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英《静学文集》版本考

2017-03-23 19:53杨宜师
青年文学家 2017年5期
关键词:版本

摘 要:《静学文集》是明初浙东文人王叔英的作品集。王叔英於靖难殉节后,文集也遭到禁毁,经后人收集遗稿,刊印成《静学文集》。文集多次刊刻,但旋刻旋毁,流传不广。现存世版本共有五种,刊刻及收录内容存有差异。

关键词:王叔英;《静学文集》;版本

作者简介:杨宜师(1991-),女,甘肃兰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02

王叔英名原采,字叔英,以字行,别号静学,台州黄岩人,其作品秉承了明初浙东文学经世致用的特征。《黄岩县志》言“《简明目录》云其文规橅昌黎稍失之拘而特为谨严”[1]、《明史》记 “(《与方正学书书》)深言井田不可行,其通达政体远在孝孺之上。”[2]对于王叔英文集的发现及讨论,对浙东文学群体研究有补益作用。

一、《静学文集》编纂与刊刻

王叔英文集称《静学文集》,又称《静学斋文集》或《静学斋稿》,据林佑《静学文集原序》判断文集应成书于洪武年间。永乐时文集一度遭到禁毁,现可见的作品多是由杨士奇保存、经成化同邑谢省首次刊刻流传,同时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杨士奇“常欲纂集叔英之文,求无完本,深悼惜之” [3]谢省《静学文集序》记“林先生所序之文,弃散不存,此则十之一二”[4]可知《静学文集》不是王叔英作品的全集。

《静学文集》多次付梓,明清两代共刊刻六次,民国时期刊刻一次,文集作品数目也在刊刻过程中不断辑补。文集初刻于明成化壬辰年(1472),二卷本,谢省募辑文章刊刻并为之序,徐孚为《跋》,谢铎《赤城新志》记 “《静学文集》有版刻”[5]即指此本。二刻于明万历丙子年(1576),二卷本,由当时太平县事翁仲益主持刊刻,补加《汉阳祈雨文》三首、黄绾《王静学先生传》。三刻于清康熙乙酉年(1705),二卷本,郭镇邦主持刊刻。四刻于清嘉庆甲子年(1804),二卷本,由同邑项调阳及裔孙王秉乾、王国永主持刊刻,文集增加《利害策》及弔谒诗。五刻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三卷本,由广东顺德龙裕光主持刊刻。六刻于宣统庚戌年(1910),刊刻情况没有详细记载,只可从刘承干《书静学王先生文集后》“是集凡五刻,一明成化壬辰,一万历丙子,一国朝康熙乙酉,一嘉庆甲子,一宣统庚戌”得知刊刻时间。七刻于民国七年(1920),三卷本,由吴兴刘承干主持刊刻。

二、《静学文集》流传及版本

兹根据藏书目录与题记可知《静学文集》通行本有一卷、二卷和三卷本。另有五卷本及六卷本流传记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中记“静嘉堂秘籍志有钞本,并载光绪王棻跋‘今复据《赤城论谏录》补《资治策》八首,并序一首,厘为三卷,附序跋、传记等十六首,并弔谒诗七首,为首末二卷,计共五卷”[6],《善本书室藏书志》记“又闻胡心耘有旧钞本六卷,附录一卷,乱后不知书在人间否?” [7]今存世的《静学文集》版本有五种,版本简示信息如下:

(一)四库全书本

一卷本,底本为“两淮马裕家藏本”,原本亡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指出一卷本即是万历再刻本[8]。版式:单鱼尾,左右双栏,白口,半叶八行,行二十一字。 缩印本。板心上方题《钦定四库全书》,鱼尾下题《静学文集》及页码。四库本内容仅载序、记二体三十篇。黄绾《本传》中提及的《资治八策》及《与正学书》未曾收录。文集卷首有黄绾《静学文集本传》、林佑《静学文集原序》,卷末有徐孚《书静学文集后》。四库本提要内容中有两处失考的地方:一为以徐孚为徐敬孚,盖《跋》所记“徐孚敬书”誤传,一为以谢省为谢世修,不知世修为谢省字。

(二)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

二卷本,藏于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版式:单鱼尾,左右双栏,白口,半叶九行, 行二十一字。有藏书印:“王氏二十八宿研/斋秘籍之印”、“恭/绰”朱文方印、“遐庵/经眼”白文方印、“玉父”白文长方印。卷首有郭镇邦《王静学先生文集序》、翁仲益《静学文集序》、林佑《静学文集原序》。卷末有谢省跋《静学王先生文集后序》、杨旻跋《书静学王先生文集》。据《螺树山房丛书》本龙裕光注:“谨案静学文集二卷初刻于成化壬辰……三刻于康熙乙酉至庚戌[9]始竣。”[10]庚寅年即康熙四十九年,此本是文集三刻本,也是现存最早的二卷本的完整刻本,未见。据《黄岩县志》记载,可略知此版本信息:

