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涛,邓新梅
面向学科建设的分馆资源配置与知识服务共享策略
武涛,邓新梅
针对优势学科建设中图书资源共享不足的现状,分析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探讨分馆资源配置与知识服务共享策略。
学科建设;分馆资源配置;知识服务共享
互联网正在悄悄地改变着图书馆的知识服务生态,其服务范围正在从早期的文献服务、近期的信息服务向高端的知识服务发展。在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馆知识服务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服务环境的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之前,图书馆拥有最丰富的文献资源,借阅或者查询文献资料是离不开它的;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的文献资源无处不在,用户利用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借助各种搜索引擎,便可以查询获取文献资源。第二,服务目标的变化。之前,用户主要关注的是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是否充足,获取相关文献资料采用手工查询的方式;如今图书馆服务目标已悄然变化,用户更关心的是获取文献信息的便捷和高效,更加关注获取知识的工具。这对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服务项目或者服务内容的变化。现代教育内容的变化在于:教育不是仅仅将现代科学技术、发明和发现等传授给学生,而是从更广泛的学科角度对课程进行整合,注重综合性的服务。例如,以往的工科教学局限于单个学科,将课程划分为一个个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如今,需要从综合角度将工科教学视为一个事物整体,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因此,在知识服务项目或者服务内容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国外流行的以项目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出现了一个复合词:STEAM,其中,第一个字母S表示科学,依照次序T、E、A、M分别表示技术、工程、美育和数学,这意味着将科学、技术、工程、美学以及数学结合起来,这是之前少有的关于知识服务内容的变化。第四,服务模式的变化。在大互联时代,知识自助服务就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逐渐代替了一部分人工服务,自助与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将日趋增多。以往以人工服务为主的模式因为馆员少,难以公平地照顾到各个方面的需要,个性化的自助服务可以降低人工服务的工作强度。第五,馆员与被服务对象关系的变化。馆员正在由传统服务中信息的提供者、甚至是唯一提供者逐渐转变为用户获取信息的协助者、咨询者以及合作者。馆员更多的是为用户提供搜集信息的指导帮助。
新一代信息技术给知识服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图书馆知识服务面临挑战,尤其是图书资源配置与知识服务方面。面向学科建设,实施分馆资源配置与知识服务共享应当是一种比较好的服务策略,这给高校图书馆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学科化服务的概念
相较传统的图书借阅、文献信息以及参考咨询等服务,学科服务对馆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馆员必须深入到科研教学前沿,为用户提供更多专业的信息导航与资源服务。因此,学科化服务是一项针对性很强的开拓性服务。人类将长期积累的知识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不同的知识集合,这就是学科的概念。学科化服务意味着信息服务是根据学科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而非按照对文献工作流程进行的,其服务基于知识内容,而非简单的文献搜集和传输服务。它借助学科化、知识化的信息服务,以支持教学科研活动的创新,其根本目标是使信息服务直接满足用户对知识的需求。这种服务本身就是教学、科研活动与其他社会服务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1-4]。随着专业分工日益精细,个人专业研究领域会变得越来越窄,许多问题需要多学科协同才能解决,这给图书馆提供了广阔的创新服务和发展空间。
(二)学科化服务的基本特征
与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相比[5-6],学科化服务呈现出明显的特征:第一,高知识含量的增值服务。馆员创新性的学科化服务能够带来增值,是按照用户需要提供的具有独特价值的知识产品,为用户问题提供解答甚至是直接解决问题,针对性强。同时,学科化服务还可帮助用户获得更多的信息导航与专业资源。第二,因人而异的服务。学科化服务是直接面向个别用户的学科化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不仅需要显性知识,更需要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是与个人经历、阅历和经验紧密相关的,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当然服务也会因人而异。第三,动态交互式服务。随着教学科研的进展,用户资源需求不断变化,以用户为中心意味着服务必须贯穿用户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因此,服务过程中只能是交互式的动态服务。第四,主动式服务。只有建立畅通的信息需求渠道,基于对用户需求的了解,主动与用户进行持续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才可能将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加以综合归纳,给用户提供有效的知识服务。第五,服务形式的多层次与全方位性。学科服务结构比较复杂,对馆员整体素质水平要求相对较高,单纯靠个别馆员完成学科服务几乎不可能,应借助学科团队,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共享团队积累的隐性知识,以应对和满足多层次、全方位性学科化服务的需要。
