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锈带”、“愤怒的白人”与特朗普胜选之关系简析

2017-03-21 15:29:04
关键词:希拉里制造业特朗普

张 准

(四川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1)

“锈带”、“愤怒的白人”与特朗普胜选之关系简析

张 准

(四川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1)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因素看,全球化导致美国传统制造业岗位流失,部分蓝领工人从中产阶层沦为“愤怒的白人”,这在美国传统制造业地区的“锈带”尤为突出。“愤怒的白人”可能是特朗普险胜希拉里赢得“锈带”诸州,进而根据美国特殊的总统选举制度得以当选的关键。然而,特朗普提出的“让制造业回到美国”的口号很可能难以落实,“愤怒的白人”的处境也很难因特朗普的胜选而得到改善。

锈带;愤怒的白人;特朗普;胜选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9日,美国第58届总统选举结果出炉,共和党候选人、从未担任过任何公职的唐纳德·特朗普击败民主党候选人、前第一夫人、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一时间,世界舆论大哗,各国政要大惊。

一、特朗普胜选何以令人吃惊

首先,从个人履历和政治经验看,作为政治“素人”的特朗普完全无法与对手希拉里相提并论。作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富有的总统竞选人①,在2015年6月正式宣布参加美国总统大选前,特朗普是一位成功但富有争议的商人、畅销书作家和主持人,其政治生涯几乎是一片空白。反观其对手希拉里,不仅是美国历史上学历最高的第一夫人,而且在8年白宫生涯中积极参与政事,曾任“全国医疗保健改革特别小组”主席操盘美国医疗制度改革,虽最终未获国会通过而告失败,但成功推动国会通过“国家儿童健康保险”项目。2000年,她当选纽约州联邦参议员,不仅成为该州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联邦参议员,更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拥有公职的第一夫人,并在6年任期满后获得连任。2008年,她与奥巴马竞争民主党总统参选人惜败②,2009年1月被奥巴马任命为国务卿,任职到2013年2月。2015年4月,希拉里正式宣布再次参加美国总统大选。2016年7月,美国民主党代表大会宣布希拉里为总统候选人,这是美国历史上首位获得主要政党提名的女性总统候选人。

其次,特朗普在竞选期间的一系列“政治不正确”的言论和偏激的政策主张导致其“谤满天下”。美国通过长期的政治和社会运动,形成了一整套旨在维护少数群体权益的有形无形的制度、规则:越是公众人物,越不能口无遮拦,发表歧视涉及宗教、种族、性别、性取向、身体或智力障碍等少数群体的言论,即所谓“政治正确”。然而,特朗普却公然声称“美国的主要问题就在于政治正确,而我没有时间去关心政治正确”。在竞选期间,在宗教议题上,他声称要全面禁止穆斯林入境,直至搞清楚发生什么;在经济议题上,他扬言上任第一天就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并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5%的高关税;在种族议题上,他指责墨西哥将强奸犯送到美国,主张驱逐美国境内的1 100万非法移民,鼓吹在美墨边境建立隔离墙,还要求墨西哥为此买单;在性别议题上,他多次涉嫌歧视甚至侮辱女性……简言之,他的许多言论都与美国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1]。尤其不可思议的是,在2016年10月19日的总统大选第三次辩论会上,他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一再拒绝承诺自己一定会接受大选结果③,等同动摇美国200年政治制度的基石。对此,美国乃至世界媒体一片哗然,对手希拉里当场惊呼“这太可怕了”,连许多共和党大佬也急忙表示谴责。

