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从礼仪教育入手,探讨养成教育新途径

2017-03-22 20:11马伟年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礼仪德育家长

马伟年

针对当前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空洞化、实效性不强的情况,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等导师的指导下,我校开展了“德育以生为本——从礼仪教育入手,探讨养成教育的新途径”的课题研究。在德育以生为主体,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的指引下,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以礼仪教育为龙头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生活为载体的,实实在在的,寓教育于日常生活的德育教育研究实践,探讨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把品质养成主动权还给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回归主体,养成教育从学生的礼仪开始

1.小处着手,细分礼仪教育的内容。文明有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礼仪内容也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使礼仪教育能做到具体化,更有针对性,我们制定《幕村小学礼仪教育序列细目》,把礼仪内容细分为:“学校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着装礼仪”四个方面。再根据每个方面细分内容,如学校礼仪又细分为“升旗礼仪”、“课堂礼仪”、“课间礼仪”、“同学礼仪”、“尊师敬长礼仪”等5个内容。每个内容又分解出具体的训练点,如课间礼仪分为:(1)出入教室不拥挤,(2)楼内行走,轻声慢步靠右行,(3)不在教学樓追逐打闹,大声喊叫,讲秩序,谦让等三个训练点。这样逐层细分礼仪的内容,化大为小,细微处抓起,落实训练点,使教育既有系统性又具体化,更有针对性。

2.遵循规律,建立礼仪教育序列。儿童在各个阶段的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礼仪教育的要求序列化,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分层次,分段实施。如着装礼仪的要求:低年级的重点是“(1)着装整洁大方,(2)按要求穿校服”。中年级是“(1)着装要符合学生身份,(2)在校或隆重场合穿合适的服装”。高年级是“(1)着装要符合年龄特点,(2)根据不同场合,选择适合的服装,(3)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留怪异发型”。这样每个年级有自己的训练要点,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教育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更有实效。

3.重在实践,规范礼仪的要求。列宁说过,假如你将来不愿悲伤,就不要忽视你们孩子任何一种细小行动。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注重礼仪的规范性,细微处见实效。如简单的一个向人问好的训练点,为了杜绝随意性,我们对打招呼的动作要求作了规范。要求做到问好“三步曲”,就是“立正”、“敬礼”、“用普通话问好”。在学生中不断训练、强化,使学生从小、从细微处养成良好习惯。

4.持之以恒,建立礼仪教育制度。良好的习惯是人生终生受用的财富”,良好的习惯要靠不断训练强化形成。为使礼仪教育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我们除了建立礼仪教育的序列和细目外,还在工作上确立了教育的常规,把每个学期的第一学月定为礼仪教育活动月。活动月期间每天每班评选一个礼仪标兵,在早操完后表扬。每周每班评选一个礼仪示范生,表彰奖励,发给证书。学月结束评选礼仪示范班。这些评比,我们都通过少先队大队组织进行,设计表格,做好每次的记录。此外,我们还制定了礼仪教育的常规制度,如《幕村小学礼仪教育内容序列细目》、《幕村小学礼仪常规》、《幕村小学礼仪标兵评比制度》、《幕村小学穿校服制度》等。

5.榜样带动,建立评奖机制。“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我们重视抓典型,树榜样。坚持开展评选、表彰“每日礼仪标兵”、“每周礼仪示范生”、“每学月的礼仪示范班”等活动。通过让“礼仪标兵”当升旗手,护旗手,由老师在国旗下介绍示范生事迹,帮每个礼仪标兵、礼仪示范生照相,出版光荣榜等形式进行表彰宣传,增强学生荣誉感,激发上进心,使同学们学有榜样。

二、随生而“走”,礼仪教育不断延伸、整合,深化养成教育的效果

1.回归社会,德育延伸到家庭、社区。我们把礼仪教育与爱校教育整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深化德育内容。我们向全体师生提出了“走出校门,你就是学校的形象”的口号,要求学生不但在学校要注意礼仪,在家庭、校外更要讲礼貌、注意仪表,并且向家长、亲人、朋友宣传礼仪的意义,以实际行动,提高社区文明水平。我们还成立了“幕村小学红领巾礼仪宣传队”、“幕村小学志愿者服务队”,由学生、教师自愿参加,服务社区、净化社区文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活动中得到强化、升华。

2.回归生活,整合深化,德育教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使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我们利用礼仪教育为突破口,整合养成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德育教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礼仪教育与感恩教育的整合,我们引导学生由懂礼貌,到尊重人、尊敬家长,用实际行动报答家长、亲人。为此,我们开展了家长、学生共同参加的以《我爱爸爸妈妈》为主题和以《我们可爱的家庭》为主题的摄影、展示大赛、写作大赛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和家长合作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增强实效。我们开展的《我向父母献爱心》的教育活动,在社会上造成了良好的反响。在活动中,有的学生为父母梳头,有的帮父母洗脸,有的帮父母穿衣服。这些在家长看来,都是破天荒的事,家长们纷纷来信,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六年级的一位家长这样写:“今天,女儿为我梳头,我好意外、说不出的感动。看着她拿来梳子,笨手笨脚但一本正经地帮我梳头,还有那张天真满足兴奋的笑脸,我不禁热泪盈眶了。我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女儿真的长大了……谢谢学校的教育,不但教育了我的女儿,也教育了我。我们不但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也感受到爱的力量……”

三、“润物无声,初见彩虹”

礼仪教育可以促使社区人文素质不断提高,我校是幕村管区划地筹钱兴办的学校。过去,周边的人文环境较差,酒吧、网吧、电子游戏机室、开着红灯的发廊等场所林立。村民们把学校当作是个人私有的财产,穿着背心、拖鞋大大咧咧地闯进学校送孩子上学,根本不把学校、老师放在眼里。现在,他们不但彬彬有礼,尊敬老师,支持学校,每年的教师节管区还请全体教师吃饭庆祝。学校附近的网吧、电子游戏机室悄悄地搬走了,社区风气也渐渐好转……。

以生为本的德育实践,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提高,开展课题实践的两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书法教育名校奖”、“江门市中小学师德建设先进单位”、“江门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江门市青少年科普示范学校”、“开平市禁毒教育工作示范学校”等近20多个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德育以生为本——从礼仪教育入手,探讨养成教育的新途径”的课题研究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并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结题鉴定。

猜你喜欢
礼仪德育家长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家长错了
筷子礼仪
家长请吃药Ⅱ
礼仪篇(下)
犯错误找家长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