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灌溉水源的分水木刻管理体系研究
——以元阳县垭口大沟为例

2017-03-21 07:21角媛梅刘志林闫晓景张贵玲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年3期
关键词:大沟分水垭口

王 梅,角媛梅,刘志林,刘 歆,闫晓景,张贵玲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 650500)

2013年6月22日,哈尼梯田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以森林在上、村寨居中、梯田在下而水系贯穿其中为景观格局特色,其中,水是维系景观稳定的关键[1]。为了解决哈尼梯田灌溉需要的大量水源,保障成千上万亩梯田,不论面积大小、位置高低、丰欠水年都能充分利用水资源,以避免村寨之间、村民之间因水发生纠纷,实现公开、公平分配用水量,哈尼人发明了一套严密有效的“木刻分水”制度[2]。正是这一合理的灌溉水源管理制度,才能保障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持续存在,是遗产价值的关键内涵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关注哈尼梯田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史军超指出梯田是哈尼梯田景观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中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3]。角媛梅等从景观生态学视角研究了哈尼梯田的土著生态知识及梯田景观要素智慧的管理[4]。陆玉麒简单地描述了哀牢山区哈尼族利用地理环境开创梯田水利工程[5]。王龙等归纳了哈尼梯田水文化及其保护与开发措施,并指出利用渠系科学合理的灌区规划与管理是哈尼梯田水文化的重要表现[6,7]。韩英等对哈尼梯田的森林、梯田等景观要素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初步分析[8]。邓丽丽等对梯田水系沟渠系统的存续机制作了阐述[9]。Adachi Shimpie分析了梯田的排灌水过程中的分水木刻制度,叙述了水资源管理情况和相关技术[10]。卢鹏对哈尼梯田水资源管理中的分水木刻体系的运行原理和维护机制作了简单的论述[11]。刘勇简单地从分水木刻的制作、运行和维护机制分析,得出分水木刻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明渠流量计的活化石,它的严谨性、全面性、合理性对今天我们制定计量管理制度依然有较高借鉴价值[12]。总体上看,前述研究对哈尼梯田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未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对传统分水木刻体系只是在面上进行了定性描述,但未从定量角度对分水木刻管理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深入分析,也缺乏具体案例的深入调查和讨论。同时,由于现代水资源主要是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引入,传统的分水木刻管理体系正面临急剧消失的威胁,多数地方的分水木刻系统已经呈现完全消失或局部消失的状况,仅有少数地方还有较好的保存。因此,选取目前保存良好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内的一碗水村委会的垭口(也称丫口)大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等对其分水木刻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定量分析,进而保护和传承哈尼梯田传统灌溉体系,这对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以及其他山地农业区水资源管理利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1 研究区和研究方法

1.1 一碗水村委会和垭口大沟概况

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攀枝花乡一碗水村委会的分水木刻体系为研究对象,是因为该村委会是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的老虎嘴片区中传统分水木刻体系保留最完整的村委会。一碗水属于山区,位于红河州元阳县南部,藤条江以北的攀枝花乡,地处该乡东北边,东南与黄茅岭隔江相望,西邻保山寨村委会,北邻新街镇。距乡政府所在地8 km,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便,距县62 km。一碗水村委会辖一碗水、岩倮普、垭口、姆基寨和泡竹寨等5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434户,有乡村人口2 314人,其中农业人口2 314人,国土面积14.06 km2,海拔1 640.00 m,年平均气温17 ℃,年降水量1 650.00 mm,辖区内主要适合种植水稻、玉米、黄豆、花生等农作物。

该村委会范围内有多条水沟,其中垭口大沟是整个村委会范围内水量最多、渠身最长、灌溉梯田范围最广的一条,且它流经遗产申报核心五村寨之一的垭口村,是遗产要素“水系”的重要组成之一。该条沟渠的沟长只能是垭口村人,且沟渠从垭口村的村子脚穿过,因此当地人把这条沟命名为垭口大沟(见图1)。

图1 垭口大沟及其分水木刻的空间分布Fig.1 The Yakou ditch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water-allocating woods on it

