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加工基地”让职工富起来

2017-03-23 11:55郭煦马晓成
北方人 2017年2期
关键词:伊春市伊春大江

郭煦+马晓成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伊春市经开区考察调研,带来了中央的关怀和殷殷期盼。伊春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工会组织按照总书记的指示,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伊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伊春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被授予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省级科技孵化器三个平台的作用,吸引和鼓励更多的创业人士积极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来,推动了园区绿色化转型快发展。

积极探索 勇敢实践

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来自伊春市翠峦区社会各界近百名职工群众代表聚集在伊春生态经济开发区展厅,40余个共计200余平方米的经开区产品展示柜和展台,集中展示了森林食品加工、北药及北沉香等八大类380余种产品。其中包括以蓝莓为代表的野生浆果红酒及饮品系列、以黑木耳为代表的系列食用菌产品、以红松子为代表的松仁油等系列野生坚果产品、以红松——北沉香为代表的根雕系列产品。这正是伊春市“双创”活动周开幕的场景,活动展示了来自林都伊春丰富的森林食品成果。

近年来,伊春市政府和各级工会组织一直高度重视“双创”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伊春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举办了“双管双创”培训班,成功引进了“创客大学”项目,伊春生态产业园区小微企业创业园,成为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同时,重点围绕五大支柱产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已形成了一批省级、市级重点建设项目,生产了一批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产品,培育了一批充满活力、富有潜力的创新群体,初步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工作格局。

针对伊春市“互联网+”发展现状以及电商人才匮乏问题,伊春市政府与新华网在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引进伊春创客大学项目(新华网伊春创客孵化教育系统)。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尤其是针对小微企业建厂难的实际,伊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依托优势、科学定位,按照“促小变大”的发展思路,于2012年启动建设了小微企业创业园,通过提供厂房、免15年租金的方式,促进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目前,小微企业创业园已建成标准化钢结构厂房19栋,面积62069平方米,入驻小微企业60户,已投入生产运营的有27户,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安置72户小微企业入驻,这些企业投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900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800个。

林下经济成“双创”首选

对于伊春人李大江来说,小兴安岭莽莽林海与他和他的家庭有着难以割断的情缘。

在这座被称作“林都”的城市,乌马河区曾经是当地最主要的几个林业采伐区之一,李大江就出生在这里的一户普通林业工人家庭里,说他是一个“林二代”一点儿都不为过。

曾经,李大江的父母从他们的父辈那里接过锯子和斧头,从此,将自己的全部牢牢地同林子联系在了一起,而这样的薪火相传在林区人们早就习以为常。然而,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萎缩,林区开始逐步限制天然林采伐。到了“80后”李大江可以接过锯子、斧头的时候,森林似乎已经无法再托起这些林场子弟的生活希望。

能干啥咋生活这是停伐前后这段时间让许多林区家庭感到迷茫的问题。走出林区几乎成为“林二代”们的惟一选择。李大江也曾因此跟随许多同龄人一起走出山林,去外边闯世界。

全面停伐让天然林区得到了休养生息,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生态,林区的林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主打“绿色”“原生态”牌子的林下产品逐步受到市场的认可……近年来,以伊春为代表的黑龙江省林区初步形成了森林食品、北药、森林生态旅游、木材精深加工和绿色矿业等接续产业,这让漂泊在外的李大江看到了回林区创业的希望。

从此,松子、蓝莓,这些曾被林区人忽视的山货都成为李大江眼里的宝贝。2012年,李大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开始了他的蓝莓创业之旅。凭借着林区人的干劲、韧劲和现代化的管理思路,李大江的企业仅用3年时间产值就达到5000万元。

和李大江相似,伊春人丁一也曾远离林区的生活。当从多伦多大学毕业的他决定回到林区时,曾让许多人感到不解,不过丁一很快就用努力证明了自己的选择。

“伊春是著名的红松之乡,这里最有价值的商品就藏在林子里。”丁一回到家乡后便开始寻找创业机会,最终,他决定把伊春丰富的天然资源和蓬勃发展的健康产业市场对接起来。

“红松子是有名的‘长寿果,它的果实成熟期长,光照吸收充分,经济价值要远高于橄榄、山茶等一年生优品原料,这就是商机。”丁一说。

发现了商机,丁一马上就在伊春市友好区建立企业,专门生产红松子油产品。如今,他的公司已经由从创办之初的几个人,发展成为拥有生产车间6000平方米、钢板储藏库6500平方米的现代企业,年营业额突破200万元。