再次,在竞选过程中,特朗普得到的支持与希拉里完全不成比例。除了民主党高层的全力支持外,华尔街、硅谷、好莱坞、美国教育界和主流媒体都站在希拉里这边;而特朗普即使在共和党内也是备受质疑,譬如在世的两位共和党前总统——布什父子都公开表示不支持他。反映在筹款金额上,直至大选收关阶段,特朗普筹款和支出金额都远远落后于对手,路透社形容其为近几届总统选举中最“寒酸”的候选人。在筹款方面,距11月8日总统选举投票日不到3周时,希拉里阵营已经筹得4.49亿美元,特朗普阵营只筹到1.63亿美元。由于筹款入不敷出,特朗普在共和党内预选和最后选举阶段不得不自掏腰包贴补了4 750万和860万美元。就整个选举开销,特朗普花了1.9亿美元,希拉里则花了4亿美元④。在媒体方面,目前美国全国范围的主流媒体从业者大部分是民主党选民,自由主义在媒体界广受追捧[2]。2016年10月21日,CCTV报道:美国主流媒体罕见地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不待见特朗普。有学者统计,美国支持希拉里的报纸超过240家,而支持特朗普的仅有19家[3]。

最后,特朗普的胜选令众多选举民调尴尬不已。“希拉里·克林顿具有巨大优势赢得选举”,《赫芬顿邮报》在大选当天以这样的报道预告希拉里的胜利;同天晚些时候,《纽约时报》公布了十余家权威媒体的最新民调,绝大多数数据都显示希拉里的民意支持率领先特朗普。在此次大选中,美国主流媒体的民调结果如此离谱,以致有人评价其“并非追求准确性与公正性,而是为希拉里胜选的结论寻找论据”[2]。

二、特朗普胜选的经济原因简析

如前所述,政治素人特朗普战胜老牌政客希拉里,堪称不折不扣的逆袭。逆袭之所以成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当事人希拉里认为败选的主要原因是联邦调查局(FBI)搅局;时任总统奥巴马则批评希拉里轻敌,在对手四处游说、深入选民之时放松懈怠;还有人认为是主流媒体帮了倒忙,或者说是主要依靠社交媒体打选战的特朗普战胜了主要依靠主流媒体的希拉里;等等。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决定政治。上述原因即使成立,也只是问题的一部分。1992年,希拉里的丈夫、时年46岁的比尔·克林顿在美国大选中战胜拖垮了苏联、打赢了海湾战争的在任总统老布什,也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逆袭,而克林顿在此次大选中最经典的竞选语言就是:“傻瓜,最重要的是经济。”(It's the economy,stupid.)特朗普的胜选,经济因素的重要性,绝不在政治因素之下。

(一)特朗普主要赢在“锈带”

由于美国特殊的选举制度,总统大选胜选的条件是获得半数以上的选举人票而非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多数选票。事实上,从本次大选的最终结果来看,在真正有权选举总统的选举人投票中,特朗普以304票对227票大胜;而希拉里所获得的普选票却比特朗普多了286.5万张[4]。换言之,希拉里得到了更多美国选民的支持,却输给了美国特有的总统选举制度⑤。因此,分析本次大选结果,不妨看看较之于上一次即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希拉里主要输在哪些州。

2012年,奥巴马以332∶206(选举人)票战胜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Willard Mitt Romney)。而本次,特朗普再次拿下了2012年大选中共和党获胜的所有州;而在当时民主党获胜的各州中,特朗普拿下了6个:佛罗里达州(29张选举人票)、宾夕法尼亚州(20张)、俄亥俄州(18张)、密歇根州(16张)、威斯康辛州(10张)、爱荷华州(6张),此6州的选举人票总计高达99张之多,特朗普因之逆袭成功。上述6州中,位于美国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是出了名的“摇摆州”,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在该州争议性地以537张普选票险胜民主党候选人、时任副总统的戈尔(Albert Arnold Gore Jr.)而最终得以在选举人团投票中胜出的一幕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可以说,两党谁拿下佛罗里达州都不足为奇。而其余5州都位于“锈带”,并且传统上都倾向于民主党。

