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选择的编译改动与意识形态的翻译转换

2017-03-23 14:32徐英

〔摘要〕 新闻译者在编译时通过语言层面的改动将原语新闻本土化,使之变为符合译文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要求和译文读者认知期待的新闻。其中,互文性选择的编译改动是新闻译者用以实现译文对原文意识形态转换的最常用方式之一。译者通过扬内抑外的认知模式对原文中原有的不均衡权力关系进行干预,建构了具有译文特点的权力关系,使译文蕴含了具有译文特色的扬内抑外的意识形态内容。

〔关键词〕 新闻编译;引述选择;意识形态翻译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1-0033-09

一、 互文性系统与意识形态

互文性指向文本的生成能力,指向文本如何能够改变从前的文本,如何重建现存的规范(话语与体裁)[1]。这种生成能力并非无限,而是有限的,要受到权力关系限制。换言之,互文性选择与具体的权力关系相关联。新闻报道有很强的选择性,互文性选择也是如此,正如杰依斯[2](10)所说:“也许新闻媒体最重要的权力是,它能够决定什么时候什么问题重要,并决定哪个问题上应该听见谁的声音”。 福勒[3]指出,互文性的选择具有丰富的意识形态潜能。他称,如果批评语言学主要关注的是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的意义,那么研究新闻语篇与新闻记者消息来源之间的关系极其重要。互文性选择的分析可以深刻揭示出语篇中隐含的各种有时是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意义和权力关系[4](47)。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来自于拉丁文intertexto,意为“交织”,由法国学者克里斯蒂瓦(K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每个文本都是由众多引述的镶嵌品构成,每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是不同的文本之间的相互引用和相互吸纳[5](69)。不过,互文性的多样化概念则是由索绪尔(Saussure)、巴赫金(Bakhtin)和克里斯蒂瓦三位学者共同赋予的:索绪尔提出的语言是符号系统的观点是互文性发展的源头,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则可以说为互文性赋予了社会性成分,而克里斯蒂瓦则相应地增添了心理分析的视角[6](261)。互文性是文本本身具有的属性,即一些文本总充满着其他一些文本的片段[7](84),是“一个或多个符号系统移入另一个符号系统”[8],是众多声音交叉、渗透与对话的结果[9],是多个声音、多个他人话语[10]。

学者对互文性进行了不同的分类,比如,克里斯蒂瓦[8]做了水平和垂直互文性分类的区分:前者指一段话语与一连串其他话语间具有的对话性和互文关系,后者指构成某语篇直接或间接的语境,它有助于读者从历史或现代的角度看待以各种方式与之相关的那些语篇。杰尼[11]把互文性分为强势的和弱势的互文,前者指明显存在的互文性,即一个语篇包含明显与其他语篇相关的话语,如模仿、引述、抄袭等。后者指隐含的互文性,即语篇中存在着一些能让读者联想到其他语篇的语义成分,如类似的观点、文体或主题思想等。

费尔克劳[7](85)区分了显性互文性(manifest intertextuality)和建构互文(constitutive intertextuality)。显性互文与杰尼的强势互文性一样,指一个语篇中标明的与其他语篇的互文关系:“在显性互文中,其他语篇明显地存在于所分析的语篇中,它们被语篇的表面特征如引述明确标示或暗示”。 显性互文指的是其他语篇的表层特征,如话语描述(传统上所讲的引述)、预设、否定、超话语、讥讽等[7](119),这些特征只要根据文本接受者的阅读经验和社会常识,就可以清楚地在阅读着的文本中找到其他文本或语篇的痕迹。建构互文更加复杂一些,因为它探讨的范畴都是以语类和文体来解释的[7](10-11)。这种互文是指一个语篇中各种体裁或语篇类型规范的那种复杂关系,是语篇生成中涉及的那些话语规范的组合[7](104),包括体裁、范式、类型和主题。建构性互文并不与具体的互文指涉发生联系,而是指过去的和现在的体裁、规范、类型甚至主题都在阅读的文本中发生相互指涉的关系。通常来说,显性互文可以在文本的局部和判断中得到明辨,建构互文则需要系统阅读全部文本才能得到发现[12](28)。

