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陈礼荣
摘 要:幼儿美术教育的特殊性;幼儿美术教育中环境的创设与兴趣的培养;涂鸦期幼儿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幼儿美术教育如何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环境创设;兴趣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全面发展
按《幼儿园美术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是:1.能发展幼儿对美术的感受力,表现力。2.能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能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4.能提高幼儿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其任务是:1.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2.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3.发展幼儿智力和创造才能;4.教会幼儿掌握简单的美术美术知识技能。
有感于此,我从事幼儿美术教育已有多年,对于幼儿美术教育颇有心得。今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我所理解的幼儿美术教育进行分析和阐述。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安全是幼儿园所有活动的前提。所以幼儿的大部分活动都趋于园内教室内。而幼儿的知识和能力大部分由直接经验中得来,故此,幼儿美术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如何营造一个宽松、有序、美丽的环境供幼儿直观地感知体会,为幼儿主动参与和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教室内活泼有趣的图画,色彩鲜丽的玩具,摆放有序的桌椅,绿阴阴的各类小植物;幼儿园内青青小柏枝的幽香,木走廊下小池内小鱼的悠闲游动等等,一切只要运用得当,都是对孩子进行美术教育的好环境,好材料。活泼好奇是幼儿的天性,创设或预设的环境更容易让幼儿通过看看、想想、再做做,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美、体会美,从而学习美、创造美。
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按屠美如老师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分类来看,幼儿刚好是涂鸦期和象征期。这一时期的幼儿美术教育不应该过分强调技能和技巧的训练,而应该充分重视幼儿眼中看到的,手中表现的形象而加以引导,创设适宜幼儿的心理环境,同时,引导幼儿对室内外园内外的物体进行观察,感受、体验。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的兴奋点,因势利导,利用其好奇心进行教育是很容易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
由于认知特征的限制,幼儿处于感性学习的起始时期,那么,世间万物在他们眼中似乎只是一种符号,一种他们自己理解的符号。这种看似简单的想法,恰恰反映了这一时期幼儿的想象力最为敏感,最为活跃,也是最为丰富的。而想象是以观察为基础而展开的,幼儿可以在已知的、感性的人、物、体等形象上进行潜意识的加工,从而想象出自己没有见过的或者就是根本没有存在的东西。所以在美术教育的教授过程中,融入丰富多彩的图像或生动有趣的活动场景。从某种角度来说,则能更好地培养、加强幼儿的想象力发展。而当我们再进一步引导幼儿用其特有的看似简单的符号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知时,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已经不远了。
当幼儿开始用自己特有的符号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知的时候,可以说幼儿美术教育便迈开了伋大的一步,这也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现美的良好开端。此时,老师应该注意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体验、态度倾向,及时积极地支持其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当幼儿用眼观察,用脑思考,用语言表达,用手表现时,教师只需将幼儿导向一个更高的审美意念之中,幼儿自会从中获得满足,得到激励。
到这时,我们再来认识“美術教育”四个字,美术即知美、懂美、爱美、追求美、创造美;教育指的是获得美术的方法、技能、技巧的途径或过程。当我们清晰、明略的理解‘美术教育后,再来对幼儿美术教育进行思考时,必然会有更深层次的收获和体验。
当幼儿的兴趣的到提高,想象力得到发挥。创造力得到促进时,我们可以提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法”。生活即是教育,且随宜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美术教育与之同理,当美术教育不再仅仅是绘画能力的提高与否时,其线条、形体、块面、色彩等艺术语言必然融合于幼儿的生活、思维之中。适宜的教授幼儿练习一些基本的线与图形,慢慢体会简单的构图法则。遂步学会有意识的色彩组合、调和,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提高加强幼儿的审美感。之后,便可以有意无意地对孩子进行目的性、意愿性或者是主题性的绘画教学了。这一时期仍不能过分要求幼儿画的所谓“像”,孩子绘画中的大胆想象才是最重要的,技能、技巧的提高可在其长大后加强。相应的应重视这一过程中孩子的语言活动,幼儿思维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和语言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注意孩子在绘画时语言表现,进行引导,使他们一边思索,一边创作。帮助他们调整思路,清晰目的。这样。幼儿的作品就会既有丰富的想象力又会有后期的清楚的目的性。
幼儿美术教育,重点在于使比幼儿知美。懂美,爱美。创造美。而要真正达到这一目标,方式多乃至于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爱幼儿,爱孩子,本身就是一个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自身所焕发出来的美。
参考文献:
[1]邹宜兵.幼儿美术基础教育中综合材料的运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
[2]张亚静.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02:70-72.
[3]单媛媛.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及指导策略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4]沈建洲.幼儿美术教育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
[5]赵婷.幼儿美术教育研究幼儿美术读物的使用方法—亲子阅读[D].河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