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泽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 400800)
例析初中数学课堂点评艺术
◎胡祥泽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 400800)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定是一门艺术,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点评对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艺术化的评价去关注学生的发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本文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案例,对初中数学课堂点评艺术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探究.
初中数学;点评艺术;例析
课堂点评艺术主要在于激励和鼓舞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语言也应因人而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点评,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产生求知欲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
(一)对于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常表现为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以及学习态度方面存在问题.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教师要相当注意自己的语言评价,切不可敷衍了事,既不能伤到他们的自尊心,还要起到评价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进行准确的评价,从而使他们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努力学习的愿望.
当然,对这些学生的评价语言也要针对学生个体而言,如在教授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时,有的学生由于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较差,难以充分把握这一知识点,这时教师就需要对其学习态度方面进行鼓励;对于那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教师的评价语言就应刚柔并济.这样不仅能激起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还能为他们的进步指明方向灯.
(二)对于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应用欣赏性的评价语言
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一般而言,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在班级里占多数,这一部分学生大多学习态度端正,有着很大的学习潜能.同时,他们需要听到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需要进步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从而取长补短,逐步完善自我.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诚挚而带有欣赏性的语言评价这类学生,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踊跃的学习状态,释放出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巨大的内在潜能,此外,语言评价要侧重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点评.如此一来,通过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有充足的学习信心和前进的动力,进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三)对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学优生,教师应用启迪性的评价语言
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一般都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且学习习惯大多比较良好,在数学课上,他们更多的是要超越其他同学对数学知识的把握和运用,体会数学能力超越其他同学的愉悦,享受获得更多数学知识的乐趣.对于这类学生的语言评价,教师不能仅停留在基础的知识层面上,而要选择独特视角,能够进一步开拓他们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激发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欲望,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再上一个台阶.
(一)有效即时的评价语言,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
课堂教学应该是“人文关怀”的场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交流的过程最能体现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和谐程度.由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评价,教师即时而有效的评价语言可以营造出平等、民主、轻松、愉悦的和谐氛围.
如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分式的运算”教学中,在教授课后的阅读与思考“容器中的水能倒完吗”时,我让学生根据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自己在下面先思考和分析.其中有学生想到通过实验来探寻问题的答案,于是我立即对其想法进行了评价:“这名同学的想法真的很不错,但是试验中要精确地测量倒出的水量,当倒出的水量很小时,我们的测量难度就会非常大,能不能根据我们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随即便有学生想到将这一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加以解决.如此,用尊重、理解、宽容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才能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充满真情的生命历程.
(二)有效即时的评价语言,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人是通过语言、记忆、感觉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对信息进行加工,将其转换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中,要充分考虑教学方式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关系,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够调整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应随课堂情境而即时做出调整,将学生的思维引到更为广泛的层次,当学生思维和认识出现偏差时,教师的即时评价,对学生起到指导和点拨的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点评艺术表现在多个方面,只要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教学看作是一门艺术,用心研究和把握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便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1]袁嵩.基于史料的对话教学探索——以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为例[J].学苑教育,2015(21):16-17.
[2]黄友芹.恰似妙手拨清弦——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点评艺术[J].中学教学参考,2013(04):35.
[3]陈一中,李国亮,朱丽萍.基于常态课视野下的初中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研究——以杭州某区为例[J].浙江教育科学,2015(06):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