国内学者辛斌[13]把互文性区分为具体互文和体裁互文;不过,罗选民[12]认为辛斌的区分是对费尔克劳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延伸。比如,辛斌所指的具體互文性是指语篇中有具体来源的(有名有姓的或者匿名的)他人话语;体裁互文性指一个语篇中不同体裁、分割或语域的混合交融。这种区分可以说与费尔克劳显性互文与建构互文相对应。

本研究基本选用费尔克劳的互文两分法,即显性互文和建构互文,并着重聚焦显性互文的主要手法之一的引述,来考察互文性选择与意识形态翻译之间的关系。

巴赫金认为语篇是多旋律和多声部的,在这个多种声音的汇合中,作者与引述作者甚至读者产生了对话和互动,从而产生了文本的活力和批评的张力[14](3-4)。由于新闻报道很多内容都是在记述人们所说的话,引述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新闻不可或缺的成分[15]。前人研究中曾指出引述的几项功能,比如为新闻添加客观准确性、使新闻更加具有戏剧性以及使记者与所报道话语保持距离等等[16](87)。基于这些功能,引述常被视为是消息来源所说的中立描述。然而,事实上,引述并非单纯的重述,文本生成者常通过隐晦方式将主观意见融入其中。新闻谈论的大都是新闻生成者没有直接观察到的事件,最后报道出来的新闻大都已经经过许多人的重新诠释,引述的处理也是这样的。引述从原始情境中被挑选出来,置入另一个不同的文本,原始的某些特质可能遭到遗漏或仅仅片面呈现出来。新闻生成者通过引述,隐含自己偏好的诠释,或者用引述支持或否定某种观点。

对引述的意识形态潜势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比如,泰欧[17]以澳大利亚报纸为个案语料进行分析后指出,报道种族议题时,少数民族的声音呈现远比主流民族的少。卡达斯-库特哈德[18]对英国报纸的研究凸显了女性被引述机会远低于男性。这些研究皆反映出,新闻生成者通过引述的具体选择传达了报社对社会阶层尊卑区别的意识形态认定。郭[19]分析《联合报》与《自由时报》对台湾鼓吹的“两国论”报道采用的引述的呈现方式时发现,两报在消息来源和内容选择上都倾向于引用呼应其政治立场者的谈话内容,其引述的选择充满了各自报社的独特的意识形态。西迪劳普劳[20]将英语新闻与其希腊语编译文进行对比后发现,编译文不仅常删除消息来源细节,仅突出其社会地位,而且还常提高原文报道动词的辩论价值(如将say改成assure),以增加消息来源对新闻事件的涉入程度,变动的原因在于编译者本身所处机构的意识形态。

本研究将从新闻标题与新闻内容两个方面,对24篇《参考消息》有关南海的编译报道进行考查,对比美国媒体原文引述选择,分析《参考消息》具体增译、删除与保留的引述选择情况,归纳翻译现象的规律并分析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潜势。

二、 新闻标题引述选择编译改动

与意识形态翻译转换

语料中,原文标题无引述,编译后,译文标题出现引述的情况比较多:24篇译文中,13篇都是如此。译文新增标题引述情况分为两类,一类(共5篇)以中国为消息来源,如例(1)和(2);另一类(共8篇)以美媒、外媒或媒体为消息来源,如例(3)和(4)。

(1)

原文:Vietnam Plans Live-Fire Drill After China Spat(Wall Street Journal June 10, 2011)

译文:中国警告越南停止侵犯主权抗议越舰非法驱赶我渔船(《参考消息》2011年6月11日)

(2)

原文:China Navy Reaches Far, Unsettling the Region(New York Times June 14, 2011)

译文:中国告诫美国不要插手南海(《参考消息》2011年6月16日)

编译后,第一类标题[例(1)和(2)]中之所以新增消息来源“中国”,与译文申明中方严正立场这一明确目标有关。原文新闻标题有时颠倒是非,如例(1)原文标题指责越南计划军演是中国挑衅造成,例(2)原文标题强调中国为挑衅方导致地区不安定。译文通过编译,新增标题,使译文的标题重心和角度发生变化,从而矫正美方错误言论,申明中方立场。例(1)新增“中国”为消息来源,译文强调“中国警告越南停止侵权”;例(2)新增“中国”为消息来源,译文标题变成“中国告诫美国不要插手”。

