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宇
到乡下去,穿着时尚靓装的小媳妇们都在玩手机、刷微信,再也看不到妇女们坐在街头巷尾一边聊天一边纳鞋底的场景了。我是穿着布鞋长大的,那时候的妇女们,除了田里的农活儿,回到家做饭喂猪,其余时间就被纺花织布、做衣做鞋这些针线活儿给捆绑了。打牌、看戏是奢侈的事情,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熬到份上才有资格享受。尤其是做布鞋,费时费力,家里若是有几个顽皮的男孩子,一双布鞋穿不到两个月,鞋面上破了口,鞋底磨了洞,真够做母亲的忙活了。
做布鞋,首先要抿褙子。找一些旧衣服,剪成布片儿,赶上好天气,用面粉熬一锅粥,做糨糊,在木板上涂一层糨糊,贴一层布片儿,连贴七八层,自然晒干,褙子就做成了。没有木板,砧板、门板也被派上了用场。接下来,根据穿鞋人的脚码大小,找出鞋样儿,按着鞋样儿用褙子复制,七八层摞在一起,就开始最重要的一道工序,纳鞋底了。
鞋样儿是预先做好的。如果没有鞋样儿,要去找适合穿鞋人的鞋样儿,复制一个,叫剔鞋样儿。鞋样儿夹放在厚厚的书本中,这个书本是家家必备的,把书本压在炕席底下,平整不走样儿。
纳鞋底,也就是把几层褙子先做成鞋底的形状,用备好的专用绳子,破个纫头,穿进大号钢针尾部的针鼻儿,就开始纳鞋底了。绳子叫纳底绳子,是用纺车把棉线合在一起做成的。鞋底号称千层底,其实是极其夸张的,是把七八层褙子用细密的针脚勒紧,让鞋底变得硬挣耐磨。
纳鞋底的姿势很是优雅。女人们头上包一块花头巾,坐在街头巷尾的阳光下,或者油灯下,左手持鞋底,右手拿针,手指上戴着顶针。顶针其实是一个麻面铁环,借助于麻面的坑坑洼洼,用力把钢针顶进鞋底,从另一面拔出来。为了让钢针更容易穿过鞋底,女人们下意识地把钢针在头发上抹一下,头油能让针尖更滑腻。有的老年妇女,手上没力气,用针锥,先在鞋底上打洞。针锥一头是木柄,一头是更大号的钢针,在鞋底上扎了洞,钢针会很容易穿过鞋底。从另一面拔出来的时候,也需要力气,妇女们经常拔几下拔不出来,用手指在嘴唇上蘸唾沫,就拔出来了。实在费力,就随身带着小钳子,用小钳子把钢针拔出来。钢针拔出来,绳子长,要扬几次胳膊,把绳子勒紧,这一个针脚才算完成。一只鞋底,往往要几百、上千个针脚,该需要多么大的耐力啊。
鞋底有净面和毛面之分。净面是在每层褙子的边缘镶一圈儿白布条,几层摞起来,做出来的鞋底更加精致漂亮。
鞋底做好了,开始做鞋面,拿出鞋面布,按照鞋样儿剪裁。男人用黑色、灰色,女人用花花绿绿的颜色,做成鞋帮。鞋帮跟鞋底连接在一起这道工序叫绱鞋,用纳底绳子一针针把鞋帮与鞋底纳实,一双新布鞋就宣告做成了。
布鞋有单鞋、夹鞋和棉鞋之分,分别在夏季、春秋季和冬季穿。在形状上,布鞋有敞口鞋、方口鞋和懒汉鞋之分。最难做的是棉鞋,也叫靴子,鞋底、鞋面都套着棉花,厚实,做起来很费力。做好了还要在鞋面上打眼,用于系鞋带,保暖性能好。后来发明了一种容易做的方法,看上去像包子,干脆叫豆包靴子。豆包靴子的保暖性能远远不如带有鞋眼的靴子。
曾记得我小时候爱玩,每天在村街上疯跑,用脚尖踢小石子,一双新布鞋穿不了一个月就穿旧了,鞋底有了洞。母亲为一家六口人做鞋,每天晚上很晚才睡,手上布满了老膙,粗糙得像枣树皮,一到冬天就缠上橡皮膏。我目睹過母亲被钢针刺伤了手指,大叫一声,把手指放在嘴里吸吮。半夜里,我被一泡尿憋醒了,揉着眼睛起来撒尿,母亲还在昏黄的油灯下纳鞋底、绱鞋。为了过年或者串亲戚能让我们穿上新布鞋,熬夜是经常的事儿。我们家的柜子里总是有新布鞋。用母亲的话说,早晚要穿的,提前做好备着,穿的时候不会抓瞎。有时半夜里,我迷迷糊糊地被母亲叫醒,炕边放着一双新布鞋,母亲让我起来试试,是不是合脚。
穿新鞋是很累人的,脚趾头被夹得很疼。但是很快就变得软乎了,感觉舒服了。布鞋吸汗、透气,更有母爱在里面,走起路来铿锵有力,倍感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