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主题园林景观营造
——以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为例

2017-03-23 05:36
茶叶 2017年4期
关键词:龙井茶龙井西湖

张 佳

(浙江大学,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 310013)

茶主题园林景观营造
——以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为例

张 佳

(浙江大学,中国茶叶博物馆,杭州 310013)

本文论述了茶主题园林景观营造议题,以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实践为例,阐述了龙井馆区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做足茶主题和山地特色的园林景观营造实践,由此得出尊重自然、因地制宜和深耕本地化特色的园林景观营造思考。

园林;茶;山地.

1 引言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拥有历史悠久的饮茶习俗和茶文化。近些年,随着国民对有茶生活的日趋喜爱和多元追求,茶的元素从各个方面渗入百姓生活。2015年5月建成开放的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是一个在山地公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博物馆,其前身是杭州龙井山园,一个民营茶主题公园[1-3]。新建成的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其建设基础和营造实践,都是一个先有山地园林,再有博物馆的茶主题园林独特样本。本文就将以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为例,试论茶主题园林景观营造的议题。

2 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概况

中国茶叶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茶专题博物馆,于1991年在杭州西湖龙井茶乡双峰建成开放。龙井馆区是中国茶叶博物馆的新馆,于2009年启动建设,2015年建成开放。新馆区选址杭州市翁家山268号,北邻上满觉陇路,南依翁家山,西近龙井村,东接翁家山村,与中国茶叶博物馆老馆双峰馆区直线距离1.5公里。该地为江南丘陵地貌,总占地面积75297平方米,山林覆盖率70%,有西湖龙井茶园18亩,建筑面积约5000方左右。该区域是西湖龙井茶的核心产地,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

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以下简称龙井馆区)整体地形依山势自下而上,依次规划设计入口广场区、展示体验区、山地游览区等三个功能区块,馆内建筑均为一至二层的江南民居式风格,结合山地景观和周边景观资源,突出体验性、参与性和文化性。市民游客来此,可以参观展览、逛赏公园,也可以参观茶园,体验茶叶制作等,可以体验到“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

3 龙井馆区营造实例分析

3.1 突出主题特色,保留并提升原有茶园景观

龙井馆区地处龙井村和翁家山村之间,位于西湖龙井传统产茶村“翁龙满杨”(翁家山村、龙井村、满觉陇村、杨梅岭村)的核心腹地。这块区域有深厚的西湖龙井种植传统,茂盛的山林植被和西湖龙井茶都是这里土生土长的自然组成部分。龙井馆区建设之前,这里就有大量的西湖龙井茶树种植,主要品种为龙井43。建设期间,博物馆保留了这些茶树,并对茶田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和调整。目前,龙井馆区有西湖龙井18亩,在馆区中部和西部有两块相对集中、面积较大的茶田,其余为林下小范围或散点种植。茶树不修剪,保持其自然生长的态势。茶园的定位主要为参观体验型,不按照生产型茶园来进行建设和管养。

3.2 强化专题优势,丰富并完善茶树品种资源

在龙井馆区,除了对原有的西湖龙井茶树进行梳理和提升之外,为了强化“茶”的主题特色,突出室外活态展示的效果,专门增设品种茶树种植一项。中国六大茶类,茶树品种资源极其丰富,大多数只在生产型茶区种植,一般市民游客难得一见。而茶树本身也是一个具有观赏性的植物,用作园林材料,兼具室外展示功能,是中国茶叶博物馆茶主题展示宣教的最佳素材。为此,龙井馆区专门从各地引进种植六大茶类茶树品种,合计占地面积约2亩,涉及品种约100余种。这些品种茶树经过严谨考虑和筛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文化性,主要的品种有绿茶类的龙井43、龙井长叶、中茶102、浙农113等,红茶类的浙农25、祁门种、政和大白茶、安徽3号等,乌龙茶类的金观音、九龙袍、金萱、紫牡丹,白茶类的福鼎大白茶、福安大白茶、政和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黄茶类的莫干黄芽、平阳特早、君山种,黑茶类的云台山种、槠叶齐等。

3.3 主打山地特色,塑造并强化山地园林景观

龙井馆区的景观设计以“山地、茶园”为主要理念,在原有山地地貌及原生植被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和提升。植物配置方面,明确了“春茶秋叶、花香满园”的主题特色。入口及建筑周边突出“春茶”,在重要位置突出茶主题,南部山林在梳理现有植被的基础上补充秋色叶树种,形成山林秋色叶特色景观,并以开花、香花类植物点缀全园,突出设计主题。由于龙井馆区地形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地形起伏,人行其中就好像流连于自然画卷之中。在空间营造手法上,形成“远观西湖群山、内赏山林地貌、游于峰林之间”的多种空间感受。在植物设计上,上层乔木以原生植被为主,补充了部分无患子、枫香、黄山栾树等秋色叶上层乔木,进一步丰富季相变化。中层补充玉兰、樱花、海棠等开花类植物,丰富山林游赏景观。下层植物设计主要以耐阴开花类植被为主,如花叶络石、四季野花等,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野趣山林景观。

4 茶主题园林景观营造思考

4.1 返璞归真,尊重自然

将正确的价值观贯穿于园林设计及建设中,是一个项目成功的基础所在。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价值观包括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对人的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反映在园林景观创作之中,最合适的价值观应该是返璞归真、尊重自然,追求自然本真的美感。中国园林向来讲究“师法自然”,强调向自然学习。作为一个本有山地景观基础的项目地,尽量保留原有地貌及景观特色是这个项目实施的认知基础。在建设过程中,首先是对项目地进行梳理,整理掉部分没有价值的荒草杂树,让原生树木得到更疏朗的生长空间;再进行园路规划和建设,在合适的区域种植适合项目地生长环境的上下层苗木。这个过程中,始终不添加过多人为造景,让造园完成之后的面貌仍然像其自然生长的样子。馆内树木全部保证自然生长态势,不进行造型修建,确保原生、朴实、不规则的植物生长状态。返璞归真、尊重自然,正是龙井馆区园林建设想要表达的设计思路和建设理念。

