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环境下的信息窄化用户感知分析

2017-03-21 06:09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被动屏蔽受访者

微博、微信等各种微传播平台以及个性化订阅、推送等技术在为用户获取信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由于个体选择的差异性、从众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用户信息查寻的结果不尽相同,个体的偏好以及大众引导等因素会牵制用户的信息获取,在无形中造成了信息窄化。

1 理论背景

1.1 信息窄化的定义

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Cass Sunstein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中提出了信息窄化(Information Narrowing)的概念。他认为“网络让人们更容易获得的是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事实上人们得到的是‘窄化’的信息,很多网站也不和与自己立场相反的网站链接。而在一个真正民主的环境中,信息应该是多元的并且不是事先选择的。信息窄化可能导致人们眼界狭窄或只沉溺于固有的品味”[1]。

1.2 信息窄化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

1.2.1 个体偏好及从众思维

在信息获取活动中,信息是客体,人们作为信息获取的主体对信息进行利用和创造。然而人们对信息的过分依赖以及信息选择的盲从性造成主客关系倒置,信息反而牵制人们的生活,主导人们的思想行为[2]。此外,个体偏好以及从众思维也是信息窄化形成的原因。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偏见,偏见使人们眼界变得狭窄,从而导致信息窄化现象的发生。信息窄化的发展势必会对人们的知识层面及信息接收带来一定阻碍。德国学者ENoelle-Neumann认为,大众传播有3个特点:多数媒体报道内容的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积效果、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产生便在效果[3]。信息窄化的主要原因是从众心理。从群众心理学角度分析,“群体思维使人相信它完全不会出错,决策定是百分之百正确”[4]。然而从众心理有时只是观点趋向一致,而不是趋向正确。人们会无意识地选择与自己相同言论的群体,随着时间推移,那些被排斥的不同声音就会逐渐消失[5]。这与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现象一致,即大多数人会力图避免因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

1.2.2 技术环境造成的“半封闭式管道化”

Web 3.0以及网民自主创造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的发展,推动了个性化订阅、推送等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随着微博、微信等应用的普及和互联网协同过滤的功能,人们获得的海量信息实则趋于同质,信息窄化问题变得愈加严峻。Gripsrud指出,社交网络的兴起、信息的碎片化和移动端的私人化,或许逐步导致用户信息获取的窄化[6]。以微博、微信、微视频及浏览器为例,它们能根据用户平时浏览的内容推测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推送。移动客户端能够让用户第一时间选择感兴趣的栏目,从而进行相应的推送。微博和微信具有关注和拉黑功能,用户可主动屏蔽不感兴趣的内容或关注。人们普遍喜欢和相同价值的人集结在一起,规避不同意见的人以求更多的认同感,实际上这会主观导致信息窄化的发生。用户在选择性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信息逐渐趋于单一和扁平化[7],有限关注的碎片化信息会在无形中造成信息窄化。强制说服是指说服主体通过刻意制造单一的世界描述,达到重建大众对世界认识的目的[8]。张宏等[9]研究发现国内外信息服务实践致力于个性化信息定制及推送。个性化服务便利了用户对信息的筛选,但也消除了用户与一些信息接触的可能,用户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现出一种“半封闭式的管道化现象”[10]。目前媒体中信息窄化问题正逐渐受到关注,其危害仍有被低估的风险[11]。

信息窄化是否真正发生在用户对信息的获取中、是否真的对用户信息获取面和量造成了影响,是应该进一步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用户信息窄化感知进行实证分析,探索用户行为习惯与信息窄化之间的关联,以及信息窄化对用户信息获取产生的实质性影响。

2 实证研究

2.1 问卷设计与调查

根据信息窄化的成因及文献析出的问卷指标,本次调查问卷设计从用户被动接受与主动选择两个角度切入。“被动接受”指用户在不主动筛选信息的前提下,被动地接受系统推送的信息,如朋友圈广告、热门微博推送等;“主动选择”则指用户根据个人偏好,对系统推送的信息进行订制,或者主动屏蔽信息源,订制如门户网站频道而将部分好友屏蔽等。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在学校附近各大超市进行问卷调查,发放时间段为2016年4月至2016年5月,共回收有效问卷365份。

2.2 数据分析

2.2.1 统计方法

为探讨用户行为习惯与信息窄化之间的关联,判别关联性较强的因素,本文采用SPSS 21.0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被动接受、主动选择变量均以分类自变量纳入方程,将其他信息获取情况以因变量纳入方程。变量赋值说明见表1。

对模型中是否所有自变量偏回归系数全为0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P<0.001,说明至少有一个自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不为0,即拟合包含基本信息、被动接受、主动选择11个自变量的模型拟合度好于仅包含常数项的模型。模型拟合度检验P值均>0.05,拟合较好;平行线检验结果P>0.05,说明可以使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本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

表1 变量赋值说明

注:结合文献对信息窄化的阐述,以及用户感知度对应信息窄化的强弱大小,定义Y=1为信息窄化程度低,Y=2为信息窄化程度一般,Y=3为信息窄化程度高

2.2.2 结果分析

使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与信息窄化之间的关联。对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见表2。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X1、查看推送消息频率X6、对推送消息态度X7、是否特别关注某些栏目和关注后的使用情况X9、拉黑/屏蔽X11等5个自变量通过了检验,表示上述5个自变量对信息窄化程度的影响较大。可以通过拟合反应变量水平数-1个Logit回归模型,称为累积Logit模型。相关回归模型如下:

