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成都双创生态不断优化,创客群体不断扩大。成都创建了“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城市品牌,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成都“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品牌优势,深入分析了此品牌建设对我国西部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后针对完善成都“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城市品牌,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成都 双创生态 城市品牌 西部经济
一、成都市“城市品牌”的打造背景
据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2017新的一年中,成都市将致力于打造转型发展“助推器”,奋力建设创新驱动、后劲充足的“活力之都”,成都市计划在2017年将新增创新创业项目和企业500家以上。同时,为了深入落实成都国际化城市建设2025规划和融入“一带一路”行动,成都市计划大力开展专题招商、沿链招商、以商招商,加快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和大项目;积极帮助区内企业破解融资、人才和土地等发展瓶颈,着力打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发展环境,推动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局面。创建成都“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城市品牌,也更是为了西部创业者营造更优质的事业平台,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
二、成都“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城市品牌构建的政府支持情况
为了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城市品牌形象,成都市鼓励区内龙头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园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建立生产基地,开辟国际市场。成都“首席生态花园”奥特莱斯等签约项目注册落地,太阳马戏团、地中海俱乐部等在谈项目加快签约,同时计划新引进重大产业化项目20个以上,到位省外资金33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均达9亿美元以上。整体来说,成都市政府,对于构建“创业之城、圆梦之都”这一城市品牌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积极引入了多种新型项目,也投入了大力资金进行建设。可以说,政府是推动城市品牌建设的第一助推器。
三、成都“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城市品牌的构建基础
(一)教育资源基础
在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2014年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评价与比较研究》中,成都市的教育发展水平指数名列第一,教育公平指数名列第三。成都市的教育资源数量也较高,拥有高等教育院校53所,包括四川大学等5所重点院校。国家级科研机构30家,有中国科技院成都分院、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等。成都市的在校大学生多达70万,毕业人数每年平均28万,拥有较大的教育和人才优势。人才资源的充足,教育资源的丰富,是成都市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城市品牌的基础之一。
(二)科技资源基础
成都市科技实力雄厚、学科资源丰富,拥有60多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全国排名第四。2015年成都市新增1.1万家科技型企业,创造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7858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2%。其中,高新区现有680家高新技术企业、6730家在孵企业以及27家上市企业,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内,上市企业数量位列第三。目前成都市的科技人员达49万,两院院士9人,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中青年专100人。在电子、生物、光纤通讯、核技术应用、激光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科研和开发能力。由此可见,丰富雄厚的科技资源,也是成都市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城市品牌的基础之一。
四、成都城市品牌建设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一)充足的資源优势,推动西部地区的城市化与文明进程
成都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其自身与周边区域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相应减少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成都周边较为密集的市镇,将缩短转移运距,减少交通用地。并且优势资源的密集性和流动性的提高,促进技术和思想的创新。成都市处于长江上游和南北铁路大动脉的交叉口,是西南最大的通讯枢纽。以成都市的发展实力和潜力,带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协作,扩大现有以成都市为协作区的规模和范围,进而深入西部内陆地区。同时,建设城市品牌,有利于实现长江上中下游整体信息枢纽的联结,改变现有长江西部流域信息不通的局面。
(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提供西部经济发展机遇
成都的资源分布、工业基础、生产规模等,在西部地区处于优势地位。成都市的建设会引起需求上升,为东部的产品提供广阔市场。通过梯度转移和资源开发,以成都市为中心,带动周边城市,有利于大型商业形态的发展。可见,利用产业转移和统一发展,可推动西部建设,缩小东西部差距,提升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
五、建设成都“创业之城、圆梦之都”城市品牌,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一)培养立体化人才机制,打造西部创业人才基地
人才资源作为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基础。成都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需加强对立体化人才的培养力度,打造西部创业人才基地。可以通过导师培养模式,积极引导本地高校大学生创业,充分挖掘本地科技人才资源,并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同时,采用契约合同、提高待遇福利等方式,引进外界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二)构建全方位的信息通道,深化科技金融创新
全方位的信息通道,是促进城市科技金融创新的重要保障之一。积极建设成都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进而完善西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同时,积极创办跨国,增强成都创业信息平台的资源优势。政府应出台更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创业企业与创业者到各交易中心与交易所挂牌金融,以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此外,可通过启动“创业天府”广场建设,促进西部创业推广交流,推动西部科技金融发展,进而打造西部地区成为全国一流的创业服务聚集区。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积极推进成都产业结构化升级,促进西部区域的特色产业集群。在生产力持续提高的产业化时代,商品愈加多样化。在此背景下,需要以西部生产结构与要素为中心,提升西部经济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西部特色经济,通过短期建立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长期开展高效的服务产业的结构模式,全面发展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进而提升西部地区的区域竞争优势。此外,在长期发展服务业基础上,需可通过极化效应增加西部服务产业产值,进而采用产业溢出效应外延,整体促进西部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良智.把成都建成“创业之城、圆梦之都”[J].中国经贸导刊,2016(18).
[2]邓富民,邓龙安.西部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与转变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9).
[3]张唯实.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J].经济纵横,2009(23).
[4]陈艺.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区域特征及其带动效应[J].城市发展研究2009(5).
[5]眭海霞,陈俊江.城市国际化视域中的成都城市形象定位研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4(5).
作者简介:蒋仪(1999-),女,四川遂宁人,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学历:高中,研究方向:经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