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龙
摘 要:小学数学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长期沿用同一种教学模式,课堂氛围枯燥沉闷,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摆在数学教学的中心位置,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文章首先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随后就如何完善开放式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式模式;教学问题
一、传统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单一,大搞“题海战术”
首先,部分数学教师在长期的执教生涯中养成了固化的教学习惯,不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书本教材为基础,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期间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由于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往往不敢提出疑问,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其次,还有的数学教师一味地专注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凡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就在课堂教学中反复进行讲解,导致数学知识的教学不均衡,学生虽然掌握了较高的应试能力,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习惯,不利于个人今后学习能力的提升;最后,每次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通过“题海”战术来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今后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2.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学习被动
新课改之后,要求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在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难以完全消化和吸收,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对于这个公式是如何推理出来的,以及该公式的具体应用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能够记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在习题练习或是实际应用时,往往难以做到“学做结合”。由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及时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
二、完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1.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情况下是根据个人兴趣来学习。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在营造活泼课堂氛围的同时给予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多种圆柱与圆锥的模型,在课堂上通过展示模型,让学生对圆柱和圆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随后,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圆柱与圆锥物体。学生通过短暂的思考后给出答案,这样一来就能加深学生的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实例,或是观看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新教育模式
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使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有趣的形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进行5分钟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不仅仅意味着将本课内容导入到课堂,更意味着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带到课堂中来。所以,导入一定要新颖有趣,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导入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视频、音频或者图片等可以直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课堂导入,学生既可以复习一遍上节课所学内容,还可以提前了解本节课的大体内容,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设置课堂互动,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这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3.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很多小学的教学模式过于追求对学生知识层面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致使高分低能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应该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如,公式不理解、不懂运用等,可以跟同学讨论,这样既找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又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師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还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公式、原理、方法技巧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帮父母购物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运用加减乘除法进行数学运算,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参考文献:
[1]俞亚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启迪与智慧,2014.
[2]周向伟.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究[J].新课堂,2015.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