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璐 彭 建 侍 茹 刘亚萍 吴民淑
1)《亚洲男性学杂志》编辑部,上海市太原路294号 2000312)《家庭用药》编辑部,上海市太原路294号 2000313)《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2002374)《中国药理学报》编辑部,上海市太原路294号 2000315)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培训与交流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淮海中路1634号 200031
科技期刊要适应新形势并能在竞争激烈的局势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提高期刊的质量。而提高科技期刊质量的根本问题在于提高期刊编辑人员的素质[1]。继续教育是提升科技期刊编辑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充分发挥编辑群体优势的重要保证,也是对科技期刊编辑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有效拓展[2]。结合当今科学技术和出版事业迅速发展的态势,科技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工作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3]。
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全面部署开展了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科技期刊编辑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我国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许多学者对继续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进行了有益的分析与探讨[2-4],但从继续教育的受众——编辑的角度出发,对继续教育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研究鲜有文献报道。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组面向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调查问卷,就如何结合编辑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针对学员学习需求设置培训课程内容,并力求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增强培训内容的指导性与针对性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需求,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组织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活动提供参考。
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2017年期刊年检情况统计,上海市科技期刊共357种。上海市科技期刊基本覆盖了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和工程技术等主要领域,在全国科技期刊体系中处于领先水平。
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是由上海市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编辑工作人员等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团体,是团结广大科技期刊相关团体及个人的重要纽带。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团体会员覆盖320种期刊,个人会员近千人,是上海市有代表性的科技期刊刊群和科技期刊编辑人群,可反映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整体状况,因此,笔者以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的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为切实探明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借助2016年4月15日由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举办“第二期科技期刊创新发展学苑”的机会,笔者对上海市科技期刊部分编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需求、培训计划、授课形式与职业期望,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培训质量,优化培训效果。
笔者设计了14个问题,均为闭合性问题,答题时间约10分钟。调查问卷的14个问题中,有关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共7个问题,如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学分需求等。通过会议现场发放纸质问卷和电子邮件向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发放问卷,并提供问卷的在线链接地址(两种问卷发放形式的参与者不重复)。在问卷网上发布在线问卷,网址为https:∥www.wenjuan.com/s/jieIVb/。
会议现场发放问卷140份,收回有效问卷124份。网上问卷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25日至5月20日,历时26天,共有91人访问了在线问卷网站,并填写有效问卷。此次调查收到现场及网上有效问卷共215份。
参与问卷调查的科技期刊编辑人员中,男性52人,女性163人,女性期刊编辑从业人员占比约为3/4。填写调查问卷的编辑人员以中青年人群为主,占调查人数的59%;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者分别占调查人群的44%和43%;学术期刊人数最多,占67%;此次调查的科技期刊编辑人群从业经历较稳定,近一半人群编龄为9年以上。具体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由于此次调查活动借助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举办继续教育活动的机会进行,遂对上海市科技期刊团体会员与个人会员情况进行了统计。215名调查者中,207人所属期刊为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团体会员,占96%,个人会员为141人,占66%。
为了加强与科技期刊编辑的沟通,丰富培训形式,设立了“最感兴趣的交流与培训活动的形式”多选题。“大型专家讲座”“小型论坛或座谈会”“参观期刊社并现场交流”为编辑人员最感兴趣的3种培训形式(图1)。值得注意的是,“网上视频或音频讲座”是时间、场地安排和学员参与最灵活的培训形式,但在调查中被选择的比例最低。相较于“网上视频或音频讲座”而言,讲座、论坛和现场学习交流这类活动形式,可使学员现场参与度更高,学习氛围更浓烈。参加现场培训学习时,期刊编辑不仅能够与专家互动,探讨热点和难点问题,还能利用课余时间与其他期刊的编辑交流,获益良多[2]。
表1 参与调查的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基本情况统计(215人)
调查显示,在科技期刊编辑培训课程内容的设置上,“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及新媒体的运用” “编辑工作流程的优化” “创新办刊理念和模式” “如何打造科技期刊的品牌”“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等内容是期刊编辑的学习需求热点(图1)。由于大部分科技期刊编辑并非编辑出版专业科班出身,而编辑学研究是科技期刊编辑成才的必修课,也是编辑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需要[5],因此“编辑学论文撰写”也是广大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内容需求。
