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晓艳,王仕虎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对学生职业体能提升影响实验研究
——以航海专业为例
费晓艳,王仕虎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主要运用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研究改革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职业体能提升的影响程度。通过分析实验与调查数据得出:增加专业特殊职业体育项目教学对职业体能提升作用明显,并能有效提高学生对职业体能的认知度,提高运动兴趣,养成良好运动习惯。改革对职业体能提升影响重大。
职业体能;高职体育;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这是胜任工作的基础条件,良好的职业体能也是许多企业单位引进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良好的职业身体素质、职业心理、运动习惯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与提高的根本,具备了才能为日后专项生产工作更好的服务。高职教育发展初期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继承”中专体育教学模式或“借鉴”本科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构建的,但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进入稳步推进期,很多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再满足教学需要,主要是这些模式不能彻底的体现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特质[1]。高职院校应针对学生的职业特点,从学生未来从事的第一职业出发,针对其未来的职业特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训练,发展学生需要的特殊身体素质,即职业体能。本研究以高职院校航海专业为实验对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期望找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为改革和完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
以高职院校航海专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为研究对象。
因为航海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是相对固定和狭小的船舱,生活空间以水上为主,工作以上肢劳动和耐力性劳动居多,限制性的工作生活环境对心理承受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航海专业对职业体能的要求也就更苛刻。因此,选择航海专业进行职业体能提升影响实验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实验、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访谈、逻辑推理、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1、实验法
(1)实验对象的确立
依据本研究的内容和预期目标,选择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专业大一新生作为实验对象(注:本专业均为男生)。首先对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和轮机专业的班级进行编号,然后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学校体育授课条件和实验对象状况,最终确立航海班作为实验班级,人数为40人,轮机班作为对照班级,人数为39人。
(2)实验时间
实验时间段为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共一学期。
(3)实验目的
目的是预想通过实验验证进行体育课教材内容改革对促进学生职业体能提升具有显著作用,表现在提高学生水中生存能力、水上工作能力、水中救护能力以及有较好的耐力能力等方面。
(4)实验内容
在实验之前,对所选的实验对象未来职业特点进行分析,掌握航海类专业职业特性,职业体能素质要求等。分析表明航海类专业学生不仅要有基本身体素质条件,还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特属性的上肢力量和耐力水平。因此,实验组专业基本技能教学项目选择:游泳、缆绳抛接、水上救护等。增加职业体能教学项目,具体为上肢力量练习:俯卧撑、推小车、哑铃及联合健身器练习;下肢力量练习:弓步跳、负重快速半蹲,立卧撑等;耐力练习:1 000米、5 000米及越野跑等。对照组则依据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进行常规教学,教学项目为田径的短跑和中长跑,篮球、足球、排球的基本技术,简单的体操、技巧练习等。
为了能体现航海专业职业体能特性、职业体能全面性和保证测试数据准确性,实验测试项目确立为50 m蛙泳、200 m自由泳和水上救护能力。实验过程中学生要经历实验前与实验后两轮测试,然后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实验前后学生身体素质改变情况,验证实验预测结果。
(5)实验控制
实验对象均为航海类专业大一新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由同一位体育老师担任,两组的人数基本相等,课时相等。这些基本实验条件可以保证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问卷调查法
根据收集的相关研究资料,结合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参考相关调查问卷,制作出调查问卷。并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访谈,检验问卷的效度。并运用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信度系数r≥0.78(p<0.01),表明问卷有很高的信度。
2014年9月~2015年1月在实验前后共进行两轮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发放对象为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类专业一年级在校学生。实验前问卷发放的数量为79份,回收79分,其中有效问卷为79份,有效率为100%。试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学共发放问卷79份,回收有效问卷79份,有效率为100%。问卷均在教学现场发放与回收。
(一)教学内容改革实验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1、实验前后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50 m蛙泳和200 m自由泳进行测试。50 m蛙泳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48.7″±4.5″和48.6″±4.4″,200 m自由泳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5′25″±20″和5′24″±21″,两组数据的P>0.05,说明实验前两组学生的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均等性和可比性,可以进行实验。
根据航海类职业特点,在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上,有目的性的增加上下肢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练习以及职业保健教学等。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50m蛙泳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42.7″±3.5″和45.6″±4.1″,200 m自由泳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4′21″±17″和4′28″±19″。对比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并且实验组在耐力和爆发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表明体育教学内容针对专业特点的适应性调整,对学生职业体能提升帮助较大,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实验前后两组学生救生专业技能考核对比分析
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的救生技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组学生成绩(百分制,下同)为71±6,对照组学生成绩为72±5,P>0.05,也说明实验前两组学生的测试指标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证明两组学生是同质的,具有均等性和可比性,可以进行实验。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经考核发现实验组学生成绩为87±4,对照组学生成绩为83±6,比较发现,实验组的成绩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成绩震荡幅度小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后的专业技能考核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实用性的体育教学对于职业能力的提高是具有很好效果的,有助于学生在未来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3、实验前后两组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对比分析
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反映出课程的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发展阶段。合理的教学内容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试验后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如表1所示,实验后有65%的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是喜欢和非常喜欢;有7.5%的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是不喜欢;非常不喜欢的、比较排斥体育课程教学的学生已经没有了。相比与实验前,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而对照组的学生在体育兴趣上的变化没有实验组明显,虽有部分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可是幅度较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传统的体育课程在内容的选取上没有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吸引学生的运动参与热情。实用性的体育课程针对学生的职业特点,增加了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体育特色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度与兴趣性,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2]。