编译后,第二类标题[例(3)和(4)]新增消息来源也与意识形态相关。美国在南海冲突中扮演重要角色,《参考消息》认定读者对美方意见和态度非常感兴趣,所以开篇就一目了然地点明消息来自美国媒体。例(3)中,译文将原文标题“被龙烤焦”改为“美媒挑唆菲律宾”,原文指责中国的视角在译文中转为指责美国媒体,强调美方错误言论,申明中方立场。例(4)中,原文标题为“炮艇外交的新时代”,译文添加“美报文章”作为消息源,点明是美报在鼓吹“炮艇外交”。通过对新闻标题增译消息来源,《参考消息》成功地将自己报社的态度和立场传递给了译文读者。

(3)

原文:Singed by the Dragon(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1, 2011)

译文:美媒挑唆菲律宾对中国“强硬”“对中国让步有危险” (《参考消息》2011年4月4日)

(4)

原文:A New Era of Gunboat Diplomacy (New York Times Nov 13, 2011)

译文:美报文章 南海资源争夺引发新“炮舰外交” (《参考消息》2011年11月15日)

从例(1)、(2)、(3)和(4)的标题编译改动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媒体从自己的出发点和国家利益出发,在塑造中国形象时强调中国的负面形象,比如例(1)中称呼中国为“挑衅者”,例(2)中称中国为“挑衅方”,例(3)则强调中国烤焦邻国等等。《参考消息》经过编译,新增信息来源,有时明确美国媒体是如何无端抹黑中国,有时则直接纠正美国错误言论,申明中国立场,客观公正地建构中国形象。

三、 新闻内容引述选择编译改动与

意识形态翻译转换

译文对原文新闻内容引述选择的讨论将围绕原文全文、译文保留部分、增译部分与删除部分的引述对比而展开。为将讨论细致化,讨论将聚焦24篇语料之一。该语料为《华尔街日报》2011年6月10日一篇题为Vietnam Plans LiveFire Drill After China Spa,被《参考消息》编译后,标题改为“中國警告越南停止侵犯主权抗议越舰非法驱赶我渔船”,发表于该报2011年6月11日头版。

(一) 原文全文引述选择与美国媒体意识形态

从表1可以看出,美国媒体原文消息来源比较繁多,中方9次为消息来源,具体消息来源为政府和外交部,引述动词为“说、称、指责、警告、否认、重申和据理力争”;越方11次作为消息来源,消息来源为政府和外交部、总理和北部航海安全公司,引述动词为“说、指责、警告”;美方6次作为消息来源,具体消息来源为报社、政府、国防部,引述动词为“说、报道”;菲方为消息来源3次,具体消息来源为军方和政府,引述动词为“说、抱怨、指责”;分析人士和学者作为消息来源有7次,引述动词全都是“说、称”。

从具体消息来源来看,首先,中方消息来源渠道比较局限,只有政府和外交部的声音;越南则各方声音都有:既有政府、外交部与军方的声音,也有普通大众(示威者)的声音。明显看出,美国媒体对越南各方意见的重视。另外,与美国、越南和菲律宾都有来自国防部或军方的声音所不同的是,中方没有军方表态,使得中国的声音显得弱势一些。

另外,从引述动词的使用来看,中方消息来源的渠道虽然单一,不过美国媒体赋予中方为消息来源的引述中,引述动词大都是消极积极和消极引述动词的区分出自杰依斯[21]。他把常用的引述动词按其可能引起的感情色彩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引述,认为积极引述动词帮助塑造消息来源的谨慎、镇定、坚强或成功者的形象;消极动词给人鲁莽、软弱、不严谨或失败者的形象。中性引述动词则给人客观的印象。的“要求、指责、警告、否认、据理力争”消极引述动词出现6次;中性的引述动词“称、说”,出现3次;积极的引述动词出现1次“重申”。越南为消息来源的引述中,消极引述动词出现5次,分别是 “指责、抗议、警告、催促”;中性引述动词“宣布、说、称”,出现6次;积极引述动词“评论”,出现1次;菲律宾为消息来源的引述中,消极动词出现两次,“抱怨、指责”;中性动词“称”出现1次。美国为消息来源的引述中,没有出现消极引述动词;中性引述动词“称、表态、报道”,出现5次;积极引述动词出现1次“预计”。学者与分析人士引述动词全部是中性引述。

