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型企业如何在我国政府采购中寻找出路

2017-03-22 11:21郑欣王源富
商情 2017年4期
关键词:集中采购政府采购中小企业

郑欣+王源富

【摘要】本文拟从政府采购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小型企业在其集中采购模式中的出路。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阐述。在对我国政府采购现状进行了简单总结归纳之后,又对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一個较为简短的总结,接下来,结合政府采购的现状以及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就政府采购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四点政府采购的问题以及其对中小型企业的负面影响。最后,将结合以上四点政府采购的问题,就中小型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出路,总结现有的应对策略,并提出笔者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政府采购 中小企业 集中采购

第一部分 引言

从世界范围看,中小企业的重要性都不容置疑。在中国,它们占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60%的GDP,缴纳了50%的税收,提供了近80%的就业岗位。而美国的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5%以上,提供了64%的新增工作机会,生产了50%的非农GDP,单位员工专利占有量是大公司的14 倍;在欧盟我们也可以看到类似的统计数据。正是中小企业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及其与大公司相比在市场竞争和政策制定上的弱势地位,使各国取得共识——对中小企业应施以特别政策。

从近几年颁布的法规条例我们不难发现各级政府都在为促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努力,例如,2011年6月1日《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正式施行;今年2月底,《北京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草稿推出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其中关于“政府采购优先面小中小企业”的条款引人注目,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国现在的政府采购模式半集中半分散的采购模式,即由专门的政府采购机构负责部分项目的采购,而其他的则由各单位自行采购。同时,我国的政府采购中集中采购占了很大的比重,列入集中采购目录和达到一定采购金额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集中采购。那么在面对我国政府采购以集中采购模式为主导的大环境下,中小型企业怎么和大企业竞争?即使,在得到政府特殊关照的前提下,中小型企业是否真的能够胜任政府采购这个重担子?

第二部分 我国政府采购现状

从1998年全面推行以来,我国政府采购的规模迅速扩大,从1998年的31亿元到2008年的5990亿元,2009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突破7000亿元。政府采购规模的持续增长,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成果显现;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从2003年到2008年,我国政府采购资金年节约率在11%左右;采购信息公开程度也大幅度提高,2009年,财政部门户网站全年信息上载量为24.2万条,比2008年增加13.8万条,2010年,财政部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信息31万余条,比2009年增加6.8万余条。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也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政府采购法规,我国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形成,为依法开展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证。

从我国目前实行政府采购的现状来看,政府采购制度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且极大程度上规范了财政支出行为,提高了财政资金支出的效率,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比较成功的一项改革。但是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还存在有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第三部分 中小型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中小企业对外开放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但中小企业也存在一些老大难的问题亟待解决。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不足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融资难成中小企业心头之痛,由于长期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和获取资金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成为长期困扰制约中小企业发展与生存的瓶颈问题;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又一生存性问题,健全的立法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第四部分 政府采购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

由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针对中小企业遇到的一些问题,我国十分重视也积极寻找办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问题。从近年来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投标、中标和签订合同的情况看,我国法律条例的落实还有些不尽人意。我国政府采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中小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作用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经过查阅资料,我发现,政府采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很大。

一是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是以集中式采购为主,分散采购为辅的采购形式。在这种集中式的政府采购形式下,中小企业被置于不利地位。在将多个政府采购项目科学的捆绑在一起的同时,可以通过大宗采购和降低行政成本来提高效率,然而往往只有大企业或企业组合才有实力承接大项目,相对而言,中小企业首先将面对能否胜任政府采购这个任务的问题,同时,还要面对大企业的激烈竞争。

二是政府采购信息不透明,中小型企业往往很难取得有效的招标信息或者取得招标信息的成本很高。

三是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的贪污腐败问题,使中小企业间接的受到了影响。

四是我国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是公开招标的方式,即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可以来竞标,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是相当不利的。

第五部分 中小型企业应对策略

我们结合政府采购的现状以及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就政府采购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四点政府采购的问题以及其对中小型企业的负面影响。那么,最后我们将结合以上四点政府采购的问题,就中小型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出路,总结现有的应对策略,并提出笔者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一是中小企业要以诚示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形象,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水准,樹立诚信形象,恪守诚信原则,靠诚信开拓市场份额。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自觉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积极地配合采购机构和采购人的工作,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机制。

二是中小企业要掌握市场规则。要善于向对手、“好手”学习,掌握窍门和技巧,要研究学习政府采购及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并自觉遵守“游戏规则”,争取及早入门。供应商应务必认真研读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提高投标的有效性和“命中率”。

三是中小企业要借力发力。通过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合作,可以弥补自身技术资质、特殊资格条件方面的不足,以大企业为老师,学习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并以此为起跳平台,迅速地走向成熟。

四是采购人不能看轻中小企业。给中小企业以机会,采购人和供应商是政府采购活动中最重要的两类当事人,扩大并促进政府采购市场的竞争,不但是采购人的责任,也是采购人的义务,因此,采购人有责任有义务接纳中小企业,消除歧视和差别待遇。

五是监管部门要给中小企业“特别照顾”。要消除人为设置的门槛,要落实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为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提供业务咨询和政策指导,在不违反法律规定、确保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政府采购业务向新开办中小企业倾斜,促进中小企业群体的发展,对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坚持“一碗水端平”。

第六部分 总结思考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型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路还任重而道远。要想切实扶持中小型企业,必须严格做好政府采购的监督工作,将采购信息透明化,采购形式向半集中式半分散式发展,在招标方式的选择上要尽量照顾中小企业。同时,从中小企业的角度出发,中小型企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或改进,以巩固和提高自身在政府采购中的位置和竞争力。

一是成立中小企业组织联盟,将中小型企业的资源综合整理,相互合作,承接政府采购。

二是合理利用好扶持政策,充分理解相关条例,积极掌握政府采购信息,并为竞标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是提高企业素质,将自身企业的定位升高,提高企业形象。

四是敢于创新,创造政府采购的独特性需求,争取做到竞争对手有的我也有,我有的竞争对手不一定有。

五是积极寻找法律法规对自身权益进行保护,对于暗箱操作等政府采购行为应积极反对并进行举报。

参考文献:

[1]徐深义.财政部门如何加强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J].政府采购指导,2004。

[2]薛颖.政府采购会死中小企业福音吗?经济观察报,2013。

[3]林兵.目前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经济信息.2011。

[4]中国政府采购网.中小企业频道。

[5]中国政府采购网.政府采购小企业要有大眼光.2009。

[6]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问题.2010.

[7]百度百科.政府采购。

猜你喜欢
集中采购政府采购中小企业
强化电力企业物资计划集中采购的思考
政府采购商业保险服务刍议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的风险管理措施探讨
计量器具政府采购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