案今所传本乃康熙太平参将郭镇邦所刻,上卷序二十首记十首,下卷杂文三十三首杂诗十四首,首末附序跋、传、状、碑记等十二首,其《与方正学论井田书》已载集中,殆后人所补辑者。[11]

(三)清光绪十七年王棻钞本

三卷本,藏于南京图书馆,文集有丁丙跋,未见。

(四)《螺树山房丛书》本

此本由清广东顺德罗裕光所辑,。三卷本,作为《螺树山房丛书》一部分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刊刻。书名为《王静学文集》,左侧有“粤垣元妙观明义书局藏板”的牌记。版式:双鱼尾、左右单栏,白口,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版心中题《静学文集》卷数及页码,牌心下方题螺树山房丛书。文集卷首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项调阳、郭镇邦、翁仲益及林佑的《静学文集序》,陈纪《静学王先生事述》,《门生杨士奇奠文》,叶良佩《静学王先生行实》,蔡潮《忠节祠记》,黄绾《王静学先生传》。卷末记徐孚《静学王先生文集后》、翁仲益等《忠节祠碑》、朱元允等《重修忠节祠记》、施纪等《谒静学先生墓诗》、金诚所等《谒忠节祠诗》。

(五)《嘉业堂丛书》本

三卷本,也称民国七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序刊本。底本为金嗣献本,此刻本版式:单鱼尾,左右单栏,白口,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文集另有补遗一卷补录一卷。卷首记《明史本传》,《钦定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林佑和翁仲益的《原序》,郭镇邦和项调阳的《王静学先生序》。卷末《补遗》载《书林齐民祷雨有感后》、《又跋》、《游委羽山诗》三首。《附录》载陈纪《静学王先生事述》,叶良佩《静学王先生行实》,黄绾《王静学先生传》,杨士奇《奠文》,蔡潮《忠节祠记》,翁仲益等《忠节祠碑》,朱元允《重修忠节祠记》,王舟瑶《王氏二女井记》,施纪、林国材等所作《谒静学先生墓诗》。此外,此本在《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别集类》后作注时仍以徐孚为徐敬孚,刘承干在刊刻过程没有更改,为此本一失考之处。

综上所述,《静学文集》初以二卷本行世,自刊行后,共经历了七次刊刻,内容有所辑补。现存的五种版本中,清康熙四十九年刻本(三刻本)是现存最完整的二卷本,四库本虽以万历再刻本为底本,但只记卷一内容,研究价值减低。王棻钞本、螺树山房丛书本和嘉业堂丛书本都三卷本,收录作品最全面,将三者对校,可以得到最完善的文本。

注释:

[1]徐士銮《黄岩县志》卷二八《艺文志·书录》,清光绪三年刊本,第2214页。

[2]张廷玉《明史》卷一四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53页。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册》卷三十三,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611页。

[4]谢省《静学王先生文集后序》,民国七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序刊本,第257页。

[5]谢铎《赤城新志》卷二一,明弘治刻嘉靖递修本,第611页。

[6]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王欣夫辑,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483页。

[7]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三十五,光绪二十七年钱塘丁氏刻本,第598页。

[8]同注释2。

[9]庚戌应为庚寅,康熙庚戌年为康熙九年,康熙乙酉年为四十四年,康熙庚寅年为四十九年。

[10]载于《静学文集》,螺树山房丛书本,第12页。

[11]徐士銮《黄岩县志》卷二八《艺文志 书录》,清光绪三年刊本,第2214页。

參考文献:

[1]王原采.静学文集[M].景印文渊阁四库藏书,第1235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1986.

[2]王叔英.王静学文集三卷首一卷末一卷[M].清光绪间顺德龙氏刻本.螺树山房丛书,第一册,第260页.

[3]王叔英.王静学先生文集三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M].民国七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序刊本.1920.

[4]谢铎.赤城论谏录[M].黄孔昭辑.清王氏柔桥隐居钞本.

[5]张廷玉.明史[M].卷一四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

[6]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册[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33.

[7]沈翼机.浙江通志[M].清乾隆元年重修本.1736.

[8]徐士銮.黄岩县志[M].清光绪三年刊本.1877.

[9]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M].钱塘丁氏刻本.1901.

[10]胡玉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M].王欣夫辑.北京:中华书局,1964.

猜你喜欢
版本
《武林旧事》版本考略
浅谈《红楼梦》的版本
《全宋文》所收陈师道《答张文潜书》校勘拾遗
古籍版本鉴定
《体能训练》通用教材不同版本的历史溯源及其训练学比较研究
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考论
善本戏曲丛刊中的关公戏著录研究
《辞赋标义》的编者、版本及其赋学观
《经效产宝》考证
《文心雕龙》版本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