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
改革开放后30多年来,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中国旅游空间实践蓬勃发展之际,在一些地区或领域出现了空间生产和空间不正义问题,这违背了社会主义国家旅游空间实践的根本价值取向,也严重阻碍了中国未来旅游业的理性发展,中国旅游空间实践正面临一个将空间正义思想和理论应用于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大好时机。只有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对话与合作,才能建立并推动空间正义的中国化,以及在旅游实践和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这也是旅游空间实践和学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空间正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其思想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但从严格意义上直到最近十几年,才被作为专门术语进行讨论,在旅游研究和实践领域则是近几年才有零零星星的文献涉及于此。虽然每个人对空间正义的解读存在差异,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历史上有什么样的空间正义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空间实践观。可见,空间正义观与空间实践观密不可分。当前,中国对外正以全新的姿态参与全球化进程,对內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包括旅游在内的诸多领域战略的实施凸显了空间及其正义理念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旅游学刊》2017年第3期和第4期笔谈特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就“旅游空间正义的伦理和实践反思”进行讨论。这两期笔谈是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GL076)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70800)的支撑,凝聚了来自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城市规划、旅游等领域的力量,大家秉持开放和批判的精神,分别从空间生产权能、正义维度、资本积累、超越正义之争等层面进行了大讨论和大争鸣。本次笔谈是众多专家就旅游空间正义议题在国内第一次集体发声,诚望能促进空间正义在旅游研究中的讨论,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