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生产运营和获利能力产生重要影响。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的发展历程,对营运资金作出清晰的界定,基于供应链、分渠道的内部细化流程作业两個层次上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提出改进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流程作业管理
一、前言
2015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为解决企业“两金”(应收款和存货)占资过大,有息负债居高不下,经营性现金流入不足等严重影响企业经济安全运行的问题,将“两金”压降工作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提高“两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其在企业资金中的占比就成为压降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由于“两金”代表的存货和应收账款是营运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讲,如何管理好企业的营运资金,如何科学合理有效配置企业营运资金是财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营运资金管理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地位突出,能否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不断提升企业资金运转的速度和获利能力,保证企业供产销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绩效。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两位专家曾实地调研大量美国的大型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结果表明财务负责人耗用在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工作上的时间至少超过三成。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应当成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经济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营运资金管理同样有了新的发展,融入了很多管理的新思想,供应商管理、施工生产管理、业主关系管理等为更好的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如虎添翼。但是在现实中,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与管理目前在我国相对滞后,出现资金短缺、应收账款变现难,应付账款使用不当、存货管理不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存在大量沉淀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于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企业更为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对营运资金作出界定的基础上,分层次进行营运资金管理,基于供应链、分渠道的内部细化流程作业两个层次上进行管理,实现资金管理的供需匹配,总体上均衡营运资金管理的风险与收益,进而实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最优化。
二、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最先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营运资金。截至70年代,学者们大多是从某个营运资金内容出发研究营运资金的改进问题,涉及营运资金改进的目标和内容、考评方法的确定等。W.D.Knight(1972)指出单独研究每项流动资产的最优水平是不合适的,当将个流动资产上的投资结合起来统一研究时,决策性质不能是效果最好,而应该是合理。Keith V.Smith(1979)认为每个营运资金管理项目的研究已经获得一定程度的进步,但将营运资金所有内容作为一个整体展开研究的进展不多,开始探讨了营运资金如何规划与控制。90年代以后,营运资金突破传统的单个项目的管理,开始从全局的角度对营运资金进行整体规划,从简单的依赖数学方法进行研究逐渐向以优化和加强供应链管理的方向转变,从流动资产周转率向营运资金周转期方向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于1997年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对美国最大的1000家企业进行营运资金调查(The Working Capital Survey),并且每年都会发布一次报告。2003年以前使用变现效率与营运资金周转期双指标对企业进行排名,之后只采用营运资金周转期这一指标。这一营运资金报告从2001年起一直强调将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关系作为重点管理,2002年度的题为“不要让供应链断裂”充分反映了企业应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于2005年提出构建“供应商、企业、客户”之间无缝连接的新思想。这些足以体现供应链管理思想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影响,基于供应链角度研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个必然趋势,并且在现实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DELL(戴尔)和APPLE(苹果)公司的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堪称典范,他们的营运资金周转期都是负数,他们不但不需要为企业经营活动垫支资金,而且能够为企业融通资金。
为寻求与国际惯例靠拢,1993年我国会计新制度出台,随后国内开始展开了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毛付根(1995)认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应当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着手,将流动资金的存量配置与其相应的资金来源联系起来,从总体上进行观察和研究。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应该将存货、应收账款与应付供应商的应付账款进行一定的匹配,减少公司垫付资金的额度。王竹泉、马广林(2005)提出跨区经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渠道控制上的新理念,并将营运资金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等相结合进行研究,以产品为中心的“推式”的渠道模式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拉式的渠道模式。这是基于渠道理念的新的开端。借鉴渠道管理经验,建筑企业可以将营运资金按照区域或者业主的类型进行分类管理。中国海洋大学营运资金研究课题组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开展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和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数据平台建设,将渠道管理理论引入到营运资金管理当中,提出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和“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王竹泉等(2007)在分析国内外营运资金研究的基础上,从经营管理的角度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可以进一步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渠道分为营销渠道的营运资金、生产渠道的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的营运资金。这也是本文研究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基础。
三、分层次营运资金管理
基于目前营运资金的3种分类模式,建筑企业营运资金具体分类如下:第一种是按照营运资金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将营运资金分为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等。第二种是按其随时间的变动特点进行分类,将营运资金分为临时性营运资金和永久性营运资金,研究的是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的组合问题。这两种分类方法存在很多问题,划分的类别过于简单,不利于营运资金周转期的精确衡量。所以,以王竹泉为主导的提出了第三种分类方法,将渠道关系管理引入营运资金管理当中,首先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进而将建筑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照渠道分成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缴税费)、施工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原材料存货+已完未验存货+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在途物资+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这种分类有助于清晰呈现建筑企业营运资金在每种不同渠道上的分布。为了提升建筑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实现企业营运资金风险偏好与收益预期的最优组合,需要分层次进行营运资金的管理,基于供应链、分渠道的内部细化流程作业两个角度。