学科建设既需要强大的信息资源支持,也需要深层次定题化的知识服务,为了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与集体智慧,有必要兼顾个性化、专业化、互动化与共享化等各方面需求。为此,必须扭转图书馆传统的“坐等上门”服务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实现“主动上门”服务。基于学科化服务的基本特征,必须构建联合协作平台化服务机制,否则很难实现学科化的知识共享服务。显然,相比于传统服务机制,联合协作平台化服务机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借鉴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的概念[7],可以更加合理有序地配置数字资源,从而可从战略层面对纳入知识管理的数字资源进行整体规划,扩大服务资源与服务视野。在联合协作平台化服务机制中,重点在于分馆资源配置和共享服务保障机制。
(一)分馆资源配置
合理的资源配置有利于资源的有效汇集,建立联合的协作平台可以适应学科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多个校园与多个图书馆可以组建成联邦式的图书馆,并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在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方面做一些富有弹性的灵活调整,轻易地跨越单个图书馆的边界,更好地支持学科建设在教学、科研与社会交流的知识服务需要。联合协作平台因其具备互操作性与兼容性,实现跨平台的沟通与交流确保有效地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目前国内“985”“211”等高校大多都在不同程度上组建了联邦式图书馆。借助联合协作平台,克服各个高校因为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和数据源的异构性等难题,既有利于实现各个高校数字资源的独立管理,又能够做到各个高校数字资源之间的高度兼容,从而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数据信息共享。在数字资源配置方面,有的高校甚至将院系资料室都纳入为数字资源分馆,联邦式图书馆既解决了在用户结构上由于分散而难于管理,又保持了系统局部应用的高度自治性,基于各应用系统的集成,为联合协作平台提供了透明、统一的全局操作性,因此,分馆资源配置是信息资源共享的文献资源保障物质基础。
(二)共享服务保障机制
学科化共享服务需要建立强而有力的运行机制,才能确保联合协作体系内的所属高校能够流畅地共享资源与服务,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利益协调、监督评估以及安全机制[8]。
1.组织管理机制
学科化服务正在改变传统服务的界限、形式和模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服务的内涵独特、效能更高的服务模式。通过各个机制的联合驱动作用,逐步转变传统服务模式。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制,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的原则,实现优化管理、强化服务和提高运行效率的目的。例如,通过学习机制、培训机制,提升馆员服务的业务能力与职业道德素养;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激发工作热情,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建立整合机制,整合优秀的管理文化,发挥团队协同效应;建立服务质量考核与评估制度,确保目标的实现;建立约束机制,践行标准业务流程与规章制度等。
2.利益协调机制
跨院校跨地区学科化联合协作服务的实现,必须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差异,如服务管理的机制、设置的学科专业、经费来源的渠道、配置设备的条件等,为调动成员各方面的积极性,必须建立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在共享资源、共同受益的前提下,确保各方利益不受侵犯,以平等自愿、互惠互利为准绳,协调好高校与高校之间、学科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利益,基于工作贡献与业绩考核,在利益分配方面也要有章可循,利益协调机制和约束与激励机制一样是同等重要的。
3.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监督评估机制,有利于借助激励、约束和管理机制促进联合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与优化。例如,浅层次评价的内容可以包括用户抱怨与满意的程度,服务效果的预期与感知价值等,深层次评价的内容包括服务能力与质量,例如,服务有效性与全面性等。服务管理的监督评估,如管理档案是否规范等。
4.安全机制
技术安全保障对实现跨高校、跨网络的共享服务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在法律、法规条例框架下规范体系成员行为,并且构建安全可靠的联合服务环境和认证平台,确保联合服务的顺利开展。为此,应当设计用户认证和授权管理体系,但该平台无权修改后台数据库,仅限于对相关专业数据库信息的检索与浏览;管理员平台有更大的权限,根据授权管理员可直接进入系统管理模块,并进行任意的操作,在安全机制中,只有实施用户权限分级管理,才能确保系统的保密性、数据的安全性和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
知识服务共享策略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共享策略服务,涉及文献资源扩展、组织管理等诸多问题。由于单个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有限,要实现跨校的知识服务共享,比较理想的方式是借助合作联盟获取更多的文献资源,实施单个图书馆的服务外延,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原则,以合作共建方式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9-10]。
(一)共建共管的联邦式合作联盟
联邦式合作联盟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协调中心。由于是按照共享服务机制联合共建的,因此,联盟有权在合作联盟内协调各个图书馆的业务和活动。例如,为缓解资金困难,可以通过共同投资,并由盟内一个学校直接管理,统筹安排经费。这样既能兼顾文献资源面的广度,又能突出文献建设的深度,扩展文献资源服务的外延,进一步丰富联盟数字资源。联盟内部各个成员单位在拥有大量信息资源的同时,其利益并没有因此受损,成员单位不仅拥有各自独立的数据资源,如数据库、检索系统以及发布系统等,而且还能拥有更高的联合协作平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方共赢。当前,国内许多高校图书馆基于云计算技术共建了联邦式合作联盟。首先,通过云计算技术使相关服务器连通,从而获得超级计算能力;然后,借助云计算模式,以易扩展的方式,结合实际需要,采用学术搜索引擎通过网络就可以搜索获得所需的文献资源,包括学术论文、国际会议、权威期刊等。新一代搜索引擎具备数据挖掘分析、智能化、个性化、学术圈等特色,常用的十大学术搜索引擎包括Google,Scirus,Isheu,Vascoda,A9,Findarticles,Sciseek,Ojose,百度,Infomine等。