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

2017-03-20 14:00周洪亮
中国科技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农村改革

周洪亮

[摘 要]在我国当前农业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将现代化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因为这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实现发展就需要对农业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对民生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其主要的内容就是建设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且进一步推动农村的改革与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落实,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也在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对于农业生产的条件有了十分明显的改观,这些显而易见的成绩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只有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农村改革,才能促进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这是一条重要的发展之路,同时也是唯一的途径,所以本文对此展开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农村改革;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165-01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化的农业是我国的首要工作任务。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养活着千千万万的群众百姓,而农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我国的民生。加强农村建设,实际上也就带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这样才能让人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和谐安逸的环境中。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就需要注重对农村进行改革,实现全方位的革新是当前我国工作的主要内容,不断对农业的生产条件加以完善,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对这方面的重要途径展开了论述,希望在今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

1.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2.要加快产业化步伐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落实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重点培育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实施品牌整合战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围绕我区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在积极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工作的同时,加大品牌整合力度,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实施农产品流通战略,着力抓好农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和展销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培育新型组织模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3.1 创新经营主体,培育扶持新型组织

开展农业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将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放在首位,并且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当前的主体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专业合作组织,二是家庭农场,三是专业大户,四是农业企业,将四个主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认定标准,可以帮助农户获得资金上的扶持,在政策方面也可以得到十分明显的补贴。同时,农业的发展要具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要朝着产业化以及规模化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带动整体农业的经济发展。对于土地相关的政策应该加以配套化,并且建立起一个专业的土地流转机制,帮助土地实现集约化的经营,让我国的农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加快推进合作化进程,规范合作社管理

建立、培育一批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专业、互助、经营、股份等多种形式合作组织,带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打造产业基地(园区),强化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全市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大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实施必要的行业监督,提高合作社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法律化水平,促进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

3.3 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农村经纪人、专业经纪公司、专业营销公司服务管理水平,解决农业生产与消费脱节的问题,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提供种植信息和农产品销售信息,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开展代耕、代播、代收等专业服务,鼓励大型机械跨区作业。

4.要加大支农惠农力度

在开展支农惠农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大相应的力度,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实现。首先,应该保证相应的资金链得到有效的供应,在农业发展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专门开辟出一条农业投入通道,在必要时抓住时机,建立起一个以工补农的保障机制,将工业与农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建立起一个与生产相关的救灾资金链,防止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促进农业防灾救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其次是充分的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实现科技兴农的发展目标,当前的时代是现代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是实现各行各业发展的有力武器,所以各个乡镇想要发展建设起来,就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技的力量,在当地建设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并且将相应的农字号产业发展壮大起来,以便促进质量的提升,这样也就打响了品牌,同时也可以实现党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对农业做出的指示,带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还应该将惠农政策得以进一步的推进,通过以往的价格保护经验,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农民也能积极的参与到种植与养殖业的建设中,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现代化发展特色的产业,相关部门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完善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也要不断加强执法力度,做到规范化的管理,防止农民上当受骗,这样农村群众最基本的利益才能得以维护。

5.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应该重视起文中所提到的几点途径,并且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这样才能在保证农民经济效益得到提升的同时,带动我国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对今后的农村改革带来一定的帮助,为实现我国更强更好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勇当农村改革的探路先锋[J].孫中华.农村工作通讯.2014(23).

[2] 河北省就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出若干意见[J].现代农村科技.2014(02).

猜你喜欢
农村改革
吉林公主岭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家庭农场建设
东平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
对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对策思考
我国农产品流通的法律缺位与完善
深化农业改革,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小岗村三产融合续写新篇章
农村改革视野下土地产权制度的构建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近年来农村土地确权的研究综述