①logit(P|y=信息窄化低)

=-0.201+(-2.270)*(X1=1)+(-1.704)*(X1=2)+0.581*(X6=2)+1.123*(X7=1)+1.525*(X9=1)+0.875*(X9=2)+0.665*(X11=1)+0.668*(X11=2);

②logit(P|y=信息窄化低/信息窄化一般)

=1.948+(-2.270)*(X1=1)+(-1.704)*(X1=2)+0.581*(X6=2)+1.123*(X7=1)+1.525*(X9=1)+0.875*(X9=2)+0.665*(X11=1)+0.668*(X11=2);

2.2.2.1 用户基本情况及其影响

在本次调查中,近97%的受访者为40岁以下的青年人,约75.6%的受访者具备本科及以上教育背景,学生人数占一半以上,近92.7%的受访者平均每天上网时长超过1小时。

年龄(X1):与40岁以上受访者相比,年龄在18岁以下、18-24岁的估计系数分别是-2.270、-1.704,OR值分别是0.103、0.182,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受访者信息窄化程度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轻人对各种事物(尤其是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接受程度普遍高于年长者,能更充分地接收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因而年轻人相对于年长者的信息窄化程度要低。

表2 信息窄化程度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注:*表示P<0.1,**表示P<0.05,***表示P<0.001;0a表示此参数设置为零

2.2.2.2 被动接受因素的影响

查看推送消息(X6):与从不查看者相比,偶尔查看者的估计系数为0.581,OR值为1.788,说明偶尔查看推送消息的受访者更容易造成信息窄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推送消息态度(X7):与反感推送消息者相比,对推送消息持有用态度者的估计系数为1.123,OR值为3.074,说明认为推送消息有用的受访者信息窄化程度高于反感推送消息的受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偶尔查看推送消息者、对推送内容持有用态度者更易导致其信息窄化。这与个性化定制相关,系统通过分析用户对信息的偏好和需求程度,进行相应信息推送。

2.2.2.3 主动选择因素的影响

是否关注栏目、关注后使用情况(X9):与不关注栏目者相比,关注并经常查看者的估计系数为1.525,OR值为4.595,说明关注并经常查看的受访者信息窄化程度高于不关注栏目的受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拉黑/屏蔽(X11):与不存在拉黑/屏蔽行为的受访者相比,对某些内容不感兴趣或因发布动态过于频繁而存在拉黑/屏蔽行为的受访者的估计系数分别为0.665、0.668,OR值为1.944、1.950,说明存在拉黑/屏蔽行为的受访者的信息窄化程度高于不存在拉黑/屏蔽行为的受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次调查来看,高达66.3%的用户都曾主动屏蔽信息(源),大部分用户根据自己的偏好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不太愿意订阅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信息,排除了更多的信息偶遇,这与杨清波学者研究微传播时代下信息窄化的表现形式相一致。

2.2.2.4 用户总体感知

用户自主选择得到的碎片化信息,实际上窄化了信息的获取。信息窄化使眼界越来越狭窄,对感兴趣的信息越来越感兴趣,对不感兴趣的信息的了解程度越来越淡化。问卷最后对“被动接受”或“主动选择”场景下,用户在信息获取面和量上的影响感知进行了调查(图1)。

图1 用户在信息获取面和量上的总体感知

较为庆幸的是,“信息窄化”似乎在约41%的用户身上没有发生明显效用,但也许会提示另一个现象,即目前人们对信息窄化概念还很模糊,没有意识到信息窄化带来的影响,认为个性化推送给生活带来更多的是便利。

但也有近24%的用户表示,信息窄化效应不幸地在他们身上出现了,其大部分注意力会被“被动接受”或“主动选择”的信息主题吸引,从而限制了其他信息的获取。当用户自动忽略不喜欢的信息,长久以往容易产生“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对被动接受的信息所产生的厌恶感会加剧对其的屏蔽,而对感兴趣信息的量的累积翻番,对不感兴趣的信息愈加无知,久而久之人们的思维会被信息获取的窄化逐渐固定在一个狭隘的范围。

3 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信息窄化现象在用户信息获取过程中时时发生。但由于用户对信息窄化现象还没有太多感知,他们认为无论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选择”,都便捷了信息的获取,并没有意识到可能带来的隐性负面效应。

信息窄化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能干扰我们的决定,影响我们对真相的认知[12],其严重后果之一就是虚假信息的传播和谣言的滋生、蔓延、泛滥[13]。虚假信息传播会曲解人们对信息的认知。“魏则西事件”就是一个血淋淋的例子,除医院、监管部门等因素外,网络信息传播的不规范化,以及过度推广也是造成健康信息曲解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削弱信息窄化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我们应拓展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对不良信息的辨识力和抵制力[14],增加浏览时间和频率并结合多途径获取信息[15];另一方面强化互联网管理及政府监督作用。网络的虚拟化削弱了信息传播中“把关人”的作用[16],只有强化管理规范,用法律法规限制偏激信息的传播,才能引领网络信息的健康发展,营造更加绿色的网络环境。

猜你喜欢
被动屏蔽受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把生活调成“屏蔽模式”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蔓延
朋友圈被屏蔽,十二星座怎么看
第五课 拒绝被动
如何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