“锈带”一词,专指美国东北部到中西部传统制造业衰落的地区。从地域范围看,大致东起马萨诸塞州,西到爱荷华州,尤以宾夕法尼亚州和五大湖沿岸的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印第安纳州和伊利诺伊州为主,是美国传统的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区。世界闻名的“汽车城”底特律、“钢都”匹兹堡、重工业城市克利夫兰以及美国“工业之母”芝加哥都集中在这一地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美国经济结构调整,上述地区制造业不断迁往海外或南部“阳光地带”,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迅速上升,遗弃的工厂设备锈迹斑斑,因此形象地被称之为“锈带”。传统意义上,民主党更接近美国社会下层,“锈带”的制造业工人过去大多是民主党的支持者。本次大选中,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劳联—产联”仍明确表示支持希拉里。笔者统计,从2000年到2012年的4次大选中,“锈带”的宾夕法尼亚、俄亥俄、密歇根、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威斯康辛和爱荷华7州共28次选举结果,共和党总共只在6个州次获胜,而民主党则拿下了22个州次。本次大选,特朗普一举赢下除伊利诺伊州外的其余6州,相当于前4次大选共和党在“锈带”诸州获胜的总和!不仅如此,在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和威斯康辛州,共和党都是自2000年以来首次获胜;而希拉里如果守住这三州的46张选举人票就足以胜选。一言以蔽之,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输在“锈带”,特朗普赢在“锈带”。

(二)经济问题是“锈带”人心思变的关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锈带”本是民主党的传统优势地带,而本次大选几乎被特朗普席卷一空,原因何在?2017年1月9日,美国媒体民调结果显示,还有十来天就要卸任的奥巴马在美国民众中的支持率仍有57%⑥。数据有多少代表性姑且勿论,至少说明奥巴马不像法国的奥朗德、韩国的朴槿惠那样在任期结束前民心尽失、支持率跌到惨不忍睹的4%-5%;相应的,希拉里的败选,也不能说是现任民主党政府搞得天怒人怨、多数美国民众迫切希望政党轮替的结果(如前所述,希拉里的普选票数还超过特朗普)。

希拉里或许认为本党政府执政成绩还不错,所以她的竞选口号是“Stronger Together”(一起更强大);而特朗普的竞选口号却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重新伟大)。换言之,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已失去了昔日的伟大。2016年3月21日,他在接受多次批评自己的《华盛顿邮报》专访时,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部分地区和产业衰退、贫富悬殊、少数族裔失业率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我们的GDP增长率现在基本上就是零。”“我们美国也并不是世外桃源,美国在崩塌,看看那些内陆城市,我们的内部正在崩塌。”“我们美国自己也有很多贫困现象,原因就在于人们没有工作。”“看看年轻黑人的失业问题,甚至达到58%-59%,太难以置信了,而且不只年轻人,所有美国黑人的失业率都非常高。”[5]上述问题,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区性的,而“锈带”尤甚。奥巴马执政八年,美国经济在遭遇2008-2009年金融危机后,总体上缓慢复苏。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08-2015年美国GDP年均增长1.28%,除去2008年和2009年的负增长,2010-2015年GDP年均增长2.23%。尽管这是二战后美国最疲弱的一次经济复苏,但经济总体状况仍好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6]。然而,在经济总体温和复苏的同时,制造业岗位流失和贫富差距扩大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两大突出问题。本次大选中希拉里基本上只在美国西海岸和东北部沿海诸州获胜。而这些地方要么是金融业的大本营如纽约州,要么是高科技产业的集中地如加州。换言之,大多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占有优势并获益的地区。反观特朗普逆袭成功的“锈带”,则恰恰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受冲击最严重、工作岗位大量流失的地区。在竞选中,特朗普说:“我们几百万工作岗位已经流失到中国去了,几百万啊,流失到世界各地。墨西哥就是另一个中国,很多美国公司,比如Ford、Carrier、Nabisco这些公司都搬到墨西哥去了,我们不该让他们走,这会推高我们的失业率。”[5]此言当然不无夸张。2016年2月12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刊文称:在过去25年里,美国的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了近550万个,但其中到底有多少是因为贸易而流失的则仍存在争议。如果专门看中国的话,有研究称美国在1991-2007年间由于中国的出口日增而流失了150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那么美国何来几百万工作岗位流失到中国⑦?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参与全球化浪潮的基本模式就是将低附加值产业尤其是重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自己集中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如金融业和信息产业;同时大量进口发展中国家价廉物美的初级工业制成品,降低本国物价水平,增进人民福利。总的来看,这种模式对美国是十分有利的;如前所述,美国近年来甚至近二三十年来的总体经济增长率在发达经济体中也是名列前茅,明显高于日本和除德国外的多数欧盟国家。然而,全球化对美国乃至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影响都是不均衡的,对于“锈带”的传统工业和产业工人,全球化无疑是弊大于利。

