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欢
摘要:《乐记》是中国古代关于音乐理论方面重要的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的学术研究仍然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从音乐本质的探讨,音乐与礼、政治关系的论述,诗乐舞三位一体等几个方面思想来深刻解读乐记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乐记;美学思想;意蕴
《乐记》是中国古代关于音乐理论方面重要的经典著作,它系统完备,凝聚了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是一部集中体现先秦儒家音乐思想与礼教思想的重要著作。《乐记》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的问题争论了半个多世纪仍无定论。纵观这半个世纪以来的研究,关于该问题的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有三种说法:一为“战国公孙尼子”;二为“河间献王刘德、毛生说”;三为“荀子学派说”。《乐记》是今本《礼记》中的第十九篇。其中包括十一篇子篇:《乐本篇》、《乐论篇》、《乐理篇》、《乐施篇》、《乐言篇》、《乐象篇》、《乐情篇》、《魏文侯篇》、《宾牟賈篇》、《乐化篇》、《师乙篇》。据西汉刘向记载,古代《乐记》共二十三篇。然而《乐记》中除了以上十一篇外,其它都已失传。
音乐是修心养性的良方,走在大街上听到随意播放的无厘头的歌曲时,不少人会疑惑到底什么是音乐?是琴键上的音符还是随意哼唱的旋律?我们曾经以为好音乐就是悦耳动听的音乐,《乐记》会带领我们认识什么是真正的音乐,也让我们明白音乐不仅通天、通地、通人伦、同人心,还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乐记》一书是对孔子以来儒家经典思想的总结和概括,其中蕴含了大量重要的美学思想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乐记》中音乐本质的思想
《乐记》中的“乐”,不仅仅指音乐,是指包括诗歌、乐曲、舞蹈在内的艺术综合体。《乐记》中不仅论述了音乐的本质,还提出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观点。《乐本篇》中写道:“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记》明确指出,音乐产生于人心,人的情感由心而发,所以表现为心之声,心之声变成曲调,就叫做音乐,说明音乐的产生与人情感的抒发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诗、乐、舞三位一体的观点,《乐记》对其做了理论性的总结:“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乐象篇》)虽然诗、乐、舞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在表现情感上,却有着共通性,所以《乐记》中说“三者本于心”,认为“心”(情感)是联系诗、乐、舞之间的纽带。而在《师乙篇》中,《乐记》进一步指出:“故歌之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虽然诗、乐、舞三者都是用于表达情感的,但三者之间却是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的。诗歌是通过语言表达情感的;音乐是通过声调节奏和旋律来表达的;舞蹈则是通过形体动作来表达的,三者之间表现的是一个情感的推进过程。
二、《乐记》中音乐与政治关系的思想
《乐记》中十分强调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乐本篇》)太平之世的音乐祥和欢乐,是因为政治和畅;乱世之音仇怨而愤怒,是因为政治混乱;亡国之音悲哀而忧思,是因为人民无以依靠而困苦不堪。因此,音乐之声是社会兴衰的真实写照,音乐和政治紧密相关的。一方面,社会的安定与混乱从音乐中得到反映;另一方面,音乐也必然会对社会的安定、混乱和国家的兴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乐象篇》中所载:“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始终象四时,周还象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百度得救而有常。大小相成,始终相生,倡和清浊,迭相为经。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三、《乐记》中音乐与礼关系的思想
《乐记》中关于礼和乐的关系的论述可谓贯通全文。礼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乐论篇》)由此可知,礼、乐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礼和乐是制约人性的两种不同方式。礼确立了,贵贱等级就分明了,也就有了恭敬;乐曲和谐了,则上下关系就和睦了,也就有了亲近。乐是从人的内心发出来的,而礼则是从人的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过于推行乐,会使人们放纵,没有尊卑之敬;而过于推行礼,则会使人关系疏远。因而要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呢?《乐记》中告诉了我们答案:“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祭天祀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
四、《乐记》中以乐教化的思想
《乐记》认为,音乐能够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能够反映社会风气,因而音乐与人的性情、性格、气质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儒家从治理人心的角度出发,推崇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音乐的教化作用一方面表现在音乐要与政治、社会、礼治、伦理教育相配合,为统治者的文治武功服务,即“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乐本篇》)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音乐对人的个人修养的作用。“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而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音乐对人进行教化,推而及之构建人类社会的文化,音乐对于人的德行培养以及社会风尚的推崇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乐记》中“和乐”的思想
《乐记》“和乐”思想的提出是在“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和”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精神,比如“天地人和”、“家和万事兴”。这里所谓“和”是指“调和众生”,使“音乐和调”的意思。《乐记》一方面注重音乐的人文精神和社会力量,另一方面也强调音乐要“和”于天地万物的生长、四时变化的规律。正如《乐礼篇》中写道:“地气上齐,天气下降,阴阳相摩,天地相荡。鼓之于雷霆,奋之于风雨,动之于四时,暖之以日月,而白化兴焉”。音乐“和”于天地之美,自然也就“和”于人心之美。而“和”于人心之美,则为“德音”;世有“德音”,则“安以乐,其政和”。《乐化篇》中写道:“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在宗庙之内,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师乙篇》中写道:“夫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所以,“与天地同和”的音乐是最美的音乐。
六、《乐记》的现代意义
《乐记》亘古通今,是我国第一部音乐美学专著。它深刻地总结了我国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诗歌、舞蹈及儒家礼乐美学思想,影响颇为广泛。李泽厚、刘纲纪曾在《中国美学史》中写道:“正如了解西方美学不可不研究亚里士多德《诗学》一样,了解中国美学不可不研究《乐记》。”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乐记》在中国文艺美学中的地位。《乐记》对音乐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其中对于音乐的本质、音乐对政治、社会作用以及音乐的一个教化作用等等理论是至今研究者们还在沿用的。然而,《乐记》不仅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文艺美学史上的瑰宝。因为其中的美学理论不仅适合音乐,也同样适合其他艺术形式。深入系统的研究《乐记》,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把握它的整个理论体系及其内涵,对于中国现代美学理论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方,肖端.乐记导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第1版).
[2]李小成,赵孝悌.国学经典导读[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3]赵德波.再论<乐记>的作者与成书年代[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7(2).
[4]李成.试论<乐记>的美学思想[J].焦作大学学报,2004,4(2).
[5]凌继尧.<乐记>中的艺术学思想[J].艺术百家,2012(4).
[6]钟仕伦.论<乐记>的“和乐”美学思想[J].文学评论,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