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屎的逻辑

2017-03-21 10:13猫乱
东西南北 2017年4期
关键词:梭菌药丸菌群

猫乱

如何把大便送进人体并不是治疗的关键,而如何将产品规范化却成了噩梦。并且,没有人知道一个人的肠道菌群会对另一个人的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坐落在马萨诸塞剑桥镇的塞雷斯制药一度是粪便研究界响当当的名字,甚至它的邻居也个个名声在外——且不提此地两所知名常春藤高校,仅同处一幢大楼的就包括引领基因编辑风潮的Crispr Therapeutics。没错,塞雷斯确实在用粪便制药,确切地说,是想办法利用人体肠道中的亿万个细菌,来治疗消化道疾病甚至更多。

这些细菌再加上其他生活在人体内部和表面的所有细菌,共同构成了无形却庞大的人体菌群,一个近年来才逐渐进入科学家视线的崭新世界。细菌之中有好有坏,但只要整个系统维持平衡,你的肠道就是健康的。衰老、旅行和药物治疗都有可能造成紊乱,这正是一系列麻烦和痛苦的源头。

塞雷斯是最早想要主动构建疗法,来调控人体菌群的创业公司之一。2015年,他们的估值就达到1.3亿美元,这多半是因为手握一个前景看好的候选药物:从健康人的粪便中提取一组菌群,用酒精润洗过后制成浓缩药丸。

这种手段被专业人士称为“粪菌移植”,而塞雷斯的口服药丸在那时已经初现成效。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耐抗生素细菌之一,叫做艰难梭菌,感染它的患者往往在之前经历了多次抗生素疗法,以致肠道内的原住民细菌被扫荡一空。早期临床试验显示,塞雷斯的“菌群药丸”对艰难梭菌感染的治愈率高达97%,这是传统制药公司需要仰视的数字。

所有人都觉得,美国食品药监局(FDA)大概要批准第一种粪菌移植的药物了,而塞雷斯自然抢得了先机,并且有望继续攻克其他肠道疾病,比如病因不明、无可靠疗法的克罗恩病。但2016年7月的二期临床试验结果不妙:接近半数的患者陆续重新感染,在统计上与未接受任何治疗的对照组无异。

看来,实验室精制的菌群药丸是失败了。

距离塞雷斯车程20分钟的地方,另外一家叫做Open Biome的公司也想找到治愈艰难梭菌感染的法子,而且他们的产品已经先于塞雷斯奏效好几年了。从附近居民管这里叫做“便便银行”可以看出,他们打的也是粪菌移植的主意。

所不同的是,Open Biome笃信纯天然无加工的粪便。上百名捐献者每月来到这里,匿名留下一个个密封袋,里面装着他们新鲜的屎。实验员们为样品称重,并用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请自行搜索)分别归类。然后加一点盐溶液摇晃均匀,再冷冻起来。

大功告成。这些充其量就是冷冻大便的东西,接下来会被邮寄给各个研究所和医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Open Biome已经成功地治好了超过1.5万名艰难梭菌感染患者,而且重要的是,复发率很低。

如何把大便送进人体并不是治疗的关键,灌肠、肠镜或者口服胶囊都可以(是的,里面就是冷冻干燥的大便,马特·达蒙在火星上用来种土豆的那种),按照研发主任史密斯的话来说,“任君挑选”。

然而,如何将产品规范化却成了Open Biome的噩梦。除去为了活命豁出去的重症患者,没有人会认为这可以作为常规疗法,更别提FDA那些坚持安全第一的保守人士了。虽然便便银行排除了携带有害病原体的捐献者,但没有哪种测试能够反映一个人体内菌群的全部信息——即使有,光是列表中的大肠杆菌数目就能把你吓死。

而且,没有人知道一个人的肠道菌群会对另一个人的健康产生什么影响,因为其个体差异之大,甚至可以达到90%。FDA在2013年宣布规范粪菌移植,受到冲击最大的就是Open Biome这样的公司了。

虽然便便银行还能继续存在,但一旦有新的更安全的疗法出现,它就会慢慢被取代。

相比做法近似巫医的Open Biome,塞雷斯在这一点上颇具自信,至少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来解释,到底是什么击退了艰难梭菌。根据塞雷斯的说法,艰难梭菌依靠胆汁酸为生,如果引入另一种与之竞争食物的细菌,比如芽孢杆菌和梭菌,艰难梭菌就会逐渐饿死。

所以塞雷斯的做法是,从健康人的大便中提取特定的50种竞争细菌,并且用酒精杀死其他的病原体。这样生产出来的药丸成分明确,如果疗效尚可,应该是连FDA都会喜欢的粪便制品吧。

“一开始芽胞杆菌起作用了,大家都深受鼓舞”,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艰难梭菌的流行病学家戈丁对同行的失败心有戚戚,他目前的公司Rebiotix也在研制粪便药丸。他指出,所有建立在菌群基础上的药物研发都需要重新考量,因为粪便的神奇效果令医学界产生了盲目自信,以为菌群的调控易如反掌。

Open Biome的史密斯也同意这个观点,但他认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塞雷斯的失败反而对这个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当然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但之前人们觉得只要是大便,不管怎样都有用。现在我们起码知道,它什么时候不起效。”

早在2008年就开始探索粪菌移植的凯利,是美国最早这么做的胃肠病学家之一。在数年的临床经验中,她注意到了一些奇怪的副反应,比如一位同时患有普秃的艰难梭菌感染者,自16岁起就不长任何毛发,连腋毛和眉毛都没有,然而在接受粪菌移植后,新的毛发竟然开始生长。

直到凯利偶然跟同事提起,她才发现这并不是孤例。可惜的是,她无法倒回去分析两名患者治疗前后的菌群,看看究竟是哪种细菌的变化让他们长出了头发。

已经有越來越多的案例表明,肠道菌群不仅对胃肠病有影响。一些患者移植之后体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另一些则反映他们的抑郁症消失了,而医生们对此无从解释。

这也是为什么,在国立健康研究院新近宣布的一项计划中,所有接受粪菌移植的患者都要在移植前后进行体内菌群的测序:不仅是那些击退艰难梭菌的,还包括所有其他可能带来副反应的细菌。

而这是韦丹塔生命科学正在忙活的课题。在他们的实验室里,数十台桌面仪器在夜以继日地分析来自世界各地的粪便样本,并且复制出相同的菌群。有人怀疑,该公司25平方英里土地上的粪便浓度是地球上最高的。

他们的算法为每个粪便样本给出最适合治疗的疾病,其中匹配度最高的将进入临床试验。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候选药物,一个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细菌组合,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当然,是FDA喜欢的那种药丸。

也许这才是粪菌移植的未来:自动化的仪器在无菌室里培养出对症菌群,不需要健康的捐赠人,与新鲜冒热气的粪便无关。

(管月荐自《南都周刊》)

猜你喜欢
梭菌药丸菌群
药丸病毒大作战
“我是一个小小的菌”
丁酸梭菌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一种脂肪酸可有效对付艰难梭菌
一例延边奶山羊梭菌病的病理学观察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细菌群落的“资源共享”
出生环境影响肠道菌群
梭菌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