可以看出,美国媒体中中国、越南和菲律宾作为消息来源中的引述动词倾向于消极,塑造出争议方互相指责的不客观的形象。相比较之下,美国的消息来源与第三方消息来源的则倾向于中性引述动词,给人造成美国和第三方消息来源客观公正的印象。美国媒体偏向化引述动词的选择明确反映了美国媒体的具体观点与态度。

此外,引述内容方面,中方引述大致涉及警告、否认指责、坚称权力、不排除使用武力等内容。越方引述中,内容涉及中国寻衅滋事行为的有5句,催促东盟参与冲突解决有1句。菲方的引述3句全都涉及中国寻衅滋事内容。美方虽然称不表态,但却声称承诺保护与支持东南亚盟国、在南海有国家利益等。分析人士和学者则称中国炫耀武力,南中国海不是中国领土,越南和菲律宾对南中国海有主权,冲突涉及经济利益等等。

可以看出,美国媒体原文对各方的正面、负面态度还是很明显的:基本上对中国是否定和指责的态度,对菲律宾和越南则是支持和维护的态度。

(二) 译文引述选择与意识形态翻译转换

《参考消息》译文引述选择明确表达了所在报社的具体态度和立场。表2与表3比较细致地描述了《参考消息》编译后保留和增加的引述和引述内容的具体情况。

从表2和表3看,《参考消息》译文引述动词基本是中性的。对比美国媒体原文新闻,《参考消息》译文保留的消极引述动词只有1个(“抗议”,见表2),改动引述动词积极/消极的地方有1处(见表2),增译了两处引述选择(见表3)。具体分析如下。

例(5)译文将原文中消极引述动词argue(认为)转为积极引述动词“坚持认为”(assert),申明译文明确立场。

(5)

原文:But it also has argued neighboring countries are undermining its interes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译文:但同时中国也坚持认为,邻国不断扩大在南中国海的勘探范围,损害了中国利益。

例(5)里的这个改动涉及的是中国政府为消息来源的引述,原文引述动词argue,在MerrianWebster字典里面的解释为prove by giving reasons,意思是“给了理由才能证明、据理力争”,里面隐含负面“争议”二字,是消极引述动词;译文中的翻译为“坚持认为”,回译到英语,对应的词为assert, MerrianWebster字典里面的解释为to maintain in a persistent or positive manner,意思是“正面、不屈不挠、坚决地认为”,隐含正面的“自信、毋庸置疑”之义,是积极引述动词。通过将原文“中国据理力争”转为译文中“中国自信地坚称”,《参考消息》将中国的态度明朗化:中国对南中国海主权不容置疑,邻国南中国的勘探行为损害了中国利益。

另外,译文对原文引述内容进行了改译,如例(6),明确表达了译文的观点和态度。

(6)

原文:Security analysts say a concerted effort among the smaller claimant countries—especially Vietnam and the Philippines, with U.S. backing—to internationalize a settlement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might be goading China into increasingly belligerent responses.

译文:分析人士说,主张对南海拥有主权的小国(特别是越南和菲律宾)正联手将南海问题国际化,这可能会促使中国做出越来越敌对的回应。

对比《参考消息》与原文无删改的译文“安全分析人士说,主张对南海擁有主权的小国(特别是越南和菲律宾,而且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共同努力将南中国海问题国际化作为争端解决方案的做法,可能会不断激怒中国做出越来越敌对的回应”,可以看出,译文虽然保留了原文安全分析人士的话,对该分析人士说的内容进行了修改。首先,《参考消息》编译时删掉“在美国支持下”,弱化了美国对越南和菲律宾的支持;其次,删掉be goading China into...“不断激怒中国”,隐去美国媒体塑造的中国容易被激怒这一负面形象。

最后,《参考消息》还将原文的名物化settlement直接删除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原文的settlement还原成过程小句的话,应该是settle (the dispute) internationally,这个过程隐去的施事者应该是越南、菲律宾和美国,因为越南、菲律宾和美国都想将南海问题国际化,使之变成国际争端,为美国介入争端提供合理化依据。对比之下,中国一直坚持南海问题双边谈判,南海问题不是国际问题,因为中国拥有南海的主权。很明显,越南、菲律宾和美国认为南海问题国际化是争议解决方法,《参考消息》译文直接删除settlement,表达了中国不认可越南、菲律宾和美国将南海冲突国际化是解决方案这一点。