1.2 研究方法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获得梯田灌溉水的来源及主要管理方式。访谈对象包括一碗水村委会梯田相关管理人员、村领导、水沟沟长、村民,外村的个别哈尼族人等,具体访谈内容为了解垭口大沟的开挖历史、灌溉梯田范围、各分水口所灌溉的梯田范围、沟渠的权属、灌溉水源的管理方法等相关知识。同时,实地调查梯田分布特征、灌溉水源的源头、各分水口的空间分布及各分水木的长度、流速等相关要素的测定。此外,还利用遥感影像图对分水木的位置、灌溉范围等进行绘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空间分析,并制作分水木的空间分布图。

2 一碗水村委会梯田灌溉水来源与垭口大沟的开挖和维护

2.1 梯田水源与垭口大沟的开挖

一碗水村委会的梯田水源由北部东观音山(当地人叫五指山)上的森林流出的地表径流汇集进入河谷称为垭口河,是李仙江支流-戈它河的上游。为了将水源从垭口河里引入梯田,当地开挖了垭口大沟。垭口河源头区海拔约2 200 m,垭口大沟在垭口河的取水点海拔为1 410 m(水沟位置见图1),其以等高线引水,到垭口村(山脊线)处顺势而下,灌溉山脊两测的梯田。垭口大沟所灌溉的梯田分属八个村寨,分别是一碗水村委会所辖的一碗水、岩倮普、垭口、姆基寨、泡竹寨和硐浦等六个村寨及芦子山(只有一户)、普朵(只有一户)。根据实地访谈,垭口大沟和周围梯田的具体开挖过程如下:“在村领导和德高望重的老人带领下寻找水源,找到几处小溪后汇集到一起开始挖沟。每挖几米,放一个簸箕在上面让其用水冲走。如果水能顺利冲走簸箕说明沟的长度、宽度已经足够,引出来的水足够了,继续往前挖。如果不能被冲走,说明还得继续挖深、挖宽。每引出一段水,有空地就开始挖梯田耕种。”

2.2 沟渠的管理和维护者——沟长的责任与推选制度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需要开垦的梯田越来越多,人们不断把沟往地势较低处挖。沟渠不断加长,沟里的枯枝落叶、泥沙等杂物逐渐增加,这与梯田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相冲突,于是人们选举出一位人员专门管理沟渠叫沟长。沟长对水资源的分配管理体现在对沟渠的管理和维护,其职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巡察和维修水沟,保证沟水畅通。沟长需要经常检查沟渠,疏通堵塞沟渠的杂物,或者修补一些已坏的沟埂。如果他一个人无法修补时,通知村里的人一起修补,以保证沟渠常年有丰沛的水;第二是管理维护分水木,严查挪动、破坏分水木行为;第三是监制生产分水木,确保计量准确;第四是调节用水纠纷。每年的缺水季节村民有时会发生纠纷,这时需要沟长出面解决;第五是祭祀水沟,因为水沟有“沟神”。因此,沟长在日常管理沟渠时,公平公正地分配梯田用水,在管理维护过程中也充分体现沟长的威望。如垭口大沟沟长在认真行使其职责后,会得到村民的尊重,同时也会得到较高的沟渠管理粮(简称沟粮)(见表1),因此许多人争当沟长。

但沟长不是所有人都能当,因此,沟长的推选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经过选举程序产生(见图2)。首先,候选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是垭口村的人,第二是属蛇或属龙的人。每一届沟长的选举,先是自荐经村民同意,尝试当一周沟长看是否合适。去赶沟即去水源处引水并查看沟渠是否正常引水的第一天,把一根棍子插入沟里,在水位处系上红丝带作标记,过三天后去观察,如果水位下降一半以下,说明此人不适合当沟长。反之,则适合。如果适合的人当沟长,一周去赶一次沟,常年有丰沛的水。如果不适合的人当,每三天去赶一次,沟里的水也还是不多,这时应该主动让贤。如若执意当下去,不超过三年会受到惩罚。如:沟长自己生病或出意外,家属有人生病或发生意外等。因此,当地人说沟长必须是和“沟神”合得来的人当。此外,村民很注重保护沟里、沟边上的生物,这些都是“沟神”的东西,如果轻易动用,怕惹怒受到惩罚。