钢铁和汽车是“锈带”的两大支柱产业,但近年来美国钢铁行业的形势极其严峻。特别是在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内,中国钢铁出口激增严重打压了国际市场价格,全美约有30%的钢铁来自进口。2015年,以美国钢铁公司为首的6家美国钢铁生产商向美国商务部提起贸易申诉,指控来自中国等外国生产商对美的倾销,把钢铁价格拉至9年来的最低点,造成31%的美国钢铁产能被迫闲置……[7]进口增加、价格低迷、产能闲置最终迫使美国钢铁企业大量裁员。2015年约裁员12 000人,总部位于匹兹堡的美国钢铁公司裁员超过1 6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5%。2016年,美国钢铁公司继续实施裁员计划,已关闭了位于俄亥俄州、阿拉巴马州等地的多家工厂,全年裁员人数预计将超过上年⑧。“锈带”汽车工人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汽车业。总部位于底特律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制造商中,克莱斯勒和通用在2009年4月、6月相继申请破产保护。奥巴马政府以提供巨额贷款、政府持股等方式,仅对通用汽车公司就出资近500亿美元,不遗余力地把克莱斯勒、通用乃至整个美国汽车业从破产的边缘拉了回来。到2013年底,美国政府出售了其持有的通用汽车最后一部分股份,标志着规模庞大的汽车工业救助计划正式结束(收支相抵,美国纳税人为救助通用花了110亿美元,救助克莱斯勒花了13亿美元)[8]。然而,美国政府在救助汽车业时附有苛刻条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削弱工会势力、降低工资水平,从而减轻企业负担、重塑公司治理结构。裁员减薪外,美国汽车业还大量迁往工资水平较低的南部地区,甚至转移到墨西哥。目前三大汽车公司中只有通用的总部还在底特律,昔日的“汽车城”早已徒具虚名。从2015年开始,福特公司不断增加在墨西哥的投资;2016年9月更宣布,到2019年将把全部小汽车产能转移到墨西哥。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通过推特对福特的行为大加批评,称其墨西哥投资16亿美元的小型车计划是“耻辱”。宣称一旦自己竞选总统成功,将对福特返销回美国的新车征收35%的高额关税。而在特朗普胜选后,福特于2017年初宣布取消在墨西哥16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转而投资7亿美元在密歇根州扩大生产。特朗普随即在推特上发文:“感谢福特,放弃在墨西哥建造新厂,而是选择在美国创造7 000个新工作。这才只是开始,更多的即将到来。”⑨

(三)以“锈带”产业工人为代表的“愤怒的白人”是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浪潮,对美国社会最大的不利影响之一,就是在使少数高科技产业、金融业投资者和从业者大获其利的同时,大幅减少了相对高薪的传统制造业岗位(比如底特律的汽车工人在金融危机前,小时工资基本在70美元以上[9]),从而拉大了社会贫富差距,甚至改变了传统美国社会最引以为豪的“两头小、中间大”、中产阶级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结构。美国CNN网站2015年12月10日报道:根据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调查报告,美国目前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萎缩至总人口的一半以下——1971年中产阶级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1%,而如今仅占49.9%⑩。

