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现状及对策建议综述

2017-03-22 21:49郭琰
商情 2017年1期
关键词:转移建议

郭琰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劳动力,当今我国农村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资源的一大部分,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上涨、生产技术的进步,农村劳动力逐渐出现了大量剩余,他们渐渐离开土地,走向城镇。可以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必然现象,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国内外研究者对该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探讨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议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与国内这一理论的研究相比,国外对该理论的研究比较成熟,从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并且形成了许多比较经典的理论和模型。

一、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刘易斯模型。他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将经济增长和劳动力流动进行了有效结合,并且它将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总结,强调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之间的差异。毫无疑问,虽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但在当前农业劳动力转向工业劳动力的大形式下,刘易斯关于农村劳动力的研究理论,在发展经济学史上占据了及其重要的地位。另外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模型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提出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型,他们对刘易斯模型进行了改善,强调加强技术与创新水平是解决粮食短缺的关键问题。然而依旧提出城市会持续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前提是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农业部门。后来,为了适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托达罗模型明确解释了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以及城市的失业。因此,托达罗模型已经被发展中国家广泛使用,而且为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虽然国外研究者已经进行了大量分析。但并不能与我国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因此,必须探寻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理论框架。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日益加剧。我国学者纷纷投入该问题的研究。并且产生了一些独到见解。例如蔡昉和林毅夫在《中国经济》一书中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以省内的迁移为主具有地域特性。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有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能促进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体制的飞速跨越。韩俊则认为为减轻大城市的压力,应大力推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大城市往小城镇转移的进程,同时减少向剩余劳动力向大城市的流动。尽可能避免大城市中由于农民工的大量涌入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另外,陈吉元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深远意义,同时,尽可能促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高效合理流通。充分认识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价格优势,适当进行国际间劳动力的流动与发展。

二、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的相关建议

(一)政府要尽可能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培训制度,以此来提升农民素质。

可以说,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此针对我国农民培训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有明确的指出。具体而言,我国政府首先应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农民作为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基本因素,其素质的提高,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人口的转移。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转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尽可能减少农村孩子的辍学现象;通过开展就业指导活动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其次,政府要增加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培训。

人口众多尤其是农业人口众多是当今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就是解决农村人口压力过大问题。然而,由于城市中缺乏的并不是普通农民工,而是拥有一定技能的技工。因此,必须增加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具体要做的是,提高他们的自觉性;重视职业技术方面的教育;提高技术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该培训;多种形式多方法进行该培训。

(二)政府要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土地流转制度,从而使城乡达到统筹就业的局面一是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使我国居民享有平等的待遇,从而消除城乡差别化。二是要,探求土地流转新途径,发现土地流转新思路。三是要改进就业政策,保证求职者能够享受相同待遇实现就业机会面前实现人人平等,建立健全就业体制。

(三)要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大力发展我国的乡镇企业。具体而言,我们首先应建立健全適合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现代化体制,对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合理的调整,探索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发挥乡镇企业就业的优势,挖掘乡镇企业就业的潜力。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要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对小城镇进行建设发展,重视专业化特色化小城镇的发展,增加吸引力,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转移。最后,必须增强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加快城乡之间的发展,积极开发中间地带,增加就业机会,接纳劳动力,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四)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改革,树立正确的观念,深入发现农业优势,发挥农业潜力,改进传统的生产方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以吸引更多剩余劳动力的内部就业。

(五)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医疗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深入贯彻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六)是要尽可能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创新性的推进城乡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的覆盖,同时发挥当下比较流行的中介的力量,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对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且从根本源头上,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中译本

[2]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4,23

猜你喜欢
转移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古代云南政治中心与民族文化中心的变迁
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逐步提高农民收入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转移的法治保障
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内涵能源及转移排放分析
欧美发达国家人力资本转移变化研究与启示
三代人的建议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