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
笔者曾在2012年第六期刊首语写过《向“和”字要利润》。经过几年的实践,特别对“和”在企业治理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的理解和认识。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异质文化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高于异质文化的本质特征。
北宋大思想家、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十一世纪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云:“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所谓“象”就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有象,必定有一个东西和它相对,而相对的事物,其行为方式必然是相反的;相反的行为方式免不了有矛盾、有斗争,但最后一定要“和”。也就是说,任何事都会有矛盾,而有了矛盾不但不能让矛盾冲突、扩大,而且还要协调一致,共同做好工作。张载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可以把张载的“四为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
用今天的战略管理的话语讲,“为万世开太平”是战略目标。而“仇必和而解”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战略选择。中国古典哲学的精髓就是“仇必和而解”。
张载认为,一个社会的正常状态是“和”,宇宙的正常状态也是“和”。而“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容“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只有一种味道、一个声音,那是“同”;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的东西和谐地配合叫做“和”;相同的东西相加或与人相混同叫做“同”。孔子认为,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究协调。“和”是指一种多样性有差别的统一,“不同”是指有自己的理念不盲目遵从他人。总的来说,就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并包容理解别人的想法,也就是我们常说说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求同存异”不是目的,而是为大家的共同目标服务,“求同存异”之后做什么是最重要的。“和而不同”的实质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和谐统一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求同存异”则是找出共同的地方而又不排斥不一样的意见。两者都是对宽容的一种解释。“和而不同”是达到一定高度后的一种境界,“求同存异”则是为达到这种高度的修炼方法。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
“和”的理念不仅是中国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外扩张的基石,而且也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文化基础。
随着中国的崛起,包括中国钟表行业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案越来越多;也涌现许多“走出去,海外抄底”的先行者。通过企业并购使得各个企业之间打破了原有的固有模式,通过整合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企业品牌以及文化等各类资源,使得企业重新获得了生命力,企业的后劲变得更加十足,使得企业真正走向了做大做强。然而有些企业的并购却并非如此,它们实现并购以后没有获得更好的发展,相反,却走向了失败的边缘。这其中,最为受到大家关注和探讨的就是企业文化在企业并购中所发挥的作用,即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并购不成功的企业,往往只是把在原企业或国内获得成功的经验照搬上去,而在必然发生的文化冲突后又没及时用“和”的理念去进行文化整合,导致并购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30年前,有西方管理学者断言,尽管中国企业雄心勃勃,但短期内难于加入跨国公司行列。事实上,今天不仅有很多中国企业加入了跨国企业行列,而且成为了国际著名品牌和全球性公司。联想和吉利国际并购取得的成功说明,这不仅仅是公司经营的成功,更是企业“和”文化的成功。中国企业成功的案例证明,追随者不仅可以追赶先驱者,而且可以用“和”文化,通过技术转移、技术跨越和技术创新赶超先驱者。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实践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消极、保守的方面。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去芜存菁,融合提炼,对丰富和发展我们的企业管理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并为我们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