早在本次大选初选阶段,就有学者分析指出,特朗普的支持者主要是教育程度、收入较低的美国白人男性。过去,处于社会底层的蓝领阶层尤其是具有一定技能水平的蓝领阶层通过努力晋升到中产阶层,被视为对“美国梦”最有力的诠释[10]。此种情况目前尚未绝迹。比如2017年2月10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美国旧金山铁路区段的一位叫张良朝(Zhang Liangzhao,疑似华人)的清洁工因为平均每天工作17个小时,一年的收入竟超过23万美元;即使扣除加班所得,他每年的基本薪资也有5.6万美元,另有公司津贴1.4万美元。然而,不要说美国,就是中国的很多国企下岗工人,恐怕也不屑于改行去当清洁工。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中下层白人中很多人面临失业压力、经济贫困,成为所谓“愤怒的白人”。这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大学学历和特殊技能,难以获得具有稳定收入的蓝领工作;另一方面则是面临外来移民的竞争压力。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两党在外来移民政策方面对立日益明显。2014年11月,奥巴马绕过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以总统行政命令力推移民改革、大赦近500万非法移民。不仅共和党激烈反对(共和党执政的26个州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到2016年6月最高法院裁定予以冻结),也激起许多中下层白人的强烈不满。移民问题成为本次大选中特朗普与希拉里激烈交锋的主战场之一。从本次大选的情况来看,以华尔街、硅谷、好莱坞和高校为代表的经济、技术、文化精英阶层和广大少数族裔大多支持民主党,而以“锈带”产业工人为代表的中下层白人则成为共和党的基本盘。2016年2月,特朗普在赢得内华达州初选后,公然对支持者宣称自己“喜欢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现场响起热烈的欢呼声[10]。

三、特朗普能拯救“锈带”和“愤怒的白人”吗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以来,在较短时间内兑现了不少竞选承诺,如退出TPP、冻结奥巴马医改、限制外来移民、提名保守派大法官等,虽然激起诸多争议甚至加剧了美国社会的对立,但说明这位“政治素人”出身的“非主流”总统至少到目前还算言而有信。那么,其竞选政纲中最能引起“愤怒的白人”共鸣的“让制造业回到美国”能够成为现实吗?愚以为难度很大。

(一)“锈带”无需拯救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锈带”不同于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或老工业基地,甚至不同于当前整体经济增长在全中国处于滞后的东北三省,其整体经济状况在全美国并不落后。本次大选中特朗普在“锈带”逆袭成功,除了“愤怒的白人”宣泄对支持全球化、力推TPP的民主党政府的不满外,也可能是源于相对重要性下降所导致的失落感。

“锈带”一词,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出现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锈带”开始了产业转型的过程。借助当时能源价格较低、美元贬值等有利的外部条件,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制造业改造升级,到90年代中期,“锈带”的产业转型过程已基本完成,甚至被誉为“锈带复兴”[11]。如昔日的“世界钢铁之都”的匹兹堡,通过三次经济复兴计划,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教育、旅游、贸易等服务业和以医疗、电子、智能机器、电子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当然也有不成功的例子,如曾被称为“全球最大制造业中心”的“汽车城”底特律,虽然曾经试图转型,但最终还是将城市的命运牢牢地绑定在汽车业上。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对美国汽车业的重创,失业率飙升、人口锐减、入不敷出、债台高筑的底特律于2013年正式宣布破产。即便如此,在底特律人口断崖式下降(从峰值的180多万下降到2012年的70多万)的同时,其所在的密歇根州的人口还略有上升,尤其是底特律郊外诸县人口更是大量增长。整个“锈带”各州的人口也不断上升,只是增幅不如美国整体水平。这显然与中国东北三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期保持人口净迁出态势,2010年人口净迁出数量达219.1万人,相当于2000年的5倍[12],辽宁更在2015年成为中国第一个人口负增长的省份形成鲜明的对比。另据美国劳工部的数据,这次特朗普胜选最关键的“锈带”宾夕法尼亚、威斯康辛和密歇根3州,就业率处于全美中上游水平,不能把一个破产的底特律当成整个“锈带”的缩影。总的来看,“锈带”既无经济危机,更非悲惨世界,其选择的经济发展道路也没有大的问题。事实上,特朗普在这三州都是以1%左右的微弱多数险胜。有学者认为,由于过去两次选举中奥巴马均赢得这几个州,希拉里过于自信,没有高度重视“锈带”选情。比如她在两党对决阶段从未去过威斯康辛州,在威斯康辛、明尼苏达和密歇根等州播放的竞选广告也不多;甚至在选前一周发现威斯康辛州有“跳票”危险时,她也未亲自去拉票补救而只是让奥巴马去助选[3],最终以微弱差距败走“锈带”进而丢掉总统宝座。除此以外,完全可以想象,尽管“锈带”整体经济状况并无大问题,但那些在全球化浪潮中失去原有制造业岗位、跌出中产阶层的“愤怒的白人”和抚今追昔、回顾昔日“锈带”制造业辉煌而现今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版图中重要性大幅下降而不满全球化的部分选民,很可能就是大选前鲜少参与媒体民调或公开发表意见、到投票日压倒希拉里的“最后一根稻草”。众所周知,工人阶级是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何况是满怀怨愤的工人阶级。他们的投票意愿比支持民主党的自由散漫的精英阶层和少数族裔要高得多。