当年林改时还是普通工人的蒋永彬,现在已经成为拥有289名职工、林地面积5460公顷的经营所所长。他告诉本刊记者,“当初买林子的,应该是赚了。到目前为止我总共投入10万元,现在怎么着也值五六十万元吧,肯定比存钱划算多了。问题是不能上市交易,只能在内部职工之间流转,价值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2006年以前,蒋永彬作为伊春市乌马河林业局的普通职工,在当年开始的林改中,因拿下伊春国有林地经营权拍卖的第一块林地而一举成名为“伊春林改第一人”。

当伊春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第一槌敲响时,蒋永彬率先签下林改的第一份合同,承包了9.3公顷林地,成为林改第一人。三年前,蒋永彬主动向区委、区政府申请辞职,开始了他艰辛的创业之旅。

他通过集资入股的形式筹措资金60万元,先后建成林蛙孵化场、越冬池43个、冷水鱼池3个,清理河道6公里。他往冷水鱼池、河道等处投放种蛙5000余只,细鳞鱼、泥鳅等鱼苗3500余斤。2013年,他又通过集资入股的形式筹集资金40万元,对该基地进行完善,引进新品种,丰富养殖种类,又往冷水鱼池中放泥鳅3700余斤、山鲶鱼1000余斤、鲤鱼1500余斤、细鳞鱼1700余尾、柳根鱼4200余斤,投放林蛙幼蛙15000余只。

蒋永彬在乌马河镇内开了一家翠岭冷水鱼专卖店,店内存有细鳞鱼、泥鳅等品种,顾客在店内即可买到冷水鱼。还有一些酒店的经营者到基地提货。顾客也可以打电话订购现货,新鲜的冷水鱼即可送货上门,这种直销方式受到酒店、度假村经营者的欢迎。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经过开发初期、林业“两危”、全面停伐三个阶段,伊春林区“三次创业”,初步形成了森林食品、北药、森林生态旅游、木材精深加工和绿色矿业五个接续产业。

黑木耳只是“红蓝黑黄”四色森林食品业的一部分,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气,伊春市的红松子、蓝莓、黑木耳、非转基因大(黄)豆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去年森林食品产业实现增加值28.7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1.6%。

春有杜鹃花海,夏有千山盎然,秋有色彩斑斓,冬有雪玉冰清,旺季“一床难求”的旅游业一直是伊春传统优势产业。

打造美食街是乌马河区在绿色转型中的一次大胆尝试。这个区经过科学合理规划,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搭建创业服务平台、打造三次创业“孵化器”,引导职工群众树立起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利用南麓小区闲置门市,盘活了闲置资源,精心打造特色美食一条街,使林场职工由“闲得慌”变为“忙不停”。

去年8月初,乌马河11个林场(所)职工下山,林业职工摇身一变,在美食一条街干起了特色餐饮。美食街引进前进经营所、伊敏林场等11个林场(所),经营本地特色餐饮,从业者全部都是各林场(所)职工,林场实行股份制经营,人人是股东,他们都干劲儿十足、尽职尽责,营林员、计划生育员等摇身一变,成为迎宾、服务员及大师傅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忙得其乐融融、不亦乐乎。

美食街的正式運营不仅可以提供就业岗位160个,还符合市场和全域旅游需求,弘扬了区域优秀餐饮文化,增加了职工群众收入。

伊春,这座资源型城市,如今正在抽丝剥茧,破蛹化蝶,“林都”已然焕发出新的活力,这座城市正进行着转型的深刻变革,朝着生态的、和谐的、加快发展的方向迈进。

猜你喜欢
伊春市伊春大江
吃货女友的套路
伊春市旅游形象提升策略
大江和堤岸
伊春市森林食品第三方物流体系构建分析
团年饭
多彩伊春
混入社交圈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