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琳莉
一、石化现象
1.定义
著名语言学家Larry Selinker于1972年提出了中介语的概念,Selinker经研究发现,高达95%的外语学习者学到一定程度后,其成绩就不再像学习的最初阶段一样能稳定地提高,而是处在一种原地不动的徘徊状态,且可能伴有逐渐退步的趋势。Selinker 在1972年将该现象命名为石化现象,又称之为语言石化(fossilization),并在1996年将其定义为:“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过渡语中一些语言项目、语言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
2.形成原因
对于石化现象的成因,不同的学者提出的观点有所不同。Schumann(1975)认为,石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外语学习者对目的语保持一定的心理和社会距离。1978年他提出了文化迁移模式。按照这一理论,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接受程度,决定了学习是否成功以及最终能达到的水平。Maggio(1986)认为,学习者内在因素是引起石化现象的直接原因,如果学习者没有主动改进的意识,容易出现石化现象。Ellis(1999)把石化现象的形成归因于内因和外因。要防止语言石化,必须强调学习者使用所學语言的信心与促使语言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课堂上,教师既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鼓励,让学生乐于不断尝试语言,又要对语言形式严格要求。
二、避免石化现象的策略及方法
1.树立积极的语言学习态度
促进二语习得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外语学习的初期,学习者们的外语成绩通常都很好,这主要是由于学习者对外语有好奇感和新鲜感,对外语学习充满信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少的学习者能保持初始成绩。这是因为多数外语学习者一旦交际目的达到,可能会对学习失去热情。
2.实践运用所学语言
现今,国内的英语课堂教学和学习都是简单的输入模式,而对习得语的输出则很少。但是语言的输出也能够很好地促进语言的习得。在语言输出时,学生也在检验英语的结构和意义的假设,学生在检验时,能够修正假设,并且得到至关重要的反馈。通过语言的输出,学习者语言的流利度、自然度和准确度都得到明显提高,所以,学习者务必要积极主动地实践所学语音,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语言流利度和准确度,使所习得的语言越来越接近目的语。
3.强化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通常可以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为谋职或提高自身修养,通过考试等所产生的学习动机,称为工具型动机。为参加目的语社团的生活而熟练掌握语言的愿望是融合型动机。如果单纯怀有工具型动机,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在学习语言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动机,既要有工具型动机,也应该培养强烈的融合型动机。学习者只有本着了解目的语文化的态度,才能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
三、结语
对语言石化现象的形成过程有不同说法,这也许是由于石化现象起因具有复杂性和难于直接观察而造成的。要找出石化现象的起因不是轻而易举的。第一,由于外语学习的影响因素较多较复杂,因此难于设计和控制实验。第二,我们无法肯定所观察到的错误形式是否会僵化,这需要很长时间的观察,也因此往往很难做到。石化现象的产生有很多原因,与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与学习者自身素质相关,与固定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相关,与学习者本身的认知心理偏差等也相关。为提高 外语教学效率,首先要认清语言石化现象的本质,还要积极探索消除语言固化的方法,这类研究必将成为未来研究的导向。
参考文献:
[1]文秋芳.二语习得重点问题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2]陈慧媛.关于语言僵化现象起因的理论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
[3]王建勤.历史回眸: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