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勋
(郑州市第二中学,河南 郑州 450000)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刘炳勋
(郑州市第二中学,河南 郑州 450000)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很多,方法也因人而异,只要能帮到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就是最好的途径.本文通过创造学习情境和完善四大学习能力两个途径分析如何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主动适时地创设良好的思维环境,从而给学生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把发现问题的权力和机会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前提,如果不培养好,在高中学习数学过程中就会越来越吃力.本文有针对性地从两方面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质疑情境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就会有新的发现,因此,教师就应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提出疑问的机会,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数学思维能力.而提出疑问最好的地方就是课堂,实践证明在课堂只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就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有效地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二)操作情境
所谓的操作主要指的是人不同感官共同协调的过程,小学阶段、高中阶段人的思维也逐渐地从形象转变到抽象,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思考,才能真正投入数学学习中,才能获取扎实的数学知识.在此阶段中操作显得十分重要,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该多进行练习,多思考,多动脑,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数学思维,这对于学生的数学生涯具有重要作用.
(三)趣味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学方式单一等因素,使得学生不能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中,因此,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将重点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节约了教师板书的时间,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展现出来趣味性教学的特性,实现了趣味教学以及探究合作式教学理念的有效融合,推动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其实是一种高层次数学学习的能力,从某些方面看,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对新知识的掌握速度.这一能力的掌握最基本的就是对概念的掌握,根据每个概念的特点,让学生牢固掌握概念的属性,增强数学学习的灵活性,让学生在脑中形成自己理解的概念,接下来的任何课时的学习都会迎刃而解.
(二)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对合情推理加以利用,将其应用到数学定义、公式、法则等知识的记忆理解中,鼓励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自己的猜想获取相应的知识,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采用演绎推理方式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保证教学思路的清晰,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框架,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的推理能力.
(三)选择判断能力
在课程实践中发现具有选择判断能力的学生,在判断选择中较少受表面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判断的准确率较高并且判断迅速,对做出的判断都具有清晰的认识,能明显区分逻辑判断和直觉猜测.选择、判断不仅表现为对数学推理的基础过程及结论正误的判定,还表现为对数学命题、事实、数学解题思路、方法合理性做出最准确的选择,判断能力实际上也是思维者对思维过程的自我反馈能力.
(四)探索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够探索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在教学新的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应善于创设有认知矛盾的情境,关注呈现与原有知识、现象相矛盾的知识和现象,善于创建和设立认知冲突的情境,提供可选择的几种答案,使学生感到不知道选择哪一种的答案才对,要善于创设新的学习需要的情境等.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因素有教师的因素,有课程的因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自身的因素.其中学习者自身因素中三个最主要的方面有:思维方式,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同时,具有和一般知识不同的特性,往往前期学习的知识是所有学习知识的基础和前提.这个阶段就应该逐渐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培养这一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很多,方法也是因人而异,但这些途径只要能帮到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就是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