(二)“愤怒的白人”难以拯救

美国中下层白人的愤怒,有的可以并正在通过政府政策的大转折而得以缓解:比如退出TPP、限制合法移民、严厉打击非法移民等(尽管可能激起国内其他群体的愤怒,对美国社会的利弊也是未定之数)。而制造业岗位流失之痛则不然,因其本非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实际上,即使是鼓吹自由贸易的民主党政府也不遗余力地试图“把制造业留在美国”,且看奥巴马执政八年对中国发起了多少反倾销调查和措施,只不过手段不像特朗普鼓吹的那么激进而已。全球化首先是资本全球化,意味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和流动速度加快,是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除非像朝鲜那样闭关锁国,否则就是上帝的愤怒也挡不住资本的逐利。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汽车工人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前,其小时工资超过70美元,还受到“就业银行”条款的保护:如果因企业原因导致职工下岗,只要每天按时到厂,即使不工作也可拿95%的工资和全部福利[13]!然而,时至今日美国联邦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不过7.25美元/小时,而且自2009年7月以来就没有调整过[14]。金融危机前美国汽车工人幸福生活的直接后果就是,2005年时日本丰田汽车每辆车的成本比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低350 500美元,为日后美国汽车业整体濒临破产埋下了隐患。反之,金融危机后美国汽车业重现生机,关键原因之一就是随着工会势力被削弱,劳动力成本下降。简言之,美国汽车业的重生就是以牺牲美国汽车工人的利益为代价。目前特朗普以对美国汽车公司在外国投资生产的汽车征收重税为威胁,在遏制汽车业对外转移方面初见成效。然而,据德意志银行估算,在美国,一辆汽车的人力成本约为2 400美元,而在墨西哥仅为500美元;这意味着一辆美国产的汽车,人力成本约占销售价格的13%,而在墨西哥这一比例可能还不到3%[15]。面对人力成本的巨大差异,美国的国产汽车如何应对来自墨西哥、日本乃至中国产品的竞争?汽车业如此,除了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外,美国制造业大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也是其不断外迁导致本国就业岗位流失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么大幅降低美国制造业的薪资水平,要么对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前者显然毫无可能,而后者似乎就是特朗普在竞选中鼓吹的对策。诸如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并对中国产品征收45%的关税之类,简言之就是大打贸易战。且不说目前控制国会两院的共和党总体上还是支持自由贸易的,作为反对党的民主党更是全球化的重要推手,就算国会与白宫齐心协力通过提高关税拉高了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价格,牺牲的还不是美国消费者的利益?如前所述,来自国外尤其是中国的廉价工业制成品,是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稳定的重要原因;相应的,也是在国内贫富差距扩大、中产阶级萎缩的情况下维持社会相对稳定的重要原因。国际贸易的历史一再证明贸易战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一旦开打,恐怕是未见其利先受其弊。

