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障碍成因及转化对策探讨

2017-03-22 08:19黄鹰
教师·上 2017年2期
关键词:学困生障碍初中数学

黄鹰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兼具严谨逻辑性与系统性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少学生对数学抱着畏难的学习态度,并伴有强烈的厌倦、恐惧心理,不仅影响到了学习成绩,对于其心理成长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针对学困生群体,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策略提升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障碍;对策;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学习障碍成因

1.学生方面

(1)基础不牢固。数学知识前后关联性大,初中数学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延伸,小学阶段数学基础不结实,初中数学学习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铺垫未打好,在不断的查漏补缺过程中,新旧知识断层,如一次方程知识没有掌握好,那进行二次方程运算时差错率会加大。

(2)学习兴趣不浓。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与乐不可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投身于学习中,思考与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反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学习过程中便会无精打采,特别是在初中数学学科一些抽象的概念、定理面前,学困生更是望而生畏。

(3)学习意志不强。具体来说,就是缺少学习的动机,无论是外部动机还是内部动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诱导,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自发性难以得到调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外部动机效应较弱且短暂,而内部动机才是持久有力的,在动机水平不高、学习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初中学困生容易产生畏难心理,遇到一点挫折就打退堂鼓。

(4)学习方法不科学。初中阶段数学知识难度增加,机械的死记硬背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初中数学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加强预习、复习强度,而这些往往是学困生所不具备的。学困生群体在数学学习中普遍不关注对知识的理解,对数学公式、定义等生搬硬套,无法将知识有机结合利用。

(5)缺少成功体验。学困生在缺少成功体验的背景下,对学习缺乏信心,在频繁的失败体验下,将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在数学考试这一评价方式下,学优生与学困生对于同一试题的难易理解不同,长此以往,致使学困生陷入数学学习困境中难以自拔。

2.教师方面

(1)学科教学特点。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性、抽象性等特点,明显缺少生动性与趣味性。沉闷、呆板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初中学生的探索欲望,吸引其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不当。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教师往往会不顾学困生的实际能力,采取传统教学方法,从而出现断链现象。在没有针对学困生开展针对性、启示式、诱导式教育的前提下,却要求学困生掌握与学优生同等的知识,久而久之,学困生对数学的畏难心理、厌学心理更重。

(3)教学态度需反思。相同的一道数学题,教师反复讲解后,有少数学生学习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会失去耐心,将责任归结为学生不努力、基础差等。这种教学态度会让学困生感觉受挫,自信心不断丧失。同时,一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也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提升专业水平,优化学困生的学习行为。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科学的教学策略

(1)妙导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新颖、有悬念的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乘方”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事例:国王问一位有功之臣要什么獎励,大臣说只要大王一粒米,以后每天都给前面一天两倍数量的米,国王觉得这个奖励太容易了,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国王的粮库就空了不少。在这一巧妙的导入下,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积极寻找这其中的奥秘,这就间接地调动了学生兴趣。

(2)增加动手操作实践。例如,在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学习时,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硬纸与剪刀。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剪纸,先剪一个三角形,再将两个角剪下来与另一角拼在一起,算三个角相加为多少度。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也更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

(3)创造成功体验。长期的挫败之下,学困生容易出现焦虑、萎靡的学习态度,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通过适当的任务设置,为学困生创造独立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时,针对学困生可以设计一道简单的应用题目:两个同学参加知识竞赛,规则为答对1题加3分,都回答正确得1分,甲同学比赛结束共得25分,那么甲同学总共答对了多少道题?针对知识点进行的问题设计难度减少,在解题过程中,学困生既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又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4)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针对数学学科逻辑性强、知识抽象的学科特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文字、图像、音乐等先进性、直观性的教学方式,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使枯燥的数学变得富有趣味性,使静态的数学问题解答过程富有动态性。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性质”教学时,可以借助网络搜索优秀的教学课件,并借助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的感官来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数学学困生而言,正确的预习方式可以帮助学困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让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印象。通过预先思考与记录,使学困生能够较好地跟上教学进度,对于其自学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意义。另外,指导正确的听课方式。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指导学困生领悟教师所讲的重点与难点,掌握解题思路,跟随着教课授课的逻辑,深入知识结构当中。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提出问题,遇到不懂的大胆地向教师提出“为什么”或者“请老师再讲一次”。在自己无法独立寻找到问题答案、解决思路时,要勇于向同学与教师请教,通过数学课堂的教学,使数学知识入脑、入心。复习计划的制订与执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学习弱点,为其量身制订合理的复习计划。例如,在“线段相等”的复习中,常见的方法有中点定义、等角对等边、中心对称性质,等等。教师可以挑选几种常见的方式如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等角对等边等,使学困生快速找到解题方法。同时,教师要强化初中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效果,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听课习惯、自主解决问题习惯、完成作业习惯以及大胆质疑、不懂就问等良好学习习惯。

3.良好的师生关系构建

作为教师,在面对普遍存在的学困生问题时,应树立“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可以发掘”的正确学生观,认识到学困生与学优生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异,都具有潜能,落后只是暂时的,是可以提升与改变的。同时,教师也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即不能以成绩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学困生在其他领域也有自己的长处,如果可以克服短处,发挥长处,同样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另外,教师还要树立平等的教学观念,即要给予学困生公平对待,不能因为学困生教育转化过程费时费力就出现懈怠,而应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开展学困生的转化教育。

作为教师,首先最基础的道德素养就是“爱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学习能力、兴趣等,才能更好地促使其进步,发掘其闪光点。其次,尊重学生。学困生群体心理通常更加脆弱与敏感,教师要以尊重的态度,尊重学生的意愿、了解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培育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感化学生。即针对学困生群体中一些惰性较强、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通过严格要求并加以感化,促使其成长进步。在严与爱的处理上,要做到严而有度、严中有爱。

参考文献:

[1]杨 勇,严 澄,蒋卯兔,等.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普遍特征和教育策略[J].考试周刊,2013(35).

[2]蒋艳琳.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研究[J].南北桥,2015(3).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范坑中学)

猜你喜欢
学困生障碍初中数学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跨越障碍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