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特约撰稿 严 薇
汽车分时租赁是朵“带刺的玫瑰”
Carsharing Is a Rose with Thorns
◇ 文|特约撰稿 严 薇
对于即行car2go,我们已不再陌生。华盛顿、柏林、多伦多等29个城市均有运营,约投入12.5万辆车,注册会员超过100万,已服务3200万人次,平均每1.5秒就有一辆即行car2go被使用。
这是国际知名豪车制造商戴姆勒旗下汽车共享项目即行car2go进入重庆前的辉煌战果。不过,在重庆,即行car2go的日子却并不像想象的那般滋润。
不就前,即行car2go宣布价格下调,由原来的1.19/公里+0.59元/分钟,降为0.99元/公里+0.49元/分钟。甚至在去年12月23日-26日期间,还推出了租车5小时以上,时长费149元封顶且50km以内免收里程费的优惠。
虽声称是暂时优惠,在即行car2go价格下调的背后,却暴露了重庆汽车分时租赁市场的“风云”。这朵“带刺的玫瑰”,与生俱来的不仅仅是美丽。
2016年4月15日,拥有梅赛德斯—奔驰、smart等品牌、全球最大的豪华汽车生产商、商用车制造商之一的戴姆勒,将这种时尚的出行方式带到了重庆。
重庆成了戴姆勒在中国乃至亚洲布局汽车分时租赁的首个城市。
在重庆上线不到两个月的即行car2go统计数据,就显示出了重庆对即行car2go的热情。超过78000人注册成为即行car2go会员,投放的400辆smart fortwo车辆被租赁超过40000次,平均每1.7分钟就有一辆被租出。仅过了4个月,数字被再次刷新,即行car2go在重庆投放车辆达到600辆,实现了由零到超过22万次的汽车共享服务。覆盖区域从最初的主城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扩展到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火车北站、宜家家居、奥特莱斯、光电园等。
然而,就在这时,即行car2go却宣布,年末回馈,限时特惠,全面下调价格,由原来的1.19/公里+0.59元/分钟,下调为0.99元/公里+0.49元/分钟。
这是一个让人费解的动作。
按照业内的测算,一辆用于分时租赁的车辆,每天被租赁的频次保持在6次,每次1-2小时,在现阶段才能保证盈亏平衡。本土另一家分时租车服务商也认为,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一般在每车每天租用时间在4-5小时。
但目前,市场上投入运营的分时租赁车辆,出租频率并不是都能达到那么高。
似乎,汽车分时租赁市场的蛋糕,并不是那么容易到手。
事实上,即行car2go的定价从一开始就受到质疑。想当初,即行car2go自信满满地表示,收费在国外均按分钟计费,按分钟计费相较于以小时、日计费而言,更精准、更合理。
经过近一年市场调研,最终定价1.19元/公里+0.59元/分钟。可相比滴滴、优步等出行方式而言,却不占优势。可以算一笔账,在不堵车情况下,以10公里里程、用时10分钟的短途计算——
即行car2go:1.19元/公里+0.59元/分钟,收费11.9元+5.9元,共计17.8元;滴滴快车:1.5元/公里+0.15元/分钟,收费15元+1.5元,共计16.5元;Uber人民车:1.3元/公里+0.13元/分钟,收费13元+1.3元,共计14.3元;出租车:早上6点至晚11点,起步价10元/3公里,超过3公里每公里2元。10+7×2=24元(还不算等时费、夜间价、返空费)。
显然,即行car2go并没有价格优势。加之滴滴、优步有优惠券、打折券赠送,加上顺风车等因素,显然比即行car2go更加划算。
即行car2go给出的解释是,费用包含了合法行车的所有费用,会员无需支付燃油费、保险费、停车费等其他额外费用。何况即行car2go更具私密性,想去哪里、跟谁去,自己驾驶即可,不需要司机,还能享受驾驶乐趣。
可是,为什么在运营不到1个月就又陆续推出即行券?