国内普遍采用的百度学术搜索,就是一个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检索的学术资源搜索平台,旨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最好的科研体验,涵盖了各类学术期刊、会议论文等文献资源。各大学术搜索引擎特色各异,如Google学术搜索(http://scholar.google.com/),列出了被其他文章的引用次数,排列出文章的不同版本并且滤掉了普通搜索结果中大量的垃圾信息;又如 Vascoda(http://www.vascoda.de/),集成了图书馆的收藏、文献数据库和附加的学术内容,注重特定主题的聚合,是一个交叉学科门户网站的原型。总之,基于云计算的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联合协作平台可将不同数据库的元数据化零为整并将其无缝集成,从而形成一个由全文数据及元数据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这种共建的联邦式合作联盟为学科文献数据资源的共享服务提供了足够充分的技术手段保障,也为联盟共管提供了强大的物资基础支撑。
(二)知识服务的共享策略
这里的知识服务是指直接为学科建设服务,即有针对性地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学科建设需要提炼出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用以解决用户问题的服务,它不同于传统的信息服务,因此,知识服务是一个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其内涵在于:它是基于用户目标驱动的服务,究竟给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不是传统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获取;按照问题和问题环境确定用户需求,是面向知识内容的服务,服务提供的是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而传统是仅仅满足于具体信息、数据或文献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贡献体现在对信息和知识不断查询、分析、组织过程中最终给出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知识服务是针对动态过程的服务,而非传统基于固有过程或固有内容的服务;特别值得关注和强调的是,知识服务是图书馆馆员利用独特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的增值服务,提供的知识产品具有独特的价值,这是凭借用户的知识和能力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学科建设的知识用户直接创造了价值。知识共享服务是指合作联盟内各个成员之间彼此相互交流知识,使知识交流由盟内的个人扩散到整个合作联盟组织的层面,因此,组织内部各个成员都可借助查询组织知识而获得学科内相关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从而提高知识服务效率。基于联合协作平台的知识服务共享策略构建的知识服务系统,具有以下显著特征:与平台、语言的无关性,支持盟内各个成员单位的知识库建设,更易于知识的重用与共享;约束性的知识录入机制可以确保快速的知识定位,以提供优化的快捷便利的知识加工页面,也便于修改、增加、删除、导入、导出、备份等调整,操作使用非常灵活。基于联合协作平台,可以实现互惠互利、优势互补,采用知识服务的共享策略,使各馆资源得以广泛的共享。
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改变了知识服务的“生态”,为知识服务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联合协作平台构建有利于数字资源的整合,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与知识服务共享,拓宽知识发现途径,更有效地实现与提升知识服务的价值,满足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需要。
[1]叶丹.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以合肥市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2010.
[2]孙琼.高校与城市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思考-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5(2).
[3]刘健.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图书馆知识生态化机理与技术实现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卢艺生.区域数字资源联合共建共享服务策略初探:以佛山市联合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4(5).
[5]张红芹,赵乃瑄.国内典型区域跨系统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6(7).
[6]武克涵.台湾地区跨系统图书馆联盟管理及运作模式探析:以 NDDS 和 ConCERT 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11).
[7]郑伟.联邦式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型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8]李森森.高校图书馆学科化联合信息服务体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9]蓝晓霞.云计算视域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策略[J].情报探索,2013(9).
[10]张伟.图书馆“一站式”决策信息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33(5).
(编辑:王苑岭)
G250
A
1673-1999(2017)08-0092-03
武涛(1971—),女,医师,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管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信息管理;邓新梅(1969—),女,硕士,重庆科技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信息资源化及其管理技术。
2017-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