图2 沟长选举流程Fig.2 The election process of Ditch leader

3 垭口大沟的分水木刻管理体系

3.1 分水木刻体系的组成和作用

分水木刻体系是哈尼人传统的梯田灌溉水源空间分配模式。这一体系主要由沟渠、分水木即一根木头按梯田用水的多少刻出几个不同尺寸的槽(见图3)和流淌在沟渠内的水流组成,其中沟渠就像大小不一的血管,分水木好比神经中枢,精确地分配与管理万亩梯田的用水量,而那滋润庄家、养育梯田的水流好比流动中的血液。作为神经中枢的分水木及其配套设施在整个系统中起着调节水流流量、流速和流向的重要作用。其中分水木本身是一块刻有不同深度和宽度的木头,其刻度根据灌溉面积、梯田需水量或梯田生产量等的不同而深浅宽窄不一来分配水量。为保证分水木的制作质量,维护使用、安装、更新分水木的严肃性,哈尼人规定:只能使用耐腐蚀、耐浸泡、耐磨损木材制作分水木,同时必须在沟长的监督下,由村里最好的木匠师完成,其他人员不得擅自生产制造;新安装或更换分水木时也必须在沟长监督下完成[9]。沟渠从水源处顺着地势而下,哈尼人在有梯田出现的地方就开始设置分水木,并沿着主干沟渠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地方设置更多的分水木。沟渠如同一条河流,而分水木则使这条“河流”分出许多条支流。

图3 分水木刻结构示意图(单位:cm)Fig.3 The water-allocating woods structure diagram

3.2 垭口大沟的分水木刻体系

在实地调查中,为了调查方便与统计,从沟渠下游往上依次调查,因而第1个分水木在最下游,第16个分水木最接近水源处。实地调查发现,垭口大沟上一共有16根分水木(如图4所示:椭圆代表分水木,方框代表分水口,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且16根分水木之间形成包含关系。其中分水口最多的4号分水木分成4个分水口,12号、13号和14号等3根分水木都分成3个分水口,其余12根均分为2个分水口,说明4号、12号、13号和14号分水木的分水调节作用强且其灌溉的梯田面积也比较大;16根分水木中,只有8号分水木分出的两个水口下游还有下一级分水木,即在支渠上还有分水木,这就是分出5号、6号和7号等3根分水木与1号、2号、3号和4号等4根分水木,其余13根均分布在主渠上,可见8号分水木的分流作用最为明显。

图4 垭口大沟分水木刻的空间关系示意图Fig.4 The spacial diagram of water-allocating woods on Yakou ditch

由图5可见,垭口大沟灌溉的梯田分布在沟渠两边,沿着沟渠,有梯田就有分水木刻分布,分水木刻分配水源作用明显,体现了分水木在整个灌溉系统中起“神经中枢”的作用。另外,以垭口村为界,分水木在垭口大沟上的空间分布表现为上段数量较下段少,且上段各分水木之间的沟渠长度比较接近而下段则非常不均匀;比较突出的是,下段的5号、6号、7号和8号分水木在空间上最近,尤其7号和8号分水木,其实际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差均约1 m,在影像图(见图1)上几乎重叠,此处地势较陡,水分流作用强。10号和11号之间的距离也非常近,说明下段地形比较复杂。

图5 垭口大沟灌溉系统示意图Fig.5 The irrigation system of Yakou ditch diagram

3.3 垭口大沟分水木的长度和分流量分析

实地调查中,用钢卷尺测得各分水木的总长度、分水口的水深,用流速仪测定流速,并根据水深、流速来求得各分水木的水流量,具体见表1。

表1 垭口大沟分水木的长度、分流量和沟粮的数量Tab.1 The length, allocating water flow and water rice ofwater-allocating woods of Yakou ditch

