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术语系统V2.0病证类概念选取及关系设定

2017-03-21 06:06丽红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病证选词术语

, , ,丽红,

中医临床术语系统(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Terminological Systems, TCMCTS)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2005年研制的专门面向中医临床的大型术语系统,旨在解决中医临床术语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化、系统化程度较低,机读效能低下等问题。中医临床术语系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于2016年对中医临床术语系统进行改版,并于2018年1月正式发布中医临床术语系统V2.0[2](http://tcmcts.org/)。

中医领域内的“病证”指的是“中医疾病”和“证候”,是中医临床诊疗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医临床术语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讨论TCMCTS(V2.0)中关于“病证”类概念的选取以及概念定义及其关系的设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中医临床术语系统选词首先考虑临床实际应用,其次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选用标准规范用词。病证类的选词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来源于标准规范、中医药辞典(词典)、教科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成果等,主要有国家标准《GB/T16751.1-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2-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5657-1995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行业标准《ZYYXH/T 4-49-2008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系列教材、《中医药学名词》、《中医药学名词·内科学 妇科学 儿科学》、《中医药学名词·外科学等六科》、《中医大辞典》等;另一种来源于临床病历以及病案书籍,如中华名医医案集成系列《内科医案》《女科医案》《外科医案》《儿科医案》《伤寒温病医案》等。

1.2 选词原则与方法

1.2.1 指导总则

符合临床实际使用情况,保证概念选取规范、严谨、科学。

1.2.2 选词依据

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医药学名词系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系列教材、中医药各类辞典(词典)的顺序进行选词。同一含义在不同参考来源中用词不一致时,概念选取按上述顺序,其他术语作为同义词归入该概念下。

1.2.3 选词方法

基于上述原则,对TCMCTS(V2.0)“病证”类概念进行筛选,结合临床实用,注重概念选取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重点对概念内涵进行重新定义,确保入选的概念内涵清楚、定义准确。TCMCTS(V2.0)“病证”收录国家标准《GB/T16751.1-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3]《GB/T16751.2-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4]《GB/T 15657-1995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5]行业标准《ZYYXH/T 4-49-2008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6]以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系列教材的全部中医疾病和证候术语[7],并增加临床病历和病案书籍中出现的其他术语。最终TCMCTS(V2.0)“病证”类概念收录概念为2 873条,术语9 873条。

1.3 病证类概念及概念间关系设定

1.3.1 将病证类概念分为逻辑性定义和描述性定义

TCMCTS(V1.0)的概念定义都是描述性定义,即用一段文字对概念内涵进行描述。如表寒肺热证定义为“寒邪外束,肺热内郁,以恶寒发热,口渴,无汗,烦躁,咳嗽气喘,胸闷,苔黄白,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这种定义方式对人工阅读非常有帮助,但不利于计算机读取或推理。本次修订借鉴SNOMED CT的理念,将系统概念定义分为逻辑性定义和描述性定义。

常规意义上概念的定义是指用语句说明概念的含义,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即描述性定义;而逻辑性定义是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说明概念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TCMCTS(V2.0)对系统的每一类概念都进行了概念内涵的研究,给每类概念规定了一个逻辑表达的公式。“病证”类概念从“中医疾病”和“证候”的内涵出发,梳理出中医“病证”的内涵构成要素。“疾病”指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我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并引发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症状、体征和行为的异常。证候,证的外候,即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势及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等本质有机联系的反应状态,表现为临床可被观察到的症状等。剖析“疾病”“证候”这两个概念,得出每个“病证”类概念都由“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机体变化即症状”等因素组成。

“病证”类概念的逻辑性定义也需从这几方面进行表达。“病证”类概念的描述性定义规定为:“由于……(病因病机),以……症状群为常见症的证候”,“由于……病因病机,以……症状群为主要表现的疾病”;逻辑性定义的表达式为:病证=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症状群。