由于科技期刊编辑日常工作安排很紧凑,笔者对期刊编辑可参加培训的次数及单次培训活动时长也进行了调查统计,具体结果见图2。由于时间安排等原因,62%的编辑表示每年最多只可参加3次培训,表明大部分科技期刊编辑在年度继续教育规划与时间安排上,已做好了参加3次左右培训的准备,基本能满足总局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培训要求。而每次参加培训活动的时间,50%的调查者表示1天的活动时间较适宜,43%的调查者则表示半天的时间安排更好,仅7%的调查者表示可接受2天以上的培训安排。由此看来,短期培训活动便于期刊编辑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灵活地安排参加培训的时间。
图1 (a)继续教育培训的活动形式;(b)培训内容
图2 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相关意愿。(a)年度可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次数;(b)单次培训活动时长;(c)是否需要继续教育学分;(d)是否愿意参加收费培训
75%的调查者希望继续教育培训活动能够授予学分,这也是满足总局对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对3种学分取得途径(总局、本地和在线培训)的调查发现,通过参加当地的继续教育培训获取学分的调查者占45%,参加总局培训和在线培训分别占27%和28%。过半学员表示愿意为继续教育培训支付费用,仅6%的调查者不愿参加收费培训班(图2)。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出版单位应当负责组织并支持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包括对出版人员继续教育的经费支持。因此,期刊编辑参加核准收费的继续教育培训已有制度保障。
以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为代表,通过与继续教育培训对象的沟通,了解培训对象的知识需求,采用培训对象感兴趣的培训形式,能够做到“按需设课”,更新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有益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兴趣,保证培训效果。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缺陷和学习需求集中体现了编辑的工作实际,通过正确引领期刊编辑工作的发展方向,可激发科技期刊编辑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科技期刊编辑,课程设置包括科技期刊数字化及新媒体应用、期刊编辑工作流程、创新办刊以及科技期刊的国际化等办刊理念、模式和实践,重点讲授和讨论科技期刊的办刊方针,结合国内外期刊出版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中青年编辑讲解科技期刊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邀请国内外期刊界的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传授办刊经验,让科技期刊编辑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动态,从国内外优秀科技期刊先进经验和成功实践中获得有益启发,通过学习优秀科技期刊的特质,探寻、修正和完善期刊的发展[2]。以2015年12月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主办的“第一期科技期刊创新发展学苑”为例,培训邀请到了著名语言学家、《咬文嚼字》杂志主编郝铭鉴先生作了题为《今天,我们如何办期刊》的讲座,就“强者还是适者” “第一还是唯一” “可读与必读”内容层层展开,用事实说话,生动形象地探讨中文期刊的发展方向,给学员颇多启示。培训也邀请CellResearch常务副主编李党生研究员介绍了成功的办刊经验,详细介绍了如何分步实施,将期刊做强做大。通过此次培训,编辑学员不仅开拓了视野,还学习到了宝贵的办刊经验,因此,此次继续教育培训在学员中反响甚佳。
如前所述,组织专家讲座、学习论坛是科技期刊编辑最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同时,在教育培训活动中引入先进办刊模式、办刊经验的实地参观、现场交流,是对经典学习模式的重要补充。这种类似“工作坊”的培训方式能够促使学员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增进与同行的互动和交流,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效率[6]。
62%的调查者可以接受每年1~3次的培训活动,50%的调查者认为每次活动时间以1天为宜。若粗略估算的话,大部分科技期刊编辑每年愿参加3天(约24学时)的面授培训,就能达到总局规定的面授形式继续教育要求。根据《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出版单位应负责组织并支持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其中包括设立职工教育经费,支持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出版单位的继续教育经费支持,为科技期刊编辑教育培训学有所得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参与此次调查问卷的编辑人员,绝大部分为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的个人会员,所属期刊也为团体会员。因此,应充分发挥科技期刊行业学会(如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与协会的引领作用。本次调查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全国各省、市,乃至全国范围的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各地大型、领先的行业学会与协会,聚焦了当地甚至是国内最具实践经验的科技期刊编辑的领导者,这些行业精英最熟悉科技期刊编辑的知识结构和学习需求,其组织的培训内容最能贴近实际编辑工作,也能引领期刊工作的发展方向。
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是为了修满职业资格续展要求的继续教育学分,还是对编辑队伍建设、职业生涯发展等具有实质性指导意义的长远工作。为了加强与培训对象的沟通,加深对学员培训知识需求的了解,就需要多做调查研究,并基于调查结果,不断改进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通过对215份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贴近办刊工作实际、创新办刊的理念和实践是科技期刊编辑较为广泛的内容需求;专家讲座则是学员普遍认可的培训形式。年内多次的短期培训在学员中接受程度较高。由于此次调查未针对每位调查者所属期刊进行逐一统计,因此暂未探讨编辑人员所属期刊与继续教育学习需求的关联性。未来对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需求进行调查时也可根据学员年龄、编龄、期刊类别等进行分层分析,以便更好地反映编辑人员多层次的学习需求。作为为数不多针对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期望本研究结果能为国内的科技期刊编辑培训提供借鉴与参考,帮助培训部门及时、全面地了解有关需求,增强培训活动组织的针对性,与时俱进地安排培训内容,做好系统的培训规划,建立培训长效机制,促成科技期刊编辑培训工作出实效,推动科技期刊良性发展。
[1] 杨建蒲. 天津市科技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概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2,3(3):26-28.
[2] 倪爱香,苏秋成. 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有关问题探析[J]. 韶关学院学报,2013,34(10):99-101.
[3] 李翠霞,田宏,梁永霞. 浅谈中国科学院院属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工作[J]. 科技与出版,2015(1):107-110.
[4] 温晓平,马秋明. 科技期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问题的探讨[J]. 继续教育研究,2014(9):38-40.
[5] 史春薇,仲崇民,朱伟,等. 谈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如何选题及修改编辑学论文[J]. 编辑学报,2012,24(2):194-195.
[6] 裴栓保. 关于编辑继续教育中工作坊培训方式的思考[J]. 出版广角,2016(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