此外,还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份额、制造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以及制造业创造的就业等数据在下降,但美国制造业总产值一直在增加。虽然在2010年被中国超过,但美国目前仍是全球第二制造业大国。在美国经济中,除了2006年-2007年一度被房地产业超过外,制造业所占比重一直在各行业中排第一[16]。美国人从来没有放弃制造业,美国制造业实际上也并未衰退而是在持续发展。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的减少,除了流失到国外,科技进步尤其是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机器代替人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正如美国学者指出:“目前,阻碍制造业创造工作岗位的最大障碍不是外包,而是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在德国和中国等工业化国家也在进行中。我们仅仅处在机器人革命的早期,恐怕无论谁当总统都无法扭转制造业岗位下降的历史趋势。”显然,如果美国制造业岗位的减少源自于工业自动化,硬要恢复就无异于逆经济规律而行。

四、结论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以非建制形象出场的政治“素人”特朗普敏感地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部分美国中下层白人因制造业岗位流失而被挤出中产阶层的愤怒,打出了“让制造业回到美国”的口号。同时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存在轻敌情绪,特朗普得以在“愤怒的白人”相对集中的“锈带”诸州以微弱优势逆袭成功,进而利用美国特殊的总统选举制度,在普选票少于对手的情况下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中揭示了“另一个美国”,指出美国社会面临的经济增长乏力、部分地区和产业衰退、贫富悬殊、少数族裔失业率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其原因虽然复杂,但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导致资本在收入分配中的份额越来越多,而劳动的份额越来越少,无疑是重要因素。因此,特朗普的当选,或可在一定程度上视为美国社会特别是中产阶层对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进程的抵制或反击。然而,特朗普虽然抓住了问题,其提出的对策却要么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要么就是竞选中的噱头,也完全不切实际。资本是流动性最强的生产要素,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经济发展趋势,不以人哪怕是美国总统的意志为转移。要解决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制造业岗位流失、贫富差距扩大,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政府加强收入再分配力度、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社会保护,同时加强国际协作尤其是对资本国际流动的监管,制订更合理和有效的全球治理规则,让全球化的分配更公平合理……反观特朗普的政策主张:把所得税的最高税率从39.6%降到25%,把企业税从35%降到15%,废除遗产税……这到底是对富人有利还是对穷人有利?在竞选期间,希拉里就批评特朗普的减税计划只能有利于像他自己一样的最富裕阶层,“他想给像他那样的人减税亿万美元,他想让美国为他和他的所有朋友打工。”“愤怒的白人”用选票教训了力推全球化、鼓吹自由贸易的希拉里和民主党。然而,他们的选择是否正确,甚至是否最终对自己有利,愚以为并不乐观,且拭目以待。

注释:

①2015年7月,特朗普自称个人净资产总值超过100亿美元,福布斯的估计为37亿美元,但即使是后者也足以使之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总统竞选人和总统。

②希拉里在当年的民主党初选中总共获得约1800万张选票,在普选票上还超过奥巴马,但因民主党特殊的比例分配制度而导致代表票落后。

③辩论中,当主持人、资深媒体人克里斯·华莱士(Chris Wallace)询问特朗普是否会接受最后的竞选结果时,特朗普回答:“到时候再看。”尽管华莱士一再逼问,特朗普依然表示:“到时候再看,我先保持悬念。” 次日,特朗普又在俄亥俄州竞选活动现场对支持者说:“我完全接受这次伟大的、历史性总统竞选的结果,如果我赢的话。”

④数据来自马骁,《美总统选战,不差钱的特朗普成近年来“最寒酸”》,新华社专特稿2016-12-21。

⑤美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首都华盛顿)共有538张选举人票,各州的选举人票数量等于该州的国会参议员和众议员数量之和(国会参议员各州都是两名,众议员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哥伦比亚特区没有国会议员,但有三张选举人票),获得半数以上(270张)选举人票者将当选总统。除了缅因州和内布拉斯加州是按普选得票比例分配选举人票外,在其余4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获得多数普选票的候选人将获得该州的全部选举人票,即“胜者全拿”。为了说明这一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不妨假设美国只有两个州,大州有1亿零1人,小州有1亿人,大州有101张选举人票而小州有100张。候选人A在大州获得5千万零1张普选票,候选人B获得5千万张普选票,根据“胜者全拿”,A获得大州全部101张选举人票;而在小州,A得零票,B得1亿票,B获得小州100张选举人票。于是,仅获得5千万零1张普选票的A将在选举人团投票中以101∶100战胜获得1亿5千万票的B而当选总统!值得指出的是,获得最多普选票的候选人因为选举人票的劣势而落败,在美国历史上已发生过四次,希拉里是第五次。