(一)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
供应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到施工生产最后通过验工计价和工程移交给业主的供产销一系列过程,通过核心企业,将供应商、业主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信息、资金与物流的控制。供应链的目的是将链上每一节点企业进行整合,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实行共赢,最终实现互利合作。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有关生产经营与上下游企业协调的过程管理,不仅关系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也关系到上游供应商、下游业主等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的经营活动从采购活动开始一直到工程竣工及工程维护,供应链上每个企业之间具有一定依赖性,只有保持供应链上的资金顺畅和运营效率,每一节点企业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否则一旦发生资金断裂,受影响的不仅是单个企业,影响的更是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经营与合作的效率。因此,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是企业对于自身内部营运资金的管理应考虑上下游企业,通过与上下游的关系管理从而与之建立长远的合作关系,切实提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水平,继而提升自身的营运资金管理成效。对于建筑企业而言,一方面要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确保业主能够按时验工计价及按时支付工程款;另一方面也要跟供应商处理好关系,将业主的相关苛刻的支付条款转嫁给供应商,比如商业承兑汇票的背书或者对应的支付条款,以此才能保证整条供应链的资金不断裂,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的目的。
对于初始采购业务环节而言,企业对于营运资金项目的管理包括對原料、预付款、应付款、应付票据等的管理如何发挥最大功效主要取决于与上游企业的关系治理。在供应链的管理中,企业要控制采购环节的总成本除了考虑自身的资金状况、施工计划等外,还需要考虑业主的资金支付条件、供应商的状况、供应商的可选择情况、信用政策、市场状况等业务因素。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建立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获得与施工有关的高品质、及时的原材料,并且能够降低采购成本和存货成本,在延迟支付的情况下变相获得一定的融资。建筑企业应加强对应付账款的使用。即使应付款是一种短期的融资方式越晚付出则对企业越有利,但也同时会使企业的信誉下降,不利于持续融资,建筑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合理利用信用条件,选择最有实际利益的方式进行支付。对于最后的工程竣工移交环节(包括工程维护),与建筑企业联系最紧密的是业主,这是实现资金回流的重要环节,营运资金项目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缴税费等与业主密不可分,要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需要制定适用的信用政策和保持良好的业主关系,首先要确保业主能够及时进行验工计价并办理竣工移交,这样才能获取实现资金的及时回流的依据,进而控制坏账和收账费用,最大限度的使用预收账款等商业信用,或者使用银行保函替代各种保证金,加快资金的回笼,降低因应收账款的占用带来的资金紧缺和较高的机会成本,但这些都需要业主的积极配合,实现资金的供需匹配。
(二)分渠道的内部细化流程作业的营运资金管理
分渠道的内部细化流程作业的营运资金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更加细化的作业开展的营运资金管理。
王竹泉、张欣怡(2011)对业务流程管理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划分为三大核心流程对应建筑企业为:营销、施工以及采购,并且每一个流程又可分为具体的作业,更精细化地对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管理。我们将营销流程细分为业主关系管理、投标管理、结算管理等,对施工流程细分成材料发货、施工生产、设备维护调整、过程检验、装配、完成检验等作业,将采购流程则细划为备料计划、物资招标、供应商选择及关系管理、定单输送、合同处理、外部运送、分类验收、清算等。基于这样的逻辑,不同的作业都会有专属营运资金,由于每期作业流程都与前后流程相连接,并且当期完成会成为下期的一种投入,所以归属于该项作业的营运资金除了其自身占用的资金,还包括与前后联系形成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如果按渠道对其加总,该些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款就会抵消,即经营活动营运资金=营销渠道营运资金+施工渠道营运资金+采购渠道营运资金。从建筑企业来看,采购环节的在途物资到达施工现场后就变成施工环节的原材料存货,施工环节的已完未验存货在得到业主的验工计价后变成营销环节的应收账款,因此三大核心流程及其内部细化的作业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对业务流程的管理的同时也会影响相关的业务流程,所以应将不同渠道的营运资金以整合的视角进行管理,从而提升建筑企业的绩效。
四、建议及总结
建筑企业内部单独的营运资金项目管理已经不符合充满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的要求,实施以供应链视角的基于渠道关系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成为发展的必然。通过改进企业内部流程和加强跨区域的营运资金管理优化和整合发挥营运资金管理的功效,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死存亡。
因此,为了改善建筑企业当前营运资金运行效率低下的现状,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从供应链角度:站在业主、建筑企业和供应商的整个链条上,协商供应商的支付条件略低于业主支付条件,使得应付账款与应收账款匹配,确保建筑企业不成为偿债被告单位,从而确保整条供应链资金不断裂;另一方面从分渠道角度:1.营销渠道,实施以业主需求为中心的推式的分销管理,实现与业主需求的无缝对接,力争盈利能力和支付条件较好的施工合同;2.施工渠道,加强施工计划的精确性,合理提报备料计划,从而不造成原材料存货占用多余资金,并加强与业主沟通,及时取得业主验工计价,将已完未验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从而为收取业主工程款提供依据;3.采购渠道,尽量与供应商取得良好关系,要求供应商能及时供货保证施工生产且不过多过早供货导致占用资金,并与供应商协商一致以达到不影响企业信誉的情况下延迟支付的目的。
总之,本文通过对中外文献的回顾与总结,明晰目前营运资金的研究状况和成果,结合建筑企业当前的现状,指出应当从两个层次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树立以渠道管理为重心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理念,对建筑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从而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成效,进一步实现建筑企业“两金”压降的目标,提升自身的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与绩效。
参考文献:
[1]王竹泉,刘文静,高芳,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1997—2006[J].会计研究,2007,12:6975
[2]王竹泉,马广林,分销渠道控制:跨区分销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J].会计研究,2005(6):2833
[3]王竹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该向何处去?[J].财务与会计,2011,2
[4]王竹泉,张欣怡,业务流程管理对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机理研究[J].财务与会计,2011,5:1518
[5]曾仁杰,试论基于匹配原则的营运资金管理[J].财会月刊,2011,3;35
[6]泰书亚,李小娜,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以戴尔和联想为例[J].财务与会计,2011,5:1820
作者简介:
罗桂平(1983-),男,湖南衡阳人,中铁二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财会部,研究方向: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