注:沟粮:一斗谷子相当于7.5~10 kg的稻谷。

由表1可见,长度最长的分水木为13号,而第1号分水木最短为86 cm,这16根分水木的平均值为141 cm,接近于位于中间的第8号分水木的长度。从第1号至第16号分水木随着水量的增大逐渐增长,但由于受地形、分水口数量和灌溉梯田分布集中度的影响,分水木的长度有所不同。第10号和11号分水木只有两个分水口且灌溉梯田较集中,因而这两个的长度偏短。第4号、12号、13号和14号分水木的分水口数量较多,地形较平坦且灌溉梯田比较分散,其总长度较长。第12号至16号这5根分水木分布在沿等高线的沟渠段(见图5)其总长度都在200 cm左右,其水流量都在200 cm3/s以上,此处水量较大,分流较强。

分水木流速最大为61.65 cm/s,最小为8.33 cm/s,平均为39.44 cm/s。1~8号分水木分两条支渠(见图4)第一个支渠即1~4号流速依次递增,5~7号也同样如此,但其流速都在44 cm/s以下。8号至16号分水木流速基本都在45cm/s以上。但由于分水木长度和坡度的不同,第13号分水木流速只有36.67 cm/s,而第15号分水木流速为61.65 cm/s,说明同样的地形条件下,长度越长,流速越小;而同一长度,坡度越大,流速越大。

第1号分水木的水流量最小为12.50 cm3/s,平均流量为168.75 cm3/s,和位于中间的9号分水木的流量比较接近。16根分水木的水流量从下往上依次递增,8号分水木的两条支渠中第一条支渠即1~4号分水木水流量递增,5号分水木所处位置地形陡峭,流速波动有点大。第8号分水木水流量突然变大已达206.50 cm3/s,是因为此处地势很陡且水流是1~7号分水木水的总和。第8号分水木起分渠作用,因此在收取5~7号和1~4号分水木的沟粮时直接在8-1分水口和8-2分水口收取,除第4个分水木比较特殊,有4个分水口且灌溉面积大,因而单独收取。在表1中7号、9号和11号分水木水流量较小,这与分水木总长度和地形有关。这3根分水木总长度都在110 cm以上,在只有2个分水口的分水木中属于比较长的分水木,且地形比较平缓,因而流速小,水深低,水流量低,在水流量逐渐递增的趋势中稍有下降。此外,由表1可见,与水流量密切相关的水深平均为3.75 cm,与第9号分水木的水深非常接近。

实地调查发现垭口大沟所灌溉梯田分布在海拔约1 000和1 400 m之间,且种植水稻品种几乎都为杂交水稻,其产量估计值约6 525~8 040 kg/hm2[13]。沟长每年可获得的管理费是177斗(约1 327.5~1 770 kg)刚刚收割的稻谷,相当于在当地种植约0.27 hm2梯田的收成。但沟长只负责垭口大沟主渠的管理,由分水口分出来的小水沟则由其灌溉的梯田田主负责。如果在灌溉用水田主间产生矛盾,则由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沟长一起处理。如果在分水过程中经常有纠纷,有可能制作一个小型的分水木再进行分配,但这个分水木需要田主们自己管理。由此可见,垭口大沟的沟长工作相对轻松而收益较高是一个不错的管理岗位,因此每届选举竞争很激烈。

