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君睿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公允价值带来巨大打击,一时之间公允价值的存废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公允价值计量在危机中承受责难这一事实为出发点,公正地评价公允价值对危机的影响,然后从公允价值计量本身着手纠正了“始作俑者”的观点。最后,本文认为虽然公允价值计量在次貸危机中暴露出其可靠性不高等,但公允价值本身拥有的对市场真实有效的反应优势使其成为不可替代的计量属性。
【关键词】金融危机;公允价值;计量优越性
一、金融世界的灾难
2007年4月2日,从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开始,次贷危机爆发,随后房利美、房地美两家公司被接管,雷曼兄弟公司、美林集团倒下,次贷危机随即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发达经济体陷入全面衰退,新兴经济体也面临着严重冲击,引起全世界关注。次贷危机的复杂性,导致关于次贷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主要有房地产泡沫、货币政策失误、低利率、信用评级机构渎职、过度证券化等。
二、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危机中备受责难
市场上关于金融危机始作俑者的讨论争执不下的时候,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没能幸免。部分金融机构认为金融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元凶”之一。另外有部分人士认为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爆发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即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危机的“帮凶”,加重了金融危机,被指责应废除或暂停使用。2008年4月国际金融协会向证监会和FASB游说,要求允许银行中止使用公允价值会计。FASB被迫颁布了意见稿,从内容和实质看,是一种退步。在各方的强压下,IASB也被迫对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允许某些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在特定情况下可进行重分类,即实际上可以将这些资产从其交易账簿中移除。
三、辩证看待公允价值计量的不良影响
公正地从公允价值计量本身性质出发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微观视角
1.估价模型
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可观察信息来源消失,资产估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于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使用以前的估价模型所得到的公允价值,既不具有相关性又不具有可靠性,动摇了投资者的信任。
2.金融市场波动性
公允价值的大量运用,使金融市场波动性渗透到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带来系统风险:第一,公允价值对公司资产进行短期估价,从而在报表中引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波动;第二,公允价值在报表中引入的波动,通过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行动又导致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而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又将渗入整个经济系统,导致了资本配置的错误决策。
(二)宏观视角
1.金融加速器和会计加速器
公允价值的应用意味着任何流动性和价值波动都会立刻影响监管资本的水平。金融危机期间,公允价值计量导致金融机构按市价大幅减记资产,使亏损增加,资本充足率下降,引发市场加大资产抛售力度,进而形成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增加了将金融市场推向不稳定区域的概率。
2.资产市场混响效应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深化,将产生巨大的混响效应。单独分析每一个市场都非常稳定,但是混响效应将经济推向不稳定区域。公允价值的应用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引入到公司内部估价程序中,放大了混响效应;内部估价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市场波动性的相互影响,可能将经济推向不稳定的区域。
四、公允价值计量的拨乱反正
公允价值三大假设是使之有效的前提,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价格暴跌、回升、再暴跌,市场参与者进行不自愿的抛售交易。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之下,活跃市场被扑灭,市场价格瞬息万变,公允价值计量便失去了可靠的计量前提。只要金融危机和市场衰退在继续,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责难就不会停息。
有另外一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评价。金融界制造了房地产泡沫,才最终酿成灾难深重的金融危机。会计界并非金融危机的罪人,而是揭开金融危机面纱的功臣。会计界借助公允价值,及时、透明、公开地揭露金融资产泡沫,促使金融界、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正视和化解金融风险。倘若没有采用公允价值会计,投资者可能永远被掩盖在金融界创设的虚幻泡沫中(黄世忠,2008)。
五、公允价值计量的现在和未来
(一)表外估计的正确性
在表外,可以允许甚至应当鼓励某些估计,因为对重要事项进行有根据的预测和估计能够作为财务会计信息的必要补充,从而增进财务会计与报告有用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对财务会计来说,估计信息决不能取代历史的财务信息及其具有的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作用,作为企业财务会计与报告主导内容的历史的财务信息是不能被否定而变成估计的财务信息的。
(二)我国学者评价
黄世忠(2009)认为公允价值将会替代沿用了几百年的历史成本会计计量属性,成为未来最主要计量模式。谢诗芬(2010)认为公允价值适用于市场价格缺乏、其他计量属性无法适用的情况。于李胜(2011)在实证研究后指出对于资本市场定价能力,运用公允价值信息高于历史成本信息。邓传洲(2012)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公允价值无关,公允价值有助于提升市场的透明度,有着自身的优越性,不应被否定。
(三)改善公允价值计量
经过这次经济重创,公允价值计量也当然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缺陷,我们要凭借后金融危机时代会计制度大力改革的契机,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收到估值技术、市场条件和监管措施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在大力推行公允价值的过程中,更应该秉持谨而慎之的态度,制定切合我国经济市场的公允价值操作手册,明确未来公允价值前进的方向。
总之,在经历了存亡边缘的考验之后,公允价值计量在如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会计学者的重视。足以证明,经过更多的规范和完善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允价值计量必将成为会计计量的主流。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新企业会计准则.第一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邓传洲.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2(2):7-12
[3]葛家澍.公允价值计量面临全球金融风暴的考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3-10
[4]葛家澍.关于会计计量的新属性—公允价值[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1):3-5
[5]黄世忠.公允价值会计:面向21世纪的计量模式[J].会计研究[J].1997(1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