表1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对比调查表(n=79)
4、实验前后两组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对比分析
表2 实验前后实验组学生运动习惯对比分析调查表(n=79)
由表2得出,试验后实验组中有37.5%的学生可以经常性的进行体育锻炼,具有固定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占22.5%;35%的学生开始主动的进行体育运动,对体育锻炼有一定的热情;不参加运动的学生由12.5%减少到5%。同样,对照组的学生运动习惯改变不明显,幅度有限。以上数据表明实验组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在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这种良性的发展是由于开展了实用性的体育课程,学生意识到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以后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是职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扭转同学们体育无用论的片面认识,把沉迷于网络世界的部分学生拉回体育场,使他们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价值。
5、教师对学生专业技能完成质量评价
经过对教师调查,对学生在救生技能考试中的表现进行评分,教师对于实验组的评分要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学生在专业救生员考试中通过人数比以前的考试通过率高出20%。这表明,经过教学改革,实施了有专业针对性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后,学生达到了职业能力所需的身体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爆发力、良好的上下肢力量和较好的耐力。专业职业技能技术也有稳步提高。
(二)体育教学内容改革对职业体能提升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改革对职业体能提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方面: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因素、体育教师因素、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自身体系结构因素。
1、体育硬件设施因素
由于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在不断的发展中,学生人数由于扩招的原因不断增加,现有的设施不能满足现阶段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处于经费方面的考虑,学院往往对体育教学场地和器材缺乏相应的维护,也没有增设和改善场地和器材的计划。现阶段的场地和器材仅能满足最基本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达到国家教育部设定的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配备要求,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需求不能有效的得到满足。场地和器材的制约限制了学生进行课外体育运动的选择,导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下降。由于室内场所的数量不足,在较差天气情况下时学生的正常体育课无法进行,直接阻碍了体育课程的进度。
2、体育教师因素
高职院校航海专业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推行实用性体育课程,需要教师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3]。现阶段,老教师的比例较大,教师的专业主要分布在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上,如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武术、健美操、羽毛球等项目,职业专属体育项目的教师数量不足,这制约着职业体育课程项目的开设。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扩展教师的专业范围,增加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对教师的航海专业技能教学水平进行培训。使体育教师不断增加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丰富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3、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自身体系结构因素
现阶段高职院校航海专业的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滞后,缺乏符合自身教学环境的体育教学体系,没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缺乏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针对性[4]。此外,由于专业课程改革,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注重,实习课程开设的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体育课程的时间,体育课时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144课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着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另外,作为特殊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在航海专业建设中,应增加相应的体育专业课程,以支持专业能力发展。
(一)结论
改革航海专业体育教学内容,增加专业特殊职业体育项目教学对提升职业体能效果明显。同时也使学生能更加深入了解航海专业体育课程,明晰良好职业体能对未来职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转变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了更多职业运动技能,提升了职业体能素质,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建议
1、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增强学生专业素质,提升职业体能为导向。
2、根据专业自身的特点,选择符合本专业特性的体育课程,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方向选择合理、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手段。
3、根据专业属性完善体育教师多元知识结构和技能教学体系;增加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机会,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教学能力;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和职称。
4、加大体育场地、器材经费投入,在满足基本体育教学的同时,拓展学生进行全面体育锻炼的途径,为新的体育教学理念的发展提供硬件基础。
5、改变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传统观念,推行基于职业体能提升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创建具有专业特色体育课程体系。
[1]王仕虎.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232-233.
[2]陈乐.广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与对策[J].钦州学院学报,2010,25(3):41-43.
[3]秦海.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体育课程模块化设置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1,15(5):88-92.
[4]刘冰.高职精品课程特色的凝练与选择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11):91-93.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PE Content-teaching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Physical Ability— A Case Study of Navigation Major
FEI Xiaoyan, WANG Shihu
(AnhuiCommunications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Hefei230051,China)
The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PE content-teaching reform on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bility mainly by means of experiment-analyzing and data-investigating, the result of which influentially shows teaching special physical programs makes students’ physical ability and cognition effectively enhanced, their interest obviously increased, and good habits quickly formed.
professional physical ability; P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contents
2016-11-12
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SK2012B122);201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3jyxm410)。
费晓艳(1983-),女,安徽六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职业体能教育。
G8-4
A
1009-9735(2017)01-00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