4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哈尼梯田灌溉水源的分水木刻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特征;①研究区梯田由人工开挖的垭口大沟灌溉,沟渠水源于海拔较高的林区泉水和地表径流汇集(即垭口河),整条水沟灌溉的梯田分属一碗水、岩倮普、垭口、姆基寨、泡竹寨、洞浦、六子山和普朵等8个村寨;②垭口大沟由经过村民按一定程序推选出来的沟长负责日常管理,保证其常年有水。其职责包含有巡查、维修、分水和调节用水纠纷等,同时沟长也有相应的权利:在村寨里地位较高,此外,每年水稻收割时也能获得一定数量的沟粮作为劳动酬劳;③沟渠沿等高线引水至山脊线,沿山脊线顺势而下,灌溉两侧的梯田。垭口大沟的分水木刻体系一共包括16根分水木,其中只有1根分水木为4个分水口,有3根为3个分水口,其余12根均为2个分水口。分水木的分布与地形、地势有关。在沿等高线段的沟渠(沟渠上段),分水木分布较均匀,而地形较复杂的地段,分水木比较密集且分布不均匀;④分水木的总长度和地形、分水口数量和灌溉梯田分布集中度有关,而流速与分水木长度、地形有关。一般情况下水量大则其长度较长,但同等水量下,分水口数量多、灌溉梯田分布广且地势平坦地段分水木长度较长,但流速反而减慢,而水流量与流速、水深和地形有关。⑤垭口大沟分水木的平均长度、平均水深和平均水流量分别接近于位于中间段的8号和9号分水木。⑥每年垭口大沟的沟长可获得管理收入约1 326~1 770 kg刚刚收割的稻谷。沟渠管理费与每个分水木水量大小和灌溉梯田面积多少有关。分水木的水量越大,灌溉梯田面积越多,管理费越高。但部分地区有“自灌梯田”[14]而不遵循这个规律。总之,从推选沟长必须为属龙或属蛇且能与“沟神”沟通等条件可看出哈尼人崇拜自然,尊敬自然。而沟渠、分水木的分布以及分水木的长度、分水口的数量、流速都与地形、地势有关且相互间关系密切,这是哈尼人山地农耕经验的积累,是一种地方性知识[16],也是人类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分水木刻系统解释宇宙与自然,表达地方历史与社会,蕴涵传统文化的精髓。

以垭口大沟为例研究红河哈尼梯田灌溉水源的管理体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和其他相似梯田作对比研究。首先,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有由“根多”和“楠木多”组成的分水器[16]与哈尼梯田分水木刻的异同点应做对比研究。其次,其他南方梯田如广西龙胜梯田和湖南紫鹊界梯田的灌溉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与国外的山地梯田如同是世界遗产的菲律宾科迪拉梯田灌溉对比研究。同时,分水木刻这一水利技术的研究可以借鉴和参考其他水利工程。例如: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都江堰农业灌溉水利的保护和发展。在与省内外、国内外的梯田灌溉水源和水利技术对比研究中取其精华,为今后哈尼梯田灌溉系统修缮改造提供理论参考,也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1] 角媛梅.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6-59.

[2] 刘 勇.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云南红河哈尼族木刻分水计量制度的研究[J].红河探索,2012,(4):47-49.

[3] 史军超.文明的圣数——哈尼梯田[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40-55.

[4] Jiao Y, Li X, Liang L, et al. Indigenous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China's Hani terraces[J]. Ecological Research, 2012,27:247-263.

[5] 陆玉麒.云南哀牢山的梯田景观[J].热带地理,1994,14(2):180-185.

[6] 王 龙,王 琳,杨保华,等.哈尼梯田水文化及其保护初步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8):42-44.

[7] 王 龙,王 琳,李 靖.元阳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模式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4):46-47.

[8] 韩 英,饶碧玉,周彩霞.元阳哈尼梯田灌区生态环境需水量初步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2):31-33,36.

[9] 邓丽丽,张 瑾,冯铁宏.哈尼梯田的持续机制与协调管理.[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2):75-81.

[10] Adachi SHIMPEI.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of terraced rice cultivation in the ailao mountains,Yunnan,China[J].Asian and African Area Studies,2007,6(2):173-196.

[11] 卢 鹏.木刻分水—充满民间智慧的和谐机制[J].中国民族,2009,(3):47-48.

[12] 刘 勇.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云南红河哈尼族木刻分水计量制度的研究[J].中国计量,2012,(S1):149-150.

[13] 安达真平.哀牢山梯田的灌溉多样性及开田过程.杨伟兵主编.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1-16.

[14] 王大琼,角媛梅,何礼平,等.基于河渠连接度的哈尼梯田景观水源稳定性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4,33(10):2 865-2 872.

[15] 李奇玉.地方性知识视角下的哈尼族梯田灌溉系统[C]∥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2008:240-245.

[16] 秦 莹,李伯川.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灌溉制度的现代变迁[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3-47.

猜你喜欢
大沟分水垭口
基于闲置分水指标的黄河分水方案调整研究
秋风
织金县大沟村:40年的“断头路”修通了
等一棵树落叶子
漫话康熙民窑青花瓷
赞马关石垭口碉楼
兵地融合谱新篇
分水剑
往事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