(1988-),女,吉林长春人,助理实验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