4.2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及原生植被

《园治》云,“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作为一个本是山林地貌的项目地,龙井馆区的园林建设自一开始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处理地形的时候,尊重原有由低向高的地势布局,只在新放园路周边进行填土平整,于部分山石沟壑及石缝浅土处加土补充,满足新种植物的土层要求,完善道路系统与山体的自然衔接。建成后的龙井馆区主入口几十级台阶拾级而上,台阶之上的中段区域有各处展厅及体验赏玩场所,观展及赏玩结束,可穿行至高处的山林之间爬山看石赏花木,最后到最高处的茶坛近看群山、远眺西湖、俯览杭州全景。空间营造手法流畅又丰富,游客在山地之间感受不同视角的各类景观,体悟丰富的精神享受。

在植物配置方面,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生态系统,多用乡土树种,适当补充外来新品种,新种树木考虑和原有树木的生态互补性、景观互补性。通过补充容易采购且易于养护的乡土树种资源,和原有植被形成和谐共生的景观,确保管理养护经济性和群落生态稳定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特色。这正是基于对特定环境与景物所适宜表达的情意作详细的体察之后的选择结果。事物形象各自具有尊重出处、表达个性与情意的特点,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人文考量方面,馆内建筑定位为江南传统民居风格,与传统西湖龙井茶乡的地方文脉一脉相承,延续底蕴深厚的龙井人文景观肌理,传承地道的杭州西湖龙井地方文化。原有地形、植物特色、建筑风格等均尊重因地制宜的理念,建设成回归于传统,又略高于传统审美的状态。

4.3 深耕本地特色,基于原有基础塑造景观

龙井馆区选址西湖龙井茶乡腹地,西湖龙井茶及其文化是这个项目根深蒂固的本地特色。如此优质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必须得到好的传承和发扬,立足特色,深度挖掘,同时利用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品牌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打造杭州茶旅游的新景观。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两类,在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中积累和形成。龙井馆区所在的西湖龙井核心产区,有着逾千年的种茶传统,此处优美的茶山风光、西湖龙井茶树资源、周围的茶文化历史古迹、产茶区的茶俗风情等等都是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游客来此区域,主要目的是追求西湖龙井茶和茶文化。

因此,做足茶的文章就是挖掘本地特色最应该做的工作。突出西湖龙井茶园及品种茶树景观资源,突出室外茶树景观及动态展示特点,从根本上改变只有室内历史的、静态的展品现状,使茶叶博物馆内外结合,既具有历史文物型的本色,又兼有园林生态型的特色。文化方面,深挖当地历史悠久的茶文化资源,开辟茶坛景观,并赋予其统领四周的气质,利用地势之优创立名胜景观。茶坛地处龙井馆区山地最高处,是一处2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平台上视野极佳,北可看到杭城及西湖全景,南有西湖龙井茶山环绕。建成之后,此地取名“茶坛”,学“天坛、地坛”之义,寓意此处是西湖龙井乃至中国茶的至高地。除地势得天独厚,更值得一提的,平台八面望出去,正对八个不同的茶文化胜地,分别是狮峰揽胜、灵隐禅宗、龙井问茶、龙井八景、茶博悟道、九溪烟树、满陇桂雨、虎跑梦泉。茶坛通过地势上的制高点和区域中心优势,将这一系列的茶文化资源相衔接,形成群体效应,最终丰满了游赏行为,也提升了项目价值。

园林景观的营造离不开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对传统脉络的理解,也离不开对这些资源的梳理和整合。龙井馆区算是一个成功的实践,茶主题突出,园林景观自然和谐,反映了山地地貌和茶主题完美结合的形态,成为精致大气的西湖景观里,一处山野又精致的茶主题公园。

1 百度图片.中国茶叶博物馆龙井馆区.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ie=gbk&word=%B2%E8%D2%B6%B2%A9%CE%EF%B9%DD%C1%FA%BE%AE%B9%DC%C7%F8&fr=ala&ala=1&alatpl=adress&pos=0&hs=2&xthttps=000000.

2 中国茶叶博物馆办公室.2015年中国茶叶博物馆茶事记.茶叶,2016,42(3):188-191.

3 朱阳.东方有嘉木,满目皆为茶-中国茶叶博物馆英国茶文化活动行.茶叶,2017,43(1):35.

Theconstructionofteathemelandscape-ChinaNationalTeaMuseumLongjingBranch

ZHANG Jia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National Tea Museum, Hangzhou, 310013)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 them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ssues, taking China National Tea Museum (CNTM) Longjing Branch practice as an exampl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CNTM Longjing Branch were expounded by lighting tea themes and mountainous tea garden landscape, which will gives an excellent resolution to adjusting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deepening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landscape construct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ea; hilly area

2017-11-13

张佳(1983年-),女,主要从事茶文化推广、园林管理工作。

S571.1;S68

A

0577-8921(2017)04-238-03

猜你喜欢
龙井茶龙井西湖
崔水良《龙井方向》
시후 ( 西湖), 야간 개장 재개
杭州龙井茶园
龙井问茶
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西湖龙井虾仁
当西湖遇上雪
西湖龙井茶地现状分布图
湖畔品龙井 人在天上行
千岛玉叶龙井茶的生产实践与品牌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