以“表寒肺热证”为例,其描述性定义来源于《GB/T16751.2-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具体描述为“寒邪外束,肺热内郁,以恶寒发热,口渴,无汗,烦躁,咳嗽气喘,胸闷,苔黄白,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其逻辑性定义表达如图1所示,在系统中具体表示见图2。

图1表寒肺热证的逻辑表达式

图2 表寒肺热证定义

1.3.2 病证类概念间关系设定

在进行病证类概念与其他类概念间关系设定时,首先考虑病证类概念自身属性,即病证类概念定义中所包含的元素,其次考虑与其他类概念的相关关系。

病证类概念关系表达式为:

|病证类概念(源概念)|关系类型|目标概念

为了保持与其他术语系统的兼容,关系类型的设定上尽量复用SNOMED CT、UMLS、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8]、中医临床术语系统分类框架[9]中的关系类型。每个关系类型的撰写都必须具备中文名称、英文名称、使用说明、参考来源等(表1)。

表1 病证类关系类型示例表

系统的关系有正向关系和反向关系两种。从源概念设立关系时只考虑正向关系,系统会自动生成反向关系。如咳嗽由寒邪造成,那它的反向关系为寒邪造成咳嗽。系统里只需在“咳嗽”这个概念下选择“由…造成”这个关系类型,源概念选择“寒邪”,就完成“咳嗽”概念的一个正向关系设定。在“寒邪”概念下,就可自动显示这个反向关系。“病证”类概念作为源概念时所产生的主要关系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收集了“病证”类基本概念和术语

“病证”类作为TCMCTS(V2.0)18个大类之一,主要用于收录描述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的疾病、证候及中医体质类型概念[10]。

依据选词原则和方法,共收录概念2 873条,术语9 873条,涉及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教材、中医药学名词等术语规范研究成果等,能基本满足中医临床诊疗需求。

由于中医药学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病证名称有着很多变化与沿革。鉴于中医临床医生学识与习惯不同,在使用病证术语名称时会有很多个性化的习惯等。目前本版术语系统仅收集标准、规范、教材等规范用语,对于一些古代术语或习惯用语暂不收录。

表2 “病证”类概念关系表

2.2 设立了“病证”关系

“病证”类下每个概念都被赋予了描述性定义和逻辑性定义,并进行了具体概念间关系的描述。如图3所示,TCMCTS(V2.0)病证类概念共设立了4种关系类型:“由…造成”“病证部位”“疾病所见”“证候所见”,所对应的目标概念涉及到“病因病机”“症状体征”“机体形态”“情景短语”“病证”等5类概念,共形成具体语义关系16 218条,分别为“由…造成”关系3 963条、“证候所见”关系6 724条、“疾病所见”关系3 724条、“病证部位”关系1 807条。

图3病证类概念关系示意图

目前我们讨论的关系都是指主动关系,即“病证”类概念为主语发出而产生的关系。被动类关系暂不在本文讨论,如“治疗”关系,指某种药物与病证之间的关系,即“某种药物治疗某个病证”。这个关系是由“药物”为主语发出的,不是“病证”类概念所讨论的关系。

3 结语

TCMCTS(V2.0)病证类概念选词权威规范,包含目前临床中医疾病与证候的大部分术语,每个概念均有权威参考出处的描述性定义和具有推理性的逻辑定义。病证类概念关系的设定根据TCMCTS(V2.0)整体系统关系规则,从“病证”概念的属性出发,研究设立了病证类概念关系类型及目标概念。

临床术语系统概念间具有多样的关系,TCMCTS(V2.0)仅从概念本身出发设立了几种基本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医临床术语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系统概念间的关系研究一定会继续深入,“病证”类概念的关系将会有新的发现。

猜你喜欢
病证选词术语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选词写故事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选词填空好方法
读一读,选词填空
参考答案
有感于几个术语的定名与应用
从术语学基本模型的演变看术语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