再以长途行驶来看,与传统日租车比。以神州租车为例,经济型车型一天的价格大约在160-200之间。如果用“即行car2go”,按照租6小时、行驶80公里计,费用约为307.6元。
何况,两座的smart很难满足大部分出游需求。
撇开价格因素不谈,即行car2go在重庆还遭遇了此前很难遇到的“麻烦事”。注册几小时也注册不上;支付宝免密支付自动扣取注册费,却无法解绑;客服电话难打;交车时把手机忘车上,只有重新租车才能拿回;目的地还不了车,又开回去10多公里;前者租车乱停放致罚单;收费停车场不给钱就走,停车费吓跑下一位;破坏车内环境等屡见不鲜。
单纯看,这似乎是即行car2go面临需要破解的局。事实上,这是一个市场,并非即行car2go解决了自己的“内忧”就万事大吉。各家汽车、交通运营商、互联网大佬们在汽车分时租赁领域车辆投放上一路“高歌猛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意味着该领域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重庆本土最大的汽车分时租赁商力帆集团旗下的盼达用车,截至2016年10月底,用户累计使用新能源车3714.9347万分钟,行驶里程1238.3116万公里,比绕行地球赤道309圈还要多。作为分时租赁的后来者,盼达用车已在全国8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累计投入运营的新能源汽车数达4000多台,用户数量以平均每月50%的高速递增,盼达平台上每分钟有1.12个分时租赁订单。目前,盼达用车已成为了国内分时租赁站点投入运营速度最快、新能源汽车单个城市投放规模最大的分时租赁项目。
还有重庆交运集团。该集团在2016年3月推出小电跑K10、熊猫K11两款电动车,在沙坪坝区启动分时租赁项目,预计到2017年6月,车辆将增加到500台。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联合力帆、长安等6家单位,共同启动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山地城市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模式及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预计也将在今年底投运。
要抢先跑马圈地,最先吃到那块蛋糕,争夺战一触即发。以盼达用车为例,每小时租车19元,每天封顶99元,原本就具有价格优势,正加快站点布局,并对APP进行升级,还不时推出优惠活动。重庆盼达用车之外,还有更多“摘玫瑰”者涌入,这个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事实上,最早的分时租车大都从先驱玩成了先烈。2000年的Zipcar和后来的RelayRides,前者是自有车辆,后者是P2P,最终都因竞争激烈和运营成本过高而“点儿背”。
尽管如此,分时租赁依然是那朵“带刺的玫瑰”。分时租赁模式背后所隐藏的巨大利润生产链——出行、移动、共享、智能、金融、服务等,让众多巨头在市场尚未成熟之际,不惜重金投向分时租赁。
来自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之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整体出行需求为28亿次/天,排除步行和公共交通后的用车行为潜在可替换需求约为10.3亿次(包含长短租、约租车和私人驾车),预估市场规模在6.4万亿元-6.5万亿元之间。假如分时租赁在其中占据2%-5%的市场,潜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300亿元左右,同比测算到2020年,市场规模预估在1500亿元-1600亿元之间。
据埃森哲统计,预计到2020年,中国分时租赁市场的车队规模将达到1万辆。有调查显示,重庆在未来2-3年内,分时租赁市场将达到500万辆以上,从移动用户数和持有驾照的人数,预测市场规模将达到380亿元。
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让商家们不惜铤而走险的汽车分时租赁,也是资本市场追逐的热点。
企业能否成功将汽车分时租赁模式从“纸上谈兵”变为“真刀真枪”,都可通过合理的运营来实现。由于分时租赁对重资产依赖较高,且需要整合多方资源才能达到规模化运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花费都不少,所以赚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法国Bollore集团负责人深有感触,他认为,分时租赁最关键的是打造有效沟通系统,通过车联网对汽车、燃料保持实时监控,预订维修,让消费者在步行区域找到充电装置。其次,制定合理的价格。此外,还需要获得行政部门的支持,包括能源、通讯、用地等。如果没有达到规模化的网点运营,效率就无从谈起。
市场调研显示,车辆性能、性价比及租赁价格,将是汽车分时租赁的主要影响因素。
整车商、零部件厂商、互联网巨头、充电运营商、传统汽车租赁公司、创业公司、平台运营商、金融机构等抱团布局,或许是不错的选择,能更好共享资源,也能切入“陌生”领域分得一杯羹。未来的分时租赁将为智能电网、无线充电、车联网、无人驾驶等领域带来机遇,我们可以展望,即使是不会开车的菜鸟,也能通过手机启动无人驾驶汽车,并实现无线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