另外,译文通过新增引述选择,表明《参考消息》立场。例(7)和例(8)在美国媒体原文中不存在引述现象。《参考消息》编译后,例(7)中新增的引述选择中,消息来源为“美国国务卿”,引述内容为“美国为多边会谈提供帮助”,例(8)中的消息来源为“河内”,引述内容为“把金兰湾海军基地提供给在这一地区作业的外国海军作为维修和加油基地”。例(7) 《参考消息》的译文中,希拉里“提出为促进这一区域的多边会谈提供帮助”中,希拉里只是说提供帮助;而根据美国媒体原文(无删改的译文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去年访问越南时帮助促进这一海域的多边会谈的做法激怒了中国”),希拉里为多边会谈提供了美国方面的帮助,不仅仅说了,而且做了。很显然,译文通过增译引述,将美国支持的行为变为美国表达支持的言语,弱化了美国媒体原文中美国的支持程度。

(7)

原文: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Clintons move to offer Washingtons assistance in facilitating multiparty talks over the waters while visiting Vietnam last year infuriated China.

译文: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为促进这一海域的多边会谈提供帮助,令中国极为不满。

(8)

原文:Hanoi previously has offered its navy base at Cam Ranh Bay as a repair and refueling stop for foreign navies operating in the region.

译文:河内此前一直提出把金兰湾海军基地提供给在这一地区作业的外国海军作为维修和加油基地。

例(8)原文无增删的译文是“河内此前已经将金兰湾海军基地提供给在这一地区作业的外国海军作为维修和加油基地”。对比《参考消息》译文,引述动词“提出”引起的引述内容中,河内只是把将金兰湾作为他国海军基地作为提议;而原文中河内一直都在将金兰湾作为他国海军基地,不是提议,而是实际的行为。

将表2和表3中的消息来源综合起来看译文中各方消息来源的分布情况,可以明确看出,《参考消息》的编译报道中,中方、越方、美方的消息来源分别为中国政府、越南总理和美国国务卿。中方、越方、美方和第三方如学者与分析人士等做消息来源的频率比较平均。很明显,《参考消息》译文沒有厚此薄彼,而是让读者倾听不同渠道、不同领域的声音,让读者对新闻事件有整体客观的印象。

(三) 删译的引述选择与意识形态翻译改动

从表4可以看出,《参考消息》在删译我方与他方(美国及其盟国)引述信息时基本无偏向化表现,删除的内容基本差不多。

首先看他方(美方及其盟国)的引述选择的删译。这些删译包括以下几点:(1)越方指责中方不端行为内容;(2)越方所称实弹演习系被中方所逼的观点;(3)菲方宣称的中方不端行为;(4)美方报道和美方明确表态保护、支持菲律宾和越南的说法;(5)美方称在南海有国家利益等内容;和(6)安全分析人士所称的南中国海不是中国领土的内容。

其次看我方被删译的内容。这些删译包括以下几点:(1)中方主权的声称;(2)中方的要求;(3)中方否认的内容;和(4)中方的警告以及中方船员的遭遇等等。

从以上所列对双方删译的内容可以看出,《参考消息》在删译时并没有一边倒地只删除他方的声音,我方声音删译的也比较多,在编译他方和我方引述时基本做到了客观公正。

当然,《参考消息》的删译明确表达了所在报社的立场和态度。比如,《参考消息》对他方声音的删译,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美方媒体态度的不认可。美国媒体原文在引述时有失公允,一味指责、黑化和丑化中国,比如被删译的他方引述选择中的例(1)、(2)和(3);另一方面却强调美方干涉南海的合理性,比如被删译的他方引述选择中的例(4)、(5)和(6)。《参考消息》对其进行了删译处理,明确了中国对南海问题的国家立场。

四、 结论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性过程,不仅包括语言层面上的显性互文,而且也包含了语言所处的社会文化方面的隐性互文,这其中包含了两种文化意识形态的融合,以及它们之间传递与抗衡的互文[22]。翻译的这一互文性充满着角力,按照费尔克劳[23][22]的说法,互文性过程就是话语竞争和重建秩序的过程,是话语范围内的霸权斗争的过程。