⑥数据来自徐剑梅、刘洋,《奥巴马发表告别演讲,强调美国面临挑战》,新华社2017-1-11。

⑦数据来自贾元熙,《特朗普称要从中国抢回工作岗位,美专家:不大可能》,参考消息网2016-2-15。

⑧数据来自桂鹏,《全球化的冲击下,美国锈带传统工业愈演愈烈的困局》,澎湃新闻2016-11-18。

⑨数据来自李皙寅,《福特放弃墨西哥建厂计划,特朗普点赞:谢谢你,这才刚开始》,澎湃新闻2017-1-5。

⑩数据来自黄蓉,《美国中产阶级人口降至半数以下,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国际在线2015-12-11。

[1]张腾军.“特朗普现象”与另一个美国[J].同舟共进,2016(5).

[2]张天培,丑则静.美国大选,主流媒体为何错得如此离谱[J].新闻战线,2016(23).

[3]孟亚波,黄放.美国大选结果评析[J].国际研究参考,2016(11).

[4]希拉里领先特朗普近290万张选票[N].山西日报,2016-12-22(6).

[5]张新宁.特朗普现象:内忧外困的资本主义世界悄然发生重大变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

[6]张新宁.新自由主义的恶果殃及美国自身[J].红旗文稿,2016(22).

[7]张惠.中国钢铁产品出口遭遇美国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15(18).

[8]吴成良.美国退出汽车业救助计划[N].人民日报,2013-12-11(22).

[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美国底特律市衰败的原因及启示”研究组.美国底特律市衰败的原因及启示[J].现代人才,2013(4).

[10]唐慧云.中下层白人的愤怒——特朗普现象的社会根源[J].世界知识,2016(8).

[11]王振华.从“锈带复兴”看美国老工业区结构调整[J].科技信息,2003(9).

[12]侯力,于潇.东北地区突出性人口问题及其经济社会影响[J].东北亚论坛,2015(5).

[13]谢祖墀.通用为什么倒下了[J].董事会,2009(7).

[14]田青久,金喜在.美国最低工资制度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5(5).

[15]全球车企缘何青睐墨西哥[N].经济参考报,2017-1-11(4).

[16]马光远.美国制造业其实从未衰落[N].新京报,2017-2-16(A04).

StudyoftheRelationshipbetweenRustBelt,AngryWhitesandTrump’sWin

ZHANG Zh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101)

In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of 2016,the Republican candidate Donald Trump defeated the Democratic candidate Hillary Clinton unexpectedly.The causes are manifold.The economic factor might be the fact that the globalization caused constant hemorrhaging of American manufacturing jobs,which turned quite a number of blue-collar workers from middle class into the unemployed, whom are called Angry Whites.This phenomenon is particularly common in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areas which are called Rust Belt.The Angry Whites might be the key that helped Trump beat Hillary by a neck in several states of the Rust Belt and then won the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However,Trump’s election slogan “Let manufacturing back to US” might be hard to practice,so the Angry Whites might be unlikely to benefit from Trump’s win.

Rust Belt;Angry Whites;Trump;win

F471.2

A

1004-342(2017)06-05-09

2017-03-04

张 准(1978-),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实习编辑:郑 舒)

猜你喜欢
希拉里制造业特朗普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环球时报(2019-08-22)2019-08-22 08:13:14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环球时报(2018-08-01)2018-08-01 06:10:49
变色啦!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支持G7 公报
新民周刊(2018年23期)2018-06-19 17:11:08
特朗普访华
南方周末(2017-11-09)2017-11-09 08:07:20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5:10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2:16
参考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