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主流媒体报道态度不同,对我者和他者的划分正好相反[24]:在美国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的认知模式中,中国是他者,菲律宾、越南、日本等中国邻国为美国的内集团,是我者;相对比之下,在中国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的认知模式中,中国为我者,美国、菲律宾、越南、日本等中国邻国为他者。我者和他者的定位截然相反,造成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意识形态截然不同。

《参考消息》对我者和他者的认知与中国国内主流社会和主流媒体保持一致,决定了《参考消息》译文对引文选择进行增删编译改动时,基本依托的是我者正面他者负面这一认知基础。译者通过扬内抑外的认知模式对原文中原有的不均衡权力关系进行干预,结果是建构了具有译文特点的权力关系,蕴含了具有译文特色的扬内抑外的意识形态内容。比如,《参考消息》译文通过标题新增中国为消息来源,改动原文的标题重心和角度;通过删除菲方、越方和美方等具体引述,删除不利中国的信息;通过增译引述,将美方实际行为变成言语,弱化美方对越南的支持;通过改变引述动词,将中国弱势消息来源转为积极的信息来源,强调了中国自信的鲜明立场;通过保留相对均衡的各国消息来源,强化《参考消息》报社的客观立场,等等。

〔参考文献〕

[1] Fairclough, N.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 [M]. London; New York: Longman, 1992b.

[2] Geis, M. L.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 [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7.

[3] Fowler, R.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M]. London: Routledge, 1991.

[4] 辛斌.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 2000b, 21(4): 45-48.

[5] Kristeva, J. Desire in Language: Semiotic Approach to Literature and Art [M]. Oxford: Blackwell, 1969.

[6] CalzadaPérez, M. Translator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scholars as inoculators of resistance[J].The Translator, 2007, 13 (2): 243-269.

[7] Fairclough, 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 Cambridge: Polity, 1992a.

[8] Kristeva, J. Word, dialogue and novel [A]. In Moi, T. (ed.). The Kristeva Reader [C].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34-61.

[9] Bakhtin, M. The Dialogical Imagination (trans. by Emerson, C. and Holquist, M. ) [M]. 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1.

[10] Barthes, R. From work to text (Excertps) [A]. In Harari, V. (ed.). Textual Strategies: Perspectives in Poststructuralist Criticism [C]. London: Methuen and Ltd, 1979: 73-81.

[11] Jenny. L. The strategy of form [A]. In Todorov, T. (ed.). French Literary Theory Today (trans. by Carter, R.) [C]. Cambridge: CUP, 1982: 34-43.

[12] 羅选民.互文性与翻译[D]. 广州: 岭南大学,2006.

[13] 辛斌.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J]. 外语研究, 2000a, 65 (3): 14-16.

[14] 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5] Fowler, R.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M]. London: Routledge, 1991.

[16] Van Dijk, T. A. News Analysis: Case 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News in the Press [M]. Hillsdale, NJ: Erlbaum, 1988.

[17] Teo, P. Racism in the new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ing in two Australian newspapers [J]. Discourse and Society, 2000, 11 (4): 7-49.

[18] CaldasCoulthard, C. R. From discourse analysis to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differential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and men speaking in written news [A]. In Sinclair, J. M., Hoey, M.and Fox, G. (eds.). Techniques of Description: Spoken and Written Discourse [C]. London: Routledge, 1993: 196-208.

[19] Kuo, S. Language as ideology:analyzing quotations in Taiwanese news discourse [J].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2007, 17 (2): 281-301.

[20] Sidiropoulou, M. Linguistic Identities through Translation[M]. Amsterdam: Rodopi, 2004.

[21] Geis, M. L.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 [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7.

[22] 鲁硕.从互文性看翻译过程中的意识形态[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8,(12):46-48.

[23] Fairclough, N. Analys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M]. London: Routledge, 2003.

[24] 徐英. 新闻编译中的名物化改动与意识形态转换 [J]. 中国翻译, 2015, (3): 86-90.

(责任编辑:高生文)

Abstract: News agencies usually localize international news by way of transediting to make T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eds of the readers and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the target culture. Changes in the choices of intertextuality from ST to TT often lead to ide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Additions or deletions of intertexta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editing from ST to TT based on the ideological square on the part of the translator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changes in power relations and transformations in ideology from ST to TT.

Key words: news transediting